工作时和重本毕业的很难交流,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并不符合现实

【本文来自《招聘时好些一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甚至硕士)的水平都不咋地,除了生源问题还有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背景介绍

大学读的东北财经会计系,虽然不是211985双一流,但是按当年高考分数来说,走一些985的冷门专业也足够了

我的高中同学也基本都是一本重点,清华浙大的,天大南开的,最不济也是辽大这种211

背景介绍的目的是想说我对于国内重点高校的一些生源情况还是有一些浅薄的印象,虽然大部分来自朋友圈——怎么说呢,这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优秀的非常优秀,平庸的也会非常平庸,共同点是聪明,但具体是真聪明还是小聪明就另说了。别把我们想得太高。

我现在工作快两年,真的感觉有时候和重本+刚毕业的同事交流起来有点困难,特别是上学期间比较优秀的。因为他们对工作会有自己的想法,确实思路很好很对,但是现实情况不是那么样,他们又没有能力让现实按他们的想法来,然后他们就甩脸子磨洋工或者一拍两散。

反而一些大专毕业的,把事情和他们交代清楚了,他们也可以完成的很快很好。当然,复杂精细专业的东西肯定我要把控,但一些基础工作他们能帮我分担好我就已经很感激了。

我不是否定进步,也不抗拒理想主义,但工作不是做游戏,必须有多少米做多少饭。过去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已经过去,现实条件也不能由人决定,唯一能对未来有帮助的,就是当下做事的态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