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高企、连续巨额融资,红星美凯龙集团其实是房地产公司?
红星美凯龙2020年业绩不佳可归因于疫情冲击,但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2019年红星美凯龙就已经达到利润增长的天花板。
资金饥渴,红星美凯龙连续巨额融资
3月10日,上市公司红星美凯龙的母公司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集团”)成功完成2021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简称“21红星01”)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
3月1日,红星美凯龙的37亿元的股票定增方案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这是其自2018年A股上市以来首次进行股权再融资。
近期,外界多方传言,红星美凯龙旗下商管板块爱琴海集团准备赴港上市,估值约在120亿—150亿元左右。
如果上述这一系列融资全部落地,红星美凯龙集团融资规模或高达百亿。
负债率高,红星美凯龙集团被称“房地产公司”
红星美凯龙集团所处的家居流通赛道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近年来不断在广大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的同时,依托经营家居门店和自建家居商场的资源优势在各城市获取大量土地开发房地产。据易居克而瑞统计,2019年红星美凯龙集团的地产业务销售规模达到601亿,远高于其“主业”家居业务的营收。所以,外界评论红星美凯龙集团其实是房地产企业。
相较家居业务,房地产也是高负债率的行业,红星美凯龙的土地储备又多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三四线城市地产开发周期较长,且部分三、四线城市存在经济基础较弱、人口外流以及房地产供过于求等现象,因此红星美凯龙面临着一定的债务风险和去化风险。
加之疫情冲击,红星美凯龙集团负债高企。红星美凯龙集团尚未上市,目前暂不清楚其具体负债率情况,但是可以从一些公开数据中一窥端倪。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去年12月28日,红星美凯龙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了上市公司红星美凯龙股份总数为1,361,547,900股,占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49.53%,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4.87%。
上市公司方面,红星美凯龙的总资产为1307.24亿元,总负债799.93亿元,净资产507.31亿元,资产负债率61.19%。不考虑资本化部分,红星美凯龙前三季度光是支付借款利息就需要约20亿,而其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也才17.11亿元至19.7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2020年4月9日,惠誉评级将红星美凯龙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高级无抵押评级及其2022年到期3亿美元高级票据的评级从‘BBB-’下调至‘BB+’。
电商挤压,未来压力大
此前,有不少分析认为疫情结束后,线下商业将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实际上,疫情后线下消费确有回暖,但消费规模远远称不上“报复性”。疫情下更多人习惯了线上消费的便利和相对低价,加之时下大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将越来越偏好线上消费。
这才是红星美凯龙最大的隐忧。
1月29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2020年度业绩预告。美凯龙表示,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1亿元至19.7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09亿元至27.68亿元,同比减少56%至61.8%。业绩大幅下降,应该与疫情冲击有关。但在疫情之前的数年,上市公司红星美凯龙的业绩就出现了业绩下降趋势。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表示,2019年红星美凯龙已经达到利润增长的天花板。
2017年-2019年红星美凯龙营收分别为109.60亿元、142.40亿元和164.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14%、29.93%和15.66%;扣非后归母净利分别为23.05亿元、25.66亿元和26.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23%、11.31%和1.85%;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1.1%、66.2%和65.2%,逐年下降。
可见,发债和IPO等融资手段可在短期内降低其负债率,但如果不能解决线上冲击的问题,红星美凯龙集团就无法从根本上持续“造血”,降下去的负债率或在未来重新上升。(中访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