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这才是开年国产剧最高水准
一点既燃!
北京的菜市口,刀起人头落。
愚昧的民众们争先恐后地把铜钱塞到军爷手里,“蘸血要趁热”,他们在抢着购买能治百病的人血馒头,买到的人大喊着“我儿子有救了...”
镜头一下子变成了灰色。
“这刀法,远不如大清啊”、“也不如戊戌年间的刀快了,黄酒配钢刀,砍头如切糕啊!”
面对被砍死的同胞,看热闹的百姓们一边抽着杆烟一边悠闲地说。
这愚昧麻木的一幕,落在了鲁迅的笔下,中国首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此诞生了。
电视剧《觉醒年代》用这样的方式,讲述了鲁迅的出场,透过镜头,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笔尖流露出的愤怒和悲凉。
很多网友说,中学的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点都不懂,而现在才明白“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部剧自2月1日在央视及各大网络平台播出以来,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追捧,并以9.0的豆瓣评分,成为了仅次于《山海情》的优质正剧。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前跌宕起伏的故事,历史背景涉及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一系列事件,将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前的这段往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托应试教育的福,以往这类题材很容易把年轻观众劝退,但这部剧的主要受众和互动群体却都是90后、95后的年轻粉丝。
2月18日,《觉醒年代》因春节排播停更,网友们跑到央视官微下疯狂催更。
“每一个镜头都有东西要传达”、“连夜重读《狂人日记》和《青春》”、“此生无悔入华夏”...是网友们的高频弹幕。
凭一己之力,让观众去重新审视那个逝去的激情岁月,感受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觉醒时代》做到了。
01
架构大气,着笔细腻
看过剧的观众都知道,这部剧的信息量巨大,大大小小近千个人物,从各派先进人士到贩夫走卒,这么庞大的架构想要用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起来,是需要耗费大量心力的。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书式的惯用方法:生硬罗列里程碑事件,突出主要人物及其思想。
但这部剧反其道而行之,依托《新青年》杂志的传播轨迹,将散落的人物和事件统一在一起,在处理宏观问题时,简明扼要点出背景,然后用一种人文化的方式,从小处着手,将血肉填满。
开篇几个镜头切换,寥寥几句对话,就把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局交代了,之后便是知识分子对这件事的反应。
1914年11月,陈独秀在《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文中指出,中国并未形成“近代国家观”,国人也没有爱国的“自觉心”。
这样的“厌世”态度,让众人产生了误会,于是李大钊撰文予以回应,标题即为《厌世心与自觉心》,他说“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
出于对李大钊的欣赏,陈独秀前往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想见李大钊一面,“南陈北李一相逢”便是剧中的开篇场景。
听闻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远在海外的学子们炸开了锅,李大钊、高一涵与主张复辟的张丰载等开展激烈辩论。
此时,蓬头垢面的陈独秀淡然地说:“这样的国,无可救药”,这句话掉在人群中无异于火上浇油,众学生对他拳脚相加,好在李大钊相助才免去了一顿皮肉之苦。
僻静处,二人就爱国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李大钊:“难道因为现在统治中国的人是袁世凯,所以大家就不用爱国了?”
陈独秀解释道:“不能把爱国跟效忠袁世凯混为一谈,爱国如果没有立场,那我们根本没有理由来打倒袁世凯。”
两人出发点不同,但思想却是一致的,这样的惺惺相惜,让他们相见恨晚,也为他们日后共同领导新文化运动、相约建党奠定了基础。
剧中没有振臂大喊爱国,而是用这种讨论去引导观众思考什么是爱国,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爱国观,以及如何才能在群情激奋中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
保守派代表辜鸿铭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他精通9种语言,手握13个博士学位,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这样的人理应站在推翻帝制的第一线,但是相反,他是个非常执拗的保守派,在国外十多年,依然留着辫子,遵循着最正统的儒学思想。
他并不是糊涂,多年的国外生活经验,让他对西方的制度早就看透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是站在了更长的历史维度上去思考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
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鄙视。
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和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文化的断层,实现起来容易,但是想要重新拾起来,那就太难了。
辜鸿铭是固执和傲慢的,他与陈独秀的学术立场如同针尖对麦芒,这正是蔡元培主张的兼容并蓄,他希望北大成为一个群贤毕至的大舞台,真理在这其中越辩越明。
保皇派、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多种思想交锋,为何马克思主义能后来者居上,为何中国最终走上了这条道路,编剧用这样一种辩论的方式,让观众逐渐明晰。
在人物的塑造上,这部剧也将各位大人物拉下神坛,用一种有趣亲民的方式让我们重新了解了这些“熟悉的陌生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陈独秀应该是个不苟言笑的改革者,但这部剧告诉你,陈独秀也可以是很有趣的。
他为了补贴家用,会拉下面子问汪孟邹讨要稿费,借的钱没有打欠条时,还透着点想赖账的心思。
在小馆子吃火锅时,刚开始有股端着的讲究劲儿,然后便将劳苦大众的狼狈吃相学得有模有样。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乔年、陈延年,为了自己挣钱凑学费,也为了追随父亲的思想,勤工俭学摆地摊卖《新青年》杂志,兄弟俩饿得背靠背坐着,也舍不得买点吃的,在穷得就剩梦想的年代,他们依然坚守着为人处世的纯洁品格,活得热气腾腾。
蔡元培刚就任北大校长之时,为了请陈独秀到北大担任文科学长,亲自上门拜托他,多年好友相见的画面,让人泪目,但因为责任重大,没有过教书育人的经历,陈独秀婉拒了。
求贤若渴的蔡元培决定二次上门,但遇上前一晚陈独秀喝多了,为了不打扰他休息,堂堂校长坐在门外苦等,文人雅士谦逊的执着在唯美的雪景中显得格外动人。
三顾茅庐之时,陈独秀将门大开着,蔡元培知道,成了。
有了北大的依托,《新青年》有如神助,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豪华的主笔阵容,犀利碰撞的思想,使《新青年》成为了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化杂志。
往回看,他们是那个时代璀璨的明星,但在当时,他们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普通知识分子。
他们与现代的年轻人一样,焦虑、迷茫、慌张,他们不是天生的伟人,只是一群在百年前踽踽独行的创业者。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寻求安慰,也能得到指引,或许这就是当下的年轻人为这部剧流泪和着迷的原因。
02
每一帧都是诚品
一场大雨中,青年毛润之出场了。
他踏着污水,在雨中奔跑,四周是令人哀叹的众生相。
穷苦人家在挑着箩筐卖儿卖女,“先生要不要看看,多乖巧的孩子”,而坐在高档轿车内的孩子衣食无忧,一脸冷漠。
穿行在这样的世间,毛润之五味杂陈,但是他的脚步依然刚健,因为他怀中满是希望和曙光,夹着的那一摞《青年杂志》让他打开了眼界,他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
网友不禁感叹:“他自风雨和苦难中而来,如光芒般耀眼。”
三十多年后,这个在雨中举手高喊着“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的年轻学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强烈的对比,细节的雕琢,电影般的质感,让这部剧的每一帧都值得停下来慢慢品。
主要场景的塑造上,创作者花了大量的心思,在细枝末节的呈现上,这部剧也丝毫不含糊。
街头操着方言的艺人,将政治动态编辑成曲,在街头巷尾吆喝,透着满满的市井感。
陈延年在做苦工时,端起一碗水就喝,但小心翼翼地捞起了掉在水中的蚂蚁,将它放回自然,看这世道,民众也如这些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蝼蚁,在时代的摧残下艰难求生,年轻的陈延年陷入了沉思。
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进北京,浩浩荡荡的兵马中站着一位拉着二胡的瞎眼老头和孙女,女孩儿看到眼前的景象因为极度害怕而痛哭,瞎眼的老人家却满脸笑容,这一老一少代表着新旧两种势力,也代表着绝望和盲目,荒诞中带着些寓言的意味。
剧中背景介绍的旁白,开创性地采用了版画的形式,木刻版画的风格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所提倡的,旁白中精炼的语言,细细咀嚼,又是另一番滋味。
“我们今天生活在和谐安定的社会中,要知道背后是什么样的人一代一代付出。我们有责任将先辈们的大爱与大美,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
这是导演张永新的初心,也是最大的压力,为了能赢得年轻观众的认可,他们用极出色的镜头语言,极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重新描绘了这段历史。
从最终的结果看,张导应该很欣慰,他们所用心展示的每一个画面,网友都将自己的体会写在了弹幕上,哪怕是极细微的情感,都被年轻的一代捕捉到了。
在那个探索的年代,所有的进步都沾着鲜血,处于盛世之中的后辈隔着时空向这群伟大的革命者致敬,是我们看到的这部剧最美好的地方。
03
说到底,是人的觉醒
张勋复辟的12天里,各种荒唐上演。
有人说复辟有望,群众便哄抢着买辫子,连官兵牵着的骆驼头上都戴着花翎,讽刺至极。
过会儿“维护共和,抵制复辟”的呼声响起,群众又闹腾腾地攻击那些遗老遗少的马尾巴。
穿着民国官衣的警察,一会儿对保皇派的人毕恭毕敬,但转过身去便对着他们吐口水。
灰蒙蒙的世间乱成一团,李大钊等人为了共和的思想在乱世中奔波。
这样的生活让百姓们疲惫不堪,前进的道路看不见,后退的路仿佛更容易一些,先进人士所宣扬的共和似乎还不如之前的帝制来得安宁。
这样的民众可恨又可惜,正因为如此,鲁迅等人才以笔代刀,用笔做药,渴望民众的觉醒。
古语有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反观当下,内卷、焦虑、迷茫、丧...这些词汇充斥在年轻人的生活中。
我们总是鄙视“乌合之众”这个词,但绝大部分人都渴望在众人中寻找安全感,不求前路光明,只求周身拥挤。
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出生在一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年代,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挣扎,以何种姿态抵达我们这一代人的彼岸,依然需要上下求索。
在日本会见李大钊后,陈独秀乘船返回国内。深夜时分,船在大海上航行,满是心事的陈独秀久久地看着窗外,易白沙催他早点休息,外面黑漆麻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但陈独秀依然凝视着这片漆黑,意味深长地喃喃道:“看得见”。
任何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能超越眼前的迷雾,不困顿于当下,因为心中有光亮。
什么是觉醒,一个世纪前的陈独秀已经给出了答案:“所有觉悟,归根结底就是思想的觉悟、道德理念的觉悟,说到底,人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