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5%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戒糖,比戒毒更难!

500

500

  戒糖,几乎不可能!

  最近几年,以“0卡0糖”为卖点的元气森林乳茶火速占领了市场,广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这几天谎言终于被戳破了,时间点好死不死卡在了上市之前。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为此,元气森林发表了公开的致歉信,并在结尾处再次强调“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500

  这个声明一出,让很多网友相当愤怒:“这么宣传真的很害人,糖尿病患者会当真的。”“已经喝了那么多次乳茶,现在才告知不是无糖,接受不了。”

  为表歉意,元气森林答应给每位消费者赔偿20元,刚好够网友们买杯奶茶压压惊。

500

  千不该万不该,商家不该触碰消费者们“抗糖”这根神经。

  在这届年轻人的观念里,嗜糖,已经成为了一种原罪,高糖总让人跟肥胖、衰老、糖尿病联系在一起。

  有一个数据你必须知道:中国有35%的成年人,都处于糖尿病前期。而在确诊的1.298亿糖尿病患者中,18到29岁之间的年轻人至少有400万人,30-39岁之间的有1300万人,这个数据还在逐年递增。

500

  应着消费者的心理,各种抗糖胶囊、抗糖洗面奶、低糖电饭煲也应运而生...只要搭上了“抗糖”的概念,价格就贵出好几倍。

  更有网友研究出了边喝可乐,边吃抗糖丸的奇葩行为,不管是不是有科学依据,先把“抗糖”的大旗举起来再说。

500

  元气森林的事情曝光后,各种关于“0糖”、“代糖”的分析帖都出来了,相信大家也都看了很多。

  今天,小编就从历史的角度来聊一聊“糖”的话题。

  作为一种甜品,糖曾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快乐,但是这样的美味走进千家万户,不过百年的事情。

  如今,糖的名声一落千丈,在盲目抗糖之前,我们可以先去看看糖的“上位史”,或许这能帮你理清楚“糖与谎言”的关系。

  当然,你也会从中发现一个事实:戒糖,几乎是一种妄想。

   01 

  糖,曾经很奢侈

  在很多70、80后的童年里,糖果是非常稀缺的零食,围着麦芽糖大叔的那种快乐,是童年里非常鲜明的记忆。

  没有蔗糖之前,人们靠着成熟的水果与蜂蜜来获取甜味,最直接的,就是咀嚼甘蔗。但这种方式完全取决于自然,相对于整个人类的庞大需求来说,它太稀缺了。

  《古兰经》里经常提到:“享用蜂蜜是一种信仰。”

  这种稀缺性就决定了它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简单的佐料,它的每种角色转变,都烙上了历史变迁的印记。

500

  在大航海时代以前,蔗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地中海的伊斯兰世界,之后随着西葡两国的殖民扩张,他们在大西洋诸岛与新大陆种植甘蔗,生产出来的蔗糖出口到欧洲,给欧洲的饮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那时候的蔗糖是海外贸易中一项顶级的稀有物品,英国的贵族们将它视为财与权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糖雕。

  人们将蔗糖融化与杏仁融合,再由糖雕师对其塑形和雕刻,糖雕上往往刻着铭文,记录着国王的丰功伟绩。对蔗糖如此的铺张,不是一般的权贵能消费的,它仅限于国王、贵族、骑士与教士阶层。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了海上霸主。从此,英国循着西葡的步伐,在巴巴多斯等地建立了甘蔗种植园,也就是“糖之岛”,殖民地的蔗糖源源不断地流向宗主国。

500

  猛增的供应量让蔗糖逐渐走下神坛,1750年,它变成了普通的富人能够消费的商品,而当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又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

  殖民地的开拓与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糖的价格让普通人得以接受,但凭借单纯的甜味,它还不足以撬动如此庞大的市场,直到它与茶的结合。

  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咖啡、可可、茶,它们原本的味道都是苦的,长久以来,它们只能作为地区性的饮料,换了一方水土的人民,就很难接受这种苦涩。但是有了糖的加持就不一样了,甜与苦的结合,就碰撞出了独特的口感。

500

  这三者之间,加了糖的茶更受欢迎,一是因为口感更好,最关键的是,茶比咖啡和巧克力更便宜。

  一杯甜甜的热茶让干冷的粗面包容易下咽,这对劳苦大众来说,是对一天辛劳的慰藉。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甜茶配饼干,也是一种颇具小资意味的生活情调,下午茶成为了英国人国民性的一部分,同时它也带动了相关产业。

  甚至可以推测的是,如果没有茶在欧洲的流行,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量,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么看来,这一切都是由人类嗜甜的本性推动的。从生存的角度讲,几乎所有的甜食都是碳水化合物,能够给人体提供最纯粹的能量。

  但,蔗糖对人类饮食文化的成功塑造,不能简单地用人类天性嗜甜来解释。

  饮食从来就不只是一种生物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一个人早年的饮食偏好,跟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糖背后的资本家们,用血腥和阴谋,将糖果味的饮食习惯统领了普通人的餐桌。

   02 

  糖与谎言

  制糖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甘蔗的种植到成品的形成,这一整套流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因此,糖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类文明中最黑暗的部分:非洲奴隶贸易。

  最初的殖民者在占领巴西后,曾雇佣当地的印第安人作为劳工,但这样的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殖民者只能通过非洲黑奴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500

  在17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超过20万的奴隶被贩卖到了巴西,这种模式,也被英国复制到了美洲殖民地上。


  在这一时期,历史既前进着,又倒退着,伴随着产品的倾销、人权的剥夺、贸易保护主义,“糖之岛”从来就没有丝毫甜蜜可言。

  《甜与权力》的作者西敏司对这一经济模式概括道:“种植园的奴隶制和越来越大的世界市场,混合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罪恶,却没有两者的任何美德。”

500

  糖的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成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支柱,支持了英国海军与海运的发展,也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而靠糖发家致富的资本家们,也成为了新兴的阶层,他们反对守旧的皇室贵族,影响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并且在议会中投票,将“自由贸易”扶上了正轨。一切都为了将自己与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为了不断扩大糖的销售量,他们将糖的毛细血管伸向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香料、药物、防腐剂里都能看到糖的身影。

  而工业生产体系逐渐成熟之后,上班族们用包含高脂高糖的速食品补充能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饮食习惯。

  尽管这些被视为垃圾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极为不利,但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平衡的考虑,政府或者权威部门也会做出一些对公共健康不利的选择。

500

  2016年,《纽约时报》爆出了一则美国糖业协会的重大丑闻。

  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迅速增加,当时的科学家们经过努力研究,列出了两个重点怀疑的对象:脂肪和糖。然而,到了80年代,糖与心血管疾病已经撇清了关系,原因就在于美国糖业协会无底线的干涉。

  为了稳固自己的利益,他们贿赂了哈佛的三位科学家,1967年,科学家们发表了一篇糖、脂肪与心脏病的综述,这篇文章发布在颇具声望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文章中删除了很多对糖不利的数据,极力弱化糖类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极力将“屎盆子”扣向饱和脂肪酸。

500

  当食物里的脂肪减少,口味必然会变差,食品加工商们反而会增加更多的糖来弥补口感,糖的消费量不减反增。

  而这,只是制糖业的常态化操作。

  可口可乐公司曾提供数百万美元资助研究人员,企图弱化含糖饮料与肥胖的关联;糖果业也被披露赞助科学研究,得出了“吃糖的儿童比不吃糖的更瘦”的结论。

  2017年,有人发表文章指出,制糖业刻意隐瞒了糖可能致癌的研究成果。

500

  这些数据一直在误导民众购买高糖食物,这也是这些年美国的肥胖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

  蔗糖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资本的扩张过程,这其中也贯穿了资本的血腥和不择手段。

   03 

  戒糖,比戒毒难多了

  所有的奢侈品最终都免不了落入凡尘,变成大众快消品,这是资本扩张的固有模式。

  经过多年的沉淀,现在的人们想要与糖保持距离,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对糖的偏好从出生开始就在被塑造了。

500

  甜味,对小孩子来说是无法抵抗的诱惑力。研究者发现,童年吃惯了甜食的小孩,长大之后也会更爱甜食,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对甜食的依赖。

  因此,什么样的甜味搭配才会让孩子们欲罢不能,是产品研发阶段的重中之重,这也就导致了现在儿童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可口可乐,他们找到了一个糖分的“极乐点”,超过了这个糖分,消费者就会觉得腻,而按照这个比例调配的可乐,不仅能让你感受恰到好处的甜味,还能让你喝完更想喝。

500

  即便是“无糖饮料”,也只是个过度包装的营销手段,无糖饮料中的代糖会欺骗人的代谢系统,让身体以为已经吃了糖,诱发体内胰岛素分泌,从而储存更多的脂肪,这样一来,还是会导致肥胖。

  标榜无糖的产品尚且如此,那么号称“健康食品”的酸奶、天然果汁、低脂牛奶、早餐谷物,是否真的健康,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无论食品的广告打得多么动人,可口可乐和卡夫的高管们尽量不吃自家的食品和饮料也是事实。

500

  可以说,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不亚于烟草了,想要戒糖,也许比戒毒难多了,因为糖是合法且无孔不入的。

  而关于如何正确认识人体与糖分的关系,大家还是要理性对待,不要轻易被“抗糖”的概念慌了阵脚。

  这不是说我们要站在糖的对立面,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糖分为无数人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而在糖分过剩的今天,与其说“抗糖”,不如说我们应该“惜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