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在小康生活基础上的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美好生活绝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发扬“三牛”精神,任劳任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甘做孺子牛,以创新谋发展,敢做拓荒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要“创造历史”,首先就得生活,而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过程,劳动则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劳动时,从来没有脱离“生活”这个核心要素。也就是说,生活是根,具有本源性,是劳动的动机、根据和目的。所以,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  

追求美好生活,没有比发展更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发展,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发展正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与表征。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需要通过创造性劳动不断化解。创新是美好生活的基本特质,需要的满足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要敢于创新,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用创新的观念、思维和方式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同时,创造性劳动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价值的增值,是人的意义的彰显,它使人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并感到劳动的快乐与生活的美好。  

。要有韧劲美好生活绝非一蹴而就,仍然是漫漫长路,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砥砺前行,要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美好生活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奋斗的。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只有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美好生活的花朵才会尽情绽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