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某人为已经变成尸体的所谓J-31鹘鹰招魂有感

我要说:某人纯粹是一厢情愿,自娱自乐。

先说为什么要J-20的问题。

当初叫做“新一代战机招标”可不叫“新一代重型战机招标”,军委和空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机“轻重”之分,只有达标不达标,能不能满足需要一说。轻型重型都是军迷媒体的叫法。如果有“轻重”之分,那就俩家各搞一摊就行了,还搞什么竞标?

两家投标不约而同选择的全是重型机,沈飞的还更重,说明想达到空军的要求非重型机不可,如果中型机就能达标沈飞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搞鹘鹰?所以什么空军希望有轻型机或者中型机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有了能满足需要的战机还要再搞残次品缩水货,根本就是一帮掮客瞎忽悠。

既然全程全要素竞标,就是要淘汰产业链上不合格的部分,什么为了以后发展为了谁的饭碗,打仗失利了还有发展机会吗?谁还给你饭碗?干不好就淘汰,不用浪费国家资源。打击先进保护落后是为了部门团伙利益牺牲国家利益,于国毫无益处!

再来说说鹘鹰是个什么东西。

用竞标淘汰设备拼凑出来的低档货居然花了二十多个亿,飞到天上蒙皮变形,什么隐身不隐身主要看外形,结果隐身比不过外形不隐身的J-10C。飞起来象客机一样稳,静不安定度设计和飞控就是三代机初期水准,3D打印的框架承受不住剧烈机动,敏捷性还不如F-4。几年之间一会儿搞,一会儿又把人抽个精光,首鼠两端。学F-22的垂尾发现阻力太大,搞成全后掠又发现操控困难,两架验证机多年了飞不了几次,项目进展极其缓慢,成堆的问题没人能解决,居然还有想把水搅浑的的嚷嚷一机四型,将来舰载机全靠它……海军航空兵对飞机操控性能要求比空军还要高很多,居然有人说下一架废材31专为舰载机设计。

当初吹牛皮的快速试制中心号称10个月就搞出了鹘鹰,其实内幕就是拿了美方的原始资料照抄,倒是挺有本事,连原始的飞控都抄了一遍,到头来不知其所以然,跳到坑里爬都爬不出来。美方本来想利用中方某些人占便宜的心理把中方军机发展的路子带歪,结果J-20独创设计,用鸭翼打了美国人的脸,根本不照着美国人的路子走,美国人彻底失算了,安排在东北的双料们没起半分作用。

到今天,天上已经看不到鹘鹰。事实充分证明:不发展自己的独立完整的设计能力,光靠抄袭仿制既没出息也没出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