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捷克老婆说,中国的低物价和发达的科技体验,在中东欧国家体验不到

【本文由“灵瑾”推荐,来自《王毅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凝聚新共识、提供新动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个朋友,江苏扬州人,主要做东欧业务,还娶了个捷克老婆,在圈子里独一份。

对方算半个中国通,能说几句中文,和她聊过一些话题,自然也离不开“对比”。

伊的观点,在中国生活已经和大部分最好的中东欧国家基本上差不多。她说欧洲国家基本跑遍了,频率最高的如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意大利,克罗地亚;在亚洲除中国的婆家外,像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

觉得彼此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真实的感觉),她一个典型的欧洲女孩,后来嫁给亚洲人,没觉得生活有太大区别。并没有因为她在欧洲,自我感觉生活水平特别高,然后来了中国就后退了。各有其便。

但是中国有一个特别大的优势的地方,她认为就是在中国生活可以有低的物价,和比较发达的科学技术体验。这个在她在基本上的国家体验不到。

比如说,在奥地利,德国,荷兰科技不错,有很好的车高楼大厦,干净的厕所,现代的购物商场。但是就是东西特别贵,在奥地利可能吃一个一般的饭要25欧元非常的贵,奥地利人一般收入在3819欧元。

如果在泰国,马来西亚那么东西特别便宜,可以随便吃,但是吃了以后不能保证不拉肚子,卫生状况让人不太放心,然后完全没有高科技的东西卖,也没有漂亮的购物商场。

所谓“结构性差异”,在中国是未来需要努力奋斗补短板之处,在她这个外来媳妇眼里,反而成了多元化选择的优点。

另外就是:她认为中国最大的缺点就是房子贵,如果在上海就不要梦想有大房子,除非特别特别有钱。她家在捷克的房子大概400平方米一层楼,共有两层14个房间,她和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姐姐妹妹共7个人住,她爷爷的职业是建筑师,所以房子造的挺大,如果加上院子,可能是一个上海小的公园这么大。

她自己也认为住这么大也不是啥好事情,因为打扫房子、用水,特别是暖气非常非常贵,她的家庭也不是有钱人。

她问过我100平方米这样基本的户型在上海什么价位,我说差不多1000万左右,但基本没有可比性,如果她捷克的房子放在上海,特别是淮海路高安路武康路一带,如果不是顶级富豪也就呵呵了,后边加个0也未必hold得住而且有价无市;但如果放在金山,也会有大把的人付得起这个价钱,如果连农宅也算,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