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定额的布票,99.99%的中国人都是有衣服穿,没得穿是极少数

【本文来自《有的人不信穷人可以没衣服穿,还动不动扣外国金主的帽子,合适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个年代,城镇和农村普遍的布票定额是,一个人一年15尺布,不管老少,15尺布可以做3件上衣,3条裤子。凭票供应的布是相当便宜的,所以说就算当时,99.99%的中国人都有衣服穿。当然还有万分之一的人缺衣服穿,多数都是极偏僻极贫困地区的化外野民,没有村组织,没有和文明社会交往的地区,大部份是现在所谓的深度贫困地区,那时,在东北和西南还存在野人,存在处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而且就算是文明地区,当时还有些原始习俗,比如江边海边潜水抓鱼的渔民,在作业时就是赤身裸体的,还有榨油坊,在里面的榨油佬也是一件衣服也不穿的,油坊里温度高,纯粹用体力干重活,穿衣服就混身是汗,衣服磨损大,从古到今的工作习惯就是不穿衣服,这和没衣服穿关系不大。韩国济州岛的海女,下海时也是不穿衣服的。而且中国农村的小孩下水游泳也普遍全光,有些地方的人睡觉也是裸睡,爱斯基摩人的小孩,在家里就是全裸,家里时刻有火烤,出门才穿衣服,某些落后地区的小孩在家不穿衣服也不奇怪,中国很多地区的幼儿,5,6岁之前,在家里或在村里,就穿个肚兜,满村乱串,这在以前都是很普遍的,这这年画里都有描述,就是古代,包括现在某些地区,成年男女在自己的房间里只穿肚兜也是普遍现象,这些和衣服不便宜有关,但不能说是没衣服穿,是一种习俗。

当时,只要是村极行政单位,也就是有生产队的地方,都是有布票发的。在乡一级,也就是大队,是肯定有供销社的,在供销社就可以凭布票平价买到布。一般村里镇里都有裁缝,把布做成衣服,但90%的家庭妇女,都会做衣服,这算是祖传技能吧,女生10岁以前,母亲都会教她做衣服,俗称女红,讲究的还会刺绣。

男耕女织确实是农村的普遍现象,只是地区不同,有的地方是采桑养蚕,比如江南,但说明一点,在汉唐,北方地区,黄河流域,当时的北方的气候和现在的江南一样,是以采桑养蚕为主,麻为铺,后来气候变化,北方才以棉麻为主。在商品化以前,一个家庭为满足自身穿衣需要而种植的桑树和棉花是不需要多少的,在房前屋后,田埂和边角地,有十几二十颗桑树,3,5分边角地种棉花,也就是总计2,300平方边角地就足够一家之用。普通的机织布5尺,也就是够做一套衣服的布也就是一斤重,厚实的土布5尺,也就2斤重,一分地古代也能产5斤棉。土布做的衣服可以用10年,做被子,2,30年都可以。就算在毛时代,普遍用布票买机织布,但中老年还是爱用土布,一般都是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土布是可以在逢三或逢五的大集上自由交换和买卖的,我妈就用我奶奶给的自己织的一丈土布做过棉被,从我记事起用到我妈去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