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年轻人猝死,是因为酗酒、熬夜和情绪不稳?

看到专业的医生说:

年轻人猝死的三大导火索是酗酒、熬夜和情绪不稳定。

500

我觉得说得挺对。

但是吧……我不是医生,但我之前也知道,不该酗酒熬夜,应该情绪稳定。

我估计,许多人都知道。

那么,是什么在逼着年轻人,明知道不对,依然酗酒熬夜、情绪不稳呢?

我查了查这导火索背后的外因。

酗酒的外因?据台北荣总的说法:

“工作不穩定及壓力大、常需社交性飲酒、處於酗酒的家庭 環境、種族文化等。”

好喝两口的都懂,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小酌两杯,不太容易过量。喝到不该喝了的时候,身体是会提醒你的。

且我国人喝烈性酒习惯,不比俄罗斯和东欧那么猛。就小菜,聊聊天的多。

什么情况下会喝得多?

要么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要么是,冯骥才先生《俗世奇人》里所谓,累一天了,就想喝一口酒,喝个晕头涨脑舒坦舒坦。

要么是,社交性饮酒。“你不喝是不给我面子!”“这酒干了才像话!”“感情深,一口闷!”

社交性饮酒,许多劝酒其实是服从性测试,懂的都懂。

有多少酒是自己真心实意喝下去的,有多少酒是被迫喝下去的呢?

经历过的人,自己心里有数。

熬夜的外因?去年3月。中青网引北大第六医院睡眠科主任孙伟医生的说法:

“因为大家上班时都很忙。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所以下班回家后,特别珍惜这段自由自在的时光,想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说得真好。

去年聊熬夜时,提到过几句:

——为了让自己更开心,以及弥补社交缺失,人会不自禁地继续追求乐趣,于是晚睡,如此循环。

——熬夜久了的人,大概都有同感?熬夜并不那么开心,但不熬夜就……很不开心?

有些人会想:“白天的时间都被无趣的工作占据了;不开心;需要点开心的事,不然总觉得今天就这么过完了,亏了。”

且疲惫是会减弱自制力的。

一旦在疲倦又缺少自制力的时刻,拖着熬进了深夜,就会进入“我也不觉得多开心,但这个时候睡觉更不开心,我还是要熬着”的状态。

更不用提有些人熬夜,是被工作拖着的了。

说到底:还是工作。

情绪不稳定呢?

2015年前后吧,俄罗斯有一系列针对年轻人情绪剧烈起伏的报告。摘抄一下:

心理学家安德烈·尤列维奇说:媒体无休止地播放名人们高不可攀的生活,年轻一代感到贫富差距大,生活没指望。

迪莫菲·内斯蒂克说:情绪起伏,源于俄罗斯年轻人对未来的焦虑。他们无法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

大起大落的情绪,持续存在的焦虑,大概都与期望、安全感挂钩?

年轻人猝死,三大导火索是酗酒、熬夜与情绪不稳定。

如此这般,三大导火索的外因,算是都找到了?

酗酒的外因是工作不稳定、职场压力大、被迫社交饮酒。

熬夜的外因是上班太忙、没有足够的休息。

情绪不稳的外因是贫富差距大、焦虑未来、缺乏安全感。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

那些逼迫年轻人身处工作不稳定职场压力大被迫社交性饮酒的外部因素

逼迫年轻人忙于上班没有足够的休息的外部因素

让年轻人贫富差距大缺乏安全感的外部因素

总之,这些无声无息地吞噬年轻人、让年轻人明知危险依然无法回头地走在猝死的路上的外部因素,才是年轻人猝死的元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