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工作收入没有意义

1.相同劳动量工作收入的多少的直接决定因素实际是剩余价值的多少,如果相同的劳动量,在民营企业获得的工资较多,也就是企业家获取的剩余价值量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获得的剩余价值量较多。但,企业家获取的剩余价值量即使较少,扣除税收(部分还会避税)也是全收,而国企从全部工人劳动中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则全部投入社会,也就是说,少拿的那部分实际是办社会去了,最后还是有部分花在了自己身上(比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而待遇较高的民营企业里获取的剩余价值可能相对少一些,但民营企业家全收,继而投资私立学校私立医院,看似员工是提高了收入,但开支也增加了,民营企业获取剩余价值的环节和场合也增加了。

2.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收入,是一种在前提不同的情况下比较结果的错误。这就好比你把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农民的田征了,给了他一百万,然后告诉他你发财了,你是百万富翁了。他发财了吗?是发财了。但问题只在于一时的收入吗?

3.批判情怀不能当饭吃的人。你没有情怀,这没什么,但是有人有情怀。你急需要饭吃要开豪车住大house,有人不急需要饭吃,也对开豪车住大house这种事没兴趣。更何况如果你没有情怀,那你有什么资格批判别人把情怀当饭吃呢?

4.只要你真喜欢一件事,物质就不再是问题。一方面,你没空管,另一方面,任何事情做到顶尖,都不会挨饿。如果物质主导了你,一方面说明你没在作喜欢的事,另一方面说明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没有做到较高水平。

5.民营企业占比增加和税收降低已经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最后基本只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开源”,从国有企业(也就是一些人所谓工作赚的少的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中直接划拨。另一个是节流,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中引入社会资本,大多数人比较出来的多赚的钱可能还不够付私立和公立一年学费的差价的,至于民营优质医疗和公立医疗之间的差价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呼吁提高公立待遇,但公立待遇的钱从哪来呢?很大一部分就要从国有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中来,如果国有企业提高工资水平,压减获取的剩余价值数量,公立的待遇只会更加难以维系。

在四十年前,也有一群人,叫嚣和鼓吹主义不能当饭吃,但是如果没有一些坚持主义和情怀的人,没有这些入拿得少干得多,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维持中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存续,你能想象你现在在私企过的是什么日子吗?或者去年疫情期间你会是怎么样的处境。

为外物所役的人不能理解精神富足的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外物所役还否认理想、情怀和精神,把俗当招牌生怕别人不知道的,就挺不合适的了,还会带坏有理想且家境小康及以上的年轻人。

最后说一句,如果开上奔驰宝马住上大house才能幸福,那奔驰宝马造出来之前的古人大概全都在苦海里泡着了。笔者认为,幸福是内生的,靠外界物质提供的不是幸福,是刺激。二者之间的差距就好比一个是和爱人视频聊天,一个是看片一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