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见过日韩威胁、德国威胁,但中国才是真威胁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美国才是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国家。100年来,美国形成发达的汽车文化。战后初期,美国汽车是世界的威胁。50年代德国汽车入侵美国,60年代日本汽车入侵美国,80年代轮到韩国汽车了。

在50年代,德国汽车分两路入侵。在高端,奔驰300SL、宝马508熠熠生辉,在美国建立高端品牌形象;在低端,大众“甲壳虫”攻城略地,以价格亲民、质量上乘、性能适用著称。

500

奔驰300SL

500

宝马508

500

大众“甲壳虫”

这也是美国制造如日中天的时候,美国汽车不在乎。美国汽车甚至和可口可乐一起,还引领潮流。

500

凯迪拉克以宽大的车体和夸张的鱼尾巴招摇过市

500

福特“雷鸟”更是一点不怵奔驰、宝马

500

克莱斯勒Imperial成为老红旗的范本

在60年代,日本汽车登陆了,以价格低廉、质量可靠、小巧省油著称,就是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机械质量不错,但车体不敢恭维,常常发动机还能跑,但车体锈烂的不成样子了。

500

丰田Corolla

500

Datsun 240Z

美国汽车还是不大担心,马力大,舒适,岂是小家子气铁皮盒子的日本车能比。

500

福特“野马”,看看这肌肉

500

凯迪拉克Fleetwood,这才是豪华车,老蒋一弄就是俩

500

还有这独门绝技,长途路上,两三个孩子在后面玩耍没问题,那时对安全带、安全椅不讲究

在80年代,韩国汽车也来了,价格更加低廉,款式高仿欧洲,质量问题是后来才发现的。

500

现代Pony看着和大众高尔夫没什么差别嘛

美国汽车开始担心了。不是担心韩国车,而是担心那么多外来户加起来,把美国大三的蛋糕吃掉不少。这也是美国汽车试图反击的年代,还记得李·亚科卡吗?

500

道奇Aries一型多款,从入门的四门到时尚的两门到高级轿车,通吃,但最终把消费者惹毛了,哪能这么换汤不换药!

500

但minivan是个好主意,Dodge Caravan救了克莱斯勒的命

500

吉普切肉机出得早了一点,否则是SUV时代的弄潮儿

500

福特Taurus代表“美国汽车回来了”

500

福特Explorer开创了SUV时代

500

福特F150更是至今香火不绝

怎么都是克莱斯勒和福特?没错,80年代克莱斯勒是美国汽车复兴的前奏,90年代福特打响反攻主旋律,当年是最潮的美国品牌,福特至今还在吃红利。

接下来30年是美国汽车、德国汽车、日本汽车、韩国汽车和平共处的年代。轿车市场逐步被日韩徳占领,SUV和皮卡市场则是美国的天下。美国汽车拼不过质量和成本控制,就错位竞争,用大身架取胜,美国SUV比欧洲、日本要大一号,美国皮卡世界无双,盈利也世界无双。

进入21世纪20年代,特斯拉作为黑马,已经站稳脚跟,基本上独霸电车江山,直到中国电车异军突起。

500

特斯拉的各型电车

但是,中国电车来了。

有人以中国电车还没有形成独特的设计语言为理由,认为中国电车还不大行。实际上,对于主流汽车而言,设计语言是“先结婚后恋爱”的。日本、韩国品牌在款式上长期被诟病“抄袭欧洲”,说得没错,因为他们自信不足,只能追求形似欧洲品味,重点则在机械可靠性和道路性能。如今,美国汽车抄袭日韩设计语言了,中国汽车设计语言的重点还在于讨喜、不出头、人畜无害,而不是前卫、个性。

但中国电车一旦杀进美国市场,就是美国汽车的灭顶之灾,这一次,德国、日本、韩国的经验不管用了。

中国油车乏善可陈,敢杀入美国市场的话,除了拼价格,没有任何优势。但中国电车不一样。不仅价格直接谋杀特斯拉,其他美国“杂牌”直接剥夺竞争资格,还因为电车的特性逼得大三没有生路。

美国大三现在靠SUV和皮卡,轿车市场已经投降了。电车因为扭力大,天然适合SUV和皮卡市场。还因为电池底盘特别宽大,国内现在一众电车都有停车场宽度问题,理论上合规,实际上紧贴极限,动不动就蹭,包括进出停车位。比亚迪汉的车内空间绝对比得上奔驰E级,感觉更宽,到机场接外国元首都够大。美国人喜欢车内宽大?中国电车来了,保证够宽大。美国人喜欢0-60加速但对过弯不在乎,中国电车来了,0-60谋杀保时捷,过弯嘛,那就马马虎虎了。美国人喜欢外观上随大流,中国电车来了,外观绝对主流,或者比主流领先一英寸。

电池底盘也实际上回到body on frame的构造,使得轿车、SUV、皮卡容易共享平台。也就是说,中国电车天然适合美国汽车文化,对内燃机SUV和皮卡是降维屠杀。

很多美国家庭是独立屋,公寓停车场的插电条件也比中国好。电网是一个问题,但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美国要是不扎紧篱笆,被中国电车打进来、站稳脚跟的话,那美国大三真是没有生路了。小院高墙最终也没有生路,但苟活的时间长一点。

电车是未来,美国大三已经不敢与中国电车打了,特斯拉还没有投降,但引人注目地从当前的北京车展上缺席。北京车展主办方数据:共有278种新能源汽车参展,其中有117种是全新型号,只有30种外国品牌型号。2024年Q1,中国市场上比亚迪销量遥遥领先,吉利第二,特斯拉第三,长安第四。吉利、特斯拉、长安非常接近,换位是分分钟的事,特斯拉被挤出前五是可预期的。

比亚迪海鸥起价不到1万美元,特斯拉想推出低成本竞争型号,但起价没法低于2.5万美元。几年前,有人问马斯克对比亚迪的看法,他不住地不屑大笑;现在,他笑不出来了。要是问大三的别人,可能直接瞪眼:杀人不能这么诛心!

2023年11月,马斯克说道:“外面很多人认为,未来前10汽车公司是特斯拉和后面9个中国公司,我想他们可能没说错”(There’s a lot of people out there who think that the top 10 car companies are going to be Tesla followed by nine Chinese car companies. I think they might not be wrong)。现在看来,马斯克可能对自己太乐观了。

美国已经实际上对中国电车禁入,欧盟也在琢磨这事。但小院高墙救不了欧美。在广场协议和日本“自愿出口限制”的时候,美国汽车市场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全球南方市场只有美国市场的2/3。现在,仅中国汽车市场就差不多是美国与欧洲之和,加入全球南方更是决定性地超过美欧日韩澳新加在一起。中国电车在残酷内卷中遥遥领先,美欧小院高墙的结果只能养起一批僵尸车企,越保护越落后,日本从90年代开始的经济和社会停滞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背上太多僵尸企业。

中国电车是威胁?嘿嘿,八字才一撇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