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教材极其昂贵,而国内就是成本价,为什么要推广教材循环使用?

【本文由“智齿不能再疼了”推荐,来自《教材循环使用有争议? 教育部回应:存在几大现实困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典型的“拍脑袋”思路。

为什么有人要推广教材循环使用?因为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教材极其昂贵。例如,一本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的教材,大概1000页,16开的铜版纸印刷,印制精美,价格在200美元左右,折算人民币可能是1500元上下。有些高阶教材价格可能更贵。所以在美国,二手教材很流行,因为好多学生是真负担不起。

但是国内呢,一本义务教育的教材那真是成本价,打折后可能10元人民币都不到。即使高等教育,教材也才几十块钱。虽然印制不是全彩的,但基本内容、科学知识都基本类似。即使是一些印制精美、全彩铜版纸的引进教材,价格也就一两百人民币。买一本新的,压力也不大。

教材其实也是学习的见证。我现在都博士毕业上十年了,小学的一些课本还保留着。那是儿时的回忆。我国是真的是把(公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当成人人都可以负担得起的社会服务来做的。这种思路指导下,教材本身就是物美价廉的知识载体,自然没必要去大规模推广教材回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