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谈青训:不能只看重成绩,为中国足球落后心怀愧疚
据《长江日报》报道,12月14日下午,《中国足协青少年训练大纲》(下称《大纲》)宣讲会在武汉足协塔子湖基地举行。
前中国男足主帅高洪波表示:“《大纲》首先为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指明了一条路,而且确定了一个清晰的理念,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下推广向下落实。”
他还说,目前中超的打法已经背离了世界潮流,对于国足的落后,作为足球人感到愧疚。
对于《大纲》,高洪波表示:“青少年足球发展不要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追求或者最高追求。有成绩不一定有人才,有人才必定有成绩。”
同时,《大纲》中明确要求教练员需要确立以球员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青训教练员的评估不要把成绩放在第一位。青训首要是培养人。我们要通过宣传,引导教练员们相信培养人才才是真正对中国足球的贡献。”他说。
高洪波指出,与国外先进国家的青训对比,中国球员在12岁前具有明显优势。但14岁后水平就会出现明显的下滑,被国外同龄的孩子超越。
“在与外国专家交流时,他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们青少年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二是我们的训练手段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相较于近邻日本,韩国,中国足球的这份《大纲》姗姗来迟。
之前,有不少中国青训教练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巨大,各地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也极不平衡,统一的《大纲》在操作上有难度,甚至很难落实。
对于这个观点,高洪波表示:“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大纲发展理念本身是属于宏观的。完全可以结合各地的特点,培养不同特点的球员。
我们既需要湖北武汉邓卓翔、蒿俊闵这样的灵巧型球员,也需要东北、辽宁大连那种粗犷型的,还要有广东那种系列速度型的。中国大,人口多是种优势,我们要学会把这个优势用起来。”
当然,《大纲》推进不会一刀切,“可以确定的是,各级别国家队的选材和培训、中国足协的教练员等级培训、中国足协授牌的青训中心和中国足协‘全国社会足球品牌青训机构’都必须按照《大纲》的理念和要求来开展相关工作。”
高洪波说,“中国足协也尊重俱乐部或者培训机构自己的青训传统,支持各俱乐部阐明自己的青训理念并融入训练,为中国足球培养更多有突出特点的球员。”
高洪波最后感慨道:“当年我当球员时,中国足球在亚洲是前三的水平。日本队连前四名都进不了。但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水平已经落后太多。大家可以看看今年中超的比赛,很多球队只会盲目大脚长传找外援,这完全跟国际足球潮流背离。中国足球的落后确实让我们这些足球人心怀愧疚。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在座的广大基层青训教练员辛勤地工作,中国足球会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张琳 毛循)
第一、青少年的足球问题,这牵扯到投入时间,投入热情,足球培训等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必须和教育部门一起商讨,举个例子,现在教育部门是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但是未必就鼓励重点扶持青少年足球运动
第二、社会整体的足球氛围,这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由于中国足球过往太烂了,再加上场地不够,而且相比其他运动一场足球赛参与运动人数过多难以凑齐,再加上社会生存压力巨大,时间不够,所以坚持踢足球的成年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的整体足球氛围也比较薄弱
第三、球员的管理问题,这个讨论的人太多了就不啰嗦了,总之对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教育和培训以及管理,从目前现状看来,是挺差劲的
第四、对职业足球队的管理,这个也懒得说了,烂事一大堆
第五、足协的各种问题,问题太多,都不知道从哪吐槽起了,也懒得说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国家足球竞技水平的结果达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一场足球赛参与人数如此之多,对基层数量的要求也高,对场地要求也高,这导致足球专门投入资金去培养的培养成本很高,在讲究效率,投入产出比的中国社会就更难起来了。
总之吧,我感觉目前中国足球,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