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工程师,技术升级对你而言当然极难,因为这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干成的事

【本文来自《作为工程师我对制造业前景很悲观,做技术升级比登天还难,否则德国日本早被干趴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工程师,技术升级对你而言当然极难,因为这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干成的事。无论是技术攻坚还是辅助性工作,这都是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完成的,越是尖端技术需要的顶尖技术人才越多,需要的研发周期和投资也越多,而且风险也是相当高的,如果技术的瓶颈那么容易突破的话,也就没什么尖端技术可言了,毕竟你聪明别人也不是傻子。就拿核聚变技术来说,原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懂,甚至像我这样的外行都略知一二,但是真正的实现可控核聚变我国后发而先致,获得重大突破,处于世界技术领先地位,这个也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完成了的。

建国初期,我国积贫积弱,连火柴和螺丝钉这种不起眼的小物件都需要进口,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而是因为在那个温饱都无法保证的年代,极度缺乏资金和人才,我们再还欠下的历史旧账

最近二十几年我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猛发展,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的称号驰名中外家喻户晓。各行业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各种世界顶尖技术不断涌现,正是因为我们国家和企业加大投入,研发经费充足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就有了用武之地,甚至国外惊叹我们取得的成功的时候,把我们称为“工程师的国家”。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算是做的最好的了,上有国家的政策鼓励资金扶持,下有地方政府优惠的落地政策和税收减免,无论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是有极大裨益的。看看产业严重空心化的美国,底特律破产变成鬼城,芝加哥高负债沦为罪恶之城,五大湖工业区曾经的美国明珠,随着美国钢铁、汽车和造船等行业的衰退,从繁荣的工业区变成了“铁锈区”。美国的股市就跟个笑话似的,依靠美国仅存的那点霸权,美联储不断印钞来维持这个虚假的繁荣。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