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过有编程课的小学生,语言逻辑结构跳跃很强,跟他们交流需要联想力
【本文来自《“全民编程”看似很美好,但实际上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dew
就这么说吧 现在打编程相当于30年前的英语 不会就是被社会落在后面的节奏
我是搞研究的 上点档次的文章 不会个r或者Python 根本弄不了 以后就是基本技能 就算不会自己写 也至少能看懂一部分 了解基本原理 最差能抄一下
你的说法让我想起同样一个搞研究的人开贴子教人用Python写爬虫扒论文的事... ...不是说程序编辑这门技术可有可无,而是多数人并不需要学会(国内的教育模式你又不是不知道,要么就不放进去,放进去就变成硬标准)。英语现在已经遭人垢病了,并不是它没用,而是对大部分工作与生活来说它可有可无(为了10%的利润增加了90%的成本)... ...一样的学时中,课程种类越多效率普遍越差(看看现在许多人的阅读水平你就知道了)。
对数理逻辑敏感的人本身就容易进入科研生涯中去,对这部分人,学会一两种程序语言并不难(不管什么时候)。但对另外的那部分人来说,程序语言基本上是数学+英语,如果本来这两科就不太给力,那结果就是扯到蛋了。当然,程序与数学+英语有些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会产生一个实现的结果,富有乐趣性一些。
我接触过一些有编程课的小学生,其中一些有编程家庭作业并对此很热衷的小学生在文字聊天时有编程风格的倾向,语言逻辑结构上跳跃非常强,跟他交流需要一些联想力(在提要求时喜欢用循环,就是不停的重复)。而反之另外一些没有编程课的小学生,他们的文字风格就更正常,表达更连续(在提要求时会狡猾委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