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回家,大家保持队形
作者 | 沧南
飘荡百余年的马首,正式回到了它的家。
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久违百年的马首,现在安置于正觉寺文殊殿的正中间。这就意味着,马首成了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此前,马首的家是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它跟牛首、猴首、虎首和猪首5尊兽首一起,在此度过了十来年的时光。2013年6月28日,鼠首和兔首也正式入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十二生肖中,7尊兽首已回归故土。而龙、狗、蛇、羊、鸡至今依旧踪迹全无,消失于历史浩劫的尘烟之中。
7兽归国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曲折、惊心动魄。
1
四兽进台
马首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要回到1980年代。
美国加州的棕榈泉,威廉·布莱克是个退休老警察,他孤身一人,孤独地守着一座莫大的别墅,他的日常生活,无非修剪花花草草,或者给游客讲讲老别墅背后的故事——别墅里藏着不少来自东方的老物件,据他说,别墅的前一任主人,亲自坐过中国皇帝的龙椅。
大概在1985年前后,东海岸的古董商查尔斯翻开一本旅游杂志,他读到了老警察与游客热情互动的故事,并注意到,照片中的水池旁边,有两只装饰用的兽状雕像。凭着模糊的职业嗅觉,他意识到,中国皇帝御花园里的某些宝物,可能流入了美国境内。于是他决定前去西海岸,一探究竟。
老好人布莱克很爽快,以1500美元的单价,卖掉了3只被当作浴巾架的兽首铜像,分别为虎、牛、马。
2年后,2件不起眼的藏品出现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此前,它们刚从大都会博物馆撤展,没人看好它们,起拍价很低,只有几万美元,成交价也只有15万左右。这两件拍品,跟查尔斯手里的3只兽首相仿。查尔斯意识到,赚钱的机会到了。
买走其中一只猴头的,是一名中国人,来自台湾的蔡辰男,蔡家兄弟经营了一家名叫寒舍的古玩公司,家族企业原本是台湾第十信用合作社,由于涉嫌经济犯罪,“十信”此时濒临破产,蔡家人沦落到开古玩公司的地步。后来,根据蔡辰洋对媒体的说法,因为嫌猪头不雅观,他没买,让给了美国某私人收藏机构。
话头回到查尔斯这边,他的判断似乎没有得到应验,这些兽首并没有马上水涨船高,古董店经营每况愈下,不到2年,查尔斯不得不提前转手卖给一位英国的古董商。虎、牛、马的价格,甚至还低于猴头的价格。
老布莱克和查尔斯都不曾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兽首,多年后,身价飙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拍卖神话,且卷入了无尽的国际纷扰。
80年代末,查尔斯卖出去的3只兽首,亮相了伦敦的拍卖行,分别以13.75万英镑、14.85万英镑、18.15万英镑落槌成交。买下他们的人,仍是同一批人,蔡辰男的弟弟,台湾寒舍集团董事长,蔡辰洋。
至此,圆明园被洗劫的12生肖兽首中,已有5件重现江湖,猪首以外的4件,为台湾蔡氏集团所有。只不过,国门刚开的中国大陆,对此似乎还比较冷淡,这些消息也没有惊起波澜。但蔡氏集团不一样,他们开始积极运作,首次将兽首打上国宝的标签,组织展览,放出话题,说兽首不卖外国人,只卖中国人。
蔡家人挤进了爱国通道,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也正是在此时,兽首摇身一变,成了国宝。
圆明园海晏堂废墟
2
香港暗战
2000年的4月,香港有报纸刊登消息,香港佳士得近期将拍卖2件圆明园被抢珍宝——铜牛头和猴头。
当北京的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易苏昊来到香港时,他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拍卖现场了,2件铜兽激起了层层声浪,沸沸扬扬,舆论逐渐趋于政治化,拍卖淹没在巨大的嘘声中。根据《谁在拍卖中国》一书的披露,原本只为几件瓷器而来的保利,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临时决定,不惜代价也要拿下“国宝”。
几轮较量后,保利的对手,只剩下一位神秘的台湾买家,对方操着英语,不露真身,通过电话竞拍,双方暗暗较劲20多个回合后,最终,保利分别以740万港元、700万港元成功拍下猴首、牛首。
图为牛首铜像
消息传来,内地媒体也开始发酵,人们开始欢呼国宝的回归,保利成了凯旋归来的英雄。
3天后,同样的剧情在苏富比的拍卖会现场再次上演。这次拍卖品为乾隆六方陶瓶、虎首等流失文物,竞拍也是在一片嘘声中开始。现场群众情绪高亢,保利一方每一次亮牌,都引来一阵欢呼。跟之前的一样,这次对手仍是一位操着英语的神秘买家,同样是通过电话竞拍,漫长的较量后,虎首创下1400万港元高价。
与此同时,场内示威者与保安发生冲突;场外也聚集着大批抗议的香港市民,有人高喊“停止拍卖贼赃,立即归还国宝“,甚至有人喊出了“打倒卖国贼”的口号。
图为虎首铜像
至于卖国贼是谁,至今不得而知,当时香港媒体猜测是寒舍集团的总经理,王定乾,但最终这些疑问也不了了之,无从查证。
王定乾的每一次出现,都跟圆明园息息相关。1980年代,此人帮助寒舍集团参与过纽约的兽首拍卖。
寒舍的藏品如何落入海外收藏家,拍卖行业从业者对此莫不三缄其口。根据王定乾的说法,寒舍是艺术经纪公司,第二年便把藏品转让给台湾其他藏家。有的藏家移居海外,后代们就拿出来拍卖。但因涉及“行业秘密”,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交叉印证。
此后每一次拍卖,寒舍的影子都挥之不去。关键时刻,比如竞争者准备偃旗息鼓的时候,王定乾也会参与举手。王定乾认为兽首价格合理,他的说法是,“艺术市场有成交,只要是真的,没作弊,就是市场的价钱。”
在“国宝回归”的热切期盼中,兽首的价格,仍在飙升。7年后,马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但没有公开拍卖,而是经过香港苏富比高管和一名台湾商人的撮合,由澳门富豪何鸿燊以接近7000万的价格买下,转赠给保利博物馆收藏。已于今年5月故去的何鸿燊,早在2003年还花了600万港币买下猪首,同样捐赠给了保利博物馆,讽刺的是,这桩交易得益于没有香港拍卖行和台湾商人的介入,成了所有兽首价格中最低的一件。
2007年9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斥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
在兽首的问题上,当时,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逻辑怪圈:“一边是国内大声‘讨伐‘拍卖‘贼赃’,一边是兽首‘身价’与日俱增,慢慢成为多数人心中记录着屈辱历史的所谓‘国宝’。”
毫无疑问,民族情感和屈辱记忆,成了竞拍中相互博弈和暗中操控的砝码。
3
巴黎闹剧
很少人注意到,圆明园兽首其实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只有制作者,才是清廷的匠师。
兽首原属于圆明园海晏堂的喷泉,据传郎世宁原本是设计裸体女人,但乾隆皇帝并未批准,改为十二生肖兽首,以水报时。
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先后将这里洗劫一空。其中的文物也尽数流失海外。
这些兽首很难谈得上有什么特殊的审美价值或者文化价值。文物界一种观点是,它们是普通的文物,但一段难以磨灭的国耻,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它们的内涵,是跟这份民族记忆呼应的。
流失海外的百余年中,它们本身其貌不扬,以至于几乎没人知道它们的价值。兔首、鼠首在欧洲的流转,先是从奥地利传教士的后代那里,流入了地摊市场,被一个名叫Nicolas Kugel的法国古董商买回法国,几经转手,最后进了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罗兰的收藏柜。
鼠、兔首铜像
事后,Nicolas Kugel公开表示:“我们真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对那两只小东西如此疯狂。“
兔、鼠的价值,很快将得到重塑。2008年6月,圣罗兰去世,10月,就有消息传来:“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会将在次年2月开拍,其中两件收藏品,正是兔首、鼠首,它们的估价在900-1000万欧元之间,比过去所有兽首的要高。
这一消息,引炸了国内舆论场,一时间,群情激愤。很快,国内67名律师组织了“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意图阻止这次拍卖。不过,他们并未得到圆明园管理处的支持,最终只得以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的名义,作为原告和申请人,提起禁拍令,但这次诉讼惨败,还被法国法院判定为恶意诉讼。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这场拍卖会持续了3天,堪称“世纪之拍”,拍出了3.7亿欧元的交易额。舆论炒作的加持下,兽首拍卖现场成了最后的高潮。拍卖只持续了5分钟,但两只兽首铜像却拍出了2800多万欧元的天价。
此后几天,人们才越来越感到蹊跷,当天买家并未现身,那么,他是谁?有的说是想进入中国的法国企业,有的说是海外华人,有说是假拍,莫衷一是。
直到一周后,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召开发布会,带来了整个事件最富戏剧性的转折点,他们宣布,该基金会顾问、古董收藏家蔡铭超是兔鼠铜像的最后竞价者。
发布会上,蔡铭超站出来说:“当时我想,每一位中国人在那个时刻都会站出来的,只不过是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也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个款不能付。”寥寥数语,他便关了手机,意图躲开扑面而来的舆论争议。
根据其友人的说法,蔡铭超是在开拍前1个小时突发奇想,想让这次拍卖技术性流标。
最终,拍卖成了一出闹剧,国际社会纷纷指责中国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蔡铭超落下诈拍的骂名,文物局不得不出面声明,说蔡铭超的个人行为,与官方无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宣布对佳士得的在华业务进行限制。
此事不了了之,直到4年后,佳士得的股东,皮诺家族突然宣布,将兔鼠两尊铜像无偿捐赠给中国,闹剧方才谢幕。
经历了无尽的纠纷,现在,7尊兽首全部回到了中国,另外5尊——龙、狗、蛇、羊、鸡,没人知道它们是否安好,更没人知道它们是否仍存在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