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学家遇刺,谁才是幕后主使?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当你的国家不是大国,连一个科学家都保不住。

2020年11月27日,伊朗德黑兰附近。

一辆装有木头的黑色日产皮卡冲向了法赫里扎德和他妻子的座驾,木头下面塞着足量的炸药。

皮卡的驾驶员,一头撞向了法赫里扎德的护卫车队,并大喊着启动了自杀式流程。伊朗国防部为法赫里扎德特制的车辆被爆炸逼停,破损严重。

随后,在另外一辆车上埋伏的5名武装人员外加一架遥控机枪,呼啸着向法克里扎德的座驾扫射,和军方保镖激战。

这群刺客明白,在伊朗首都附近执行刺杀任务,只要出手了就一个都别想离开。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拼命将任务完成。

最终,法赫里扎德身中三枪,生死未卜。护卫车队受损严重,几近全灭。

伊朗军方虽然反应很快,立即派出直升机将法赫里扎德送到医院抢救,但仍旧无力回天。

带有伊朗国防部副部长,顶级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伊朗“核武器之父”等众多名衔的的法赫里扎德,就这么在首都附近的郊区遭遇了精确伏击,归了真。

500

哪怕在人人持枪的美国,你能想象它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华盛顿DC的周边被爆炸卡车逼停并与之发生交战么?

想都不用想,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怕是任何一个宵小之徒刚有这种想法,中情局就会把他家门口围个水泄不通。

但是,此次在袭击中遇害的“伊朗核武器之父”法赫里扎德的身份地位,却是和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受人尊敬的奥本海默,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搜索引擎上,他的介绍有这么两条: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伊朗国防部核计划负责人。这两个称号对于一个有核国家的我们而言可能并不那么的如雷贯耳,但对于一个无核国家,伊朗而言。却是整个国家的指望。

在其遇害当天,伊朗外长扎里夫就用四种语言在推特上发泄,向国际社会施压:

500

△伊朗外长推特发泄中文版

伊朗民众和学生也于当地时间28日在议会前集会,呼吁政府和军队为遇害的核科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报仇。

特朗普随后更是在大选之中抽空转发推特,将法赫里扎德的去世称为:对伊朗的一次心理和业务层面的重大打击。

500

△川普转发相关推特

其实,正如当年美国人形容钱老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一般。

这位遭到暗杀的伊朗顶级核物理学家,国防副部长,自然也抵得上五个师。而且某种意义上,他甚至算得上伊朗谋求中东大国地位,挑战美以两国中东霸权的重要力量基石。

他脑子里的知识绝不仅仅只是伊朗实现有核的希望,更蕴含了伊朗重整中东秩序的梦想。

但是,即便书生坐上了国防部副部长的位置,毕竟还是书生,无缚鸡之力。反而更容易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牺牲品。

500

其实,对于伊朗而言,法赫里扎德已经是近十年中第五位被刺杀的核相关人士了。

而刺杀核相关人士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伊朗拥有核武器,或者通过刺杀尽可能的减慢伊朗研发核武器的进程,从而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虽然幕后黑手尚未定论,但通过伊朗高层的言论可以推出,伊朗认定凶手就是以色列和美国。

因为以色列总理曾经说过:“伊朗核项目的负责人是法赫里扎德,记住这个名字。”以色列主要报刊《耶路撒冷邮报》也说:“法赫里扎德的死亡,表明这一核项目是多么脆弱,美国和以色列不会放弃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500

△以色列总理点名法赫里扎德

美国与以色列作为穿一根裤子的好兄弟,再加上上文中川普刻意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基本上把他俩的罪名坐的实实的。

相比来说,以色列的动机很简单。由于人种(犹太人和波斯人),宗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和亲美等原因,伊以之间是世仇。现在以色列仗着自己有核还能稍微欺负欺负综合实力并不弱的伊朗。要是伊朗也有了核武器,以色列不仅作为中东唯一有核国家的地位不保。同时,由于其国土面积狭小,毫无战略纵深的原因,以色列将彻底失去与伊朗拍板叫嚣的本钱。

500

△以色列毫无战略纵深

而美国方面,除了伊朗从来就作为唯一的”中东刺头“,不屈服于美国的霸权外。川总应该还是想趁着权利在自己手上的时候,再利用《伊核协议》搞一波事情。

所谓《伊核协议》是伊朗和中俄英法德美,2015年在维也纳签订的国际协议,规定伊朗交出所有中等纯度浓缩铀、98%的低纯度浓缩铀、以及三分之二的气体离心机。

协议规定,在未来十年内,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将被限制在单个核设施内,并且只能使用第一代离心机。换来的红利则是美国与欧盟对其经济制裁的“撒口”。

当初听到这个协议解除了对伊朗的封锁和制裁时,以色列可谓是终日郁郁寡欢。据说以色列总理因为这个事儿专门跑到美国大吵了一架。但美帝对其盟友的态度大家懂得都懂,奥巴马为了在其任期后期留下点所谓的“政绩”,对以色列也只是“置之不理而已”。

这一切对伊朗而言仿佛都在朝着好的地方发展,但坏就坏在2017年川总这位带着”玄幻“色彩的美国总统的上台。

18年,川总突然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表里内里都展现出一种态度:“老子不掺和了”凭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原则,以色列和川总的感情迅速升温,川总亲闺女伊万卡甚至追随犹太人丈夫加入了犹太教,还跑到哭墙默哀了一番。

500

△川总签字退出《伊核协议》

但随着川总大选失势,拜登上台后说要带着美国重新加入《伊核协议》。以美之间你侬我侬的状态看起来又要被终结,这让特朗普和以色列都不是很开心。

于是双方一合计,川总前几天直接派国务卿蓬佩奥访问以色列,几个人密室一商量,紧接着便有了这次暗杀。

究其原因,此举不仅仅是川总为了给即将上任的拜登埋雷,给其政府的重返《伊核协议》计划加剧难度。更是川总妄想通过一年内两次刺杀伊朗高层人物诱发的“伊美战争”,继续保留自己在总统位置上的话语权。

虽然美伊开战的概率真的不大,但川总心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伊朗的核弹之父,就这么成为了美国政治撕逼的牺牲品。

500

其实,以色列和美国也可能不是唯一的凶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想让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太多了,以色列和美国只是打头的那个。其它国家像土耳其等阿拉伯国家对伊朗也从来都是敌意态度。所以这次刺杀事件具体由哪一方或者哪几方策划,在结果尚未水落石出之前,谁也无法真切的做出定论。

但究竟是谁干的真的重要么?无论罪魁祸首是谁,伊朗的不断积存的仇敌榜上也不会因此再多加一笔或少划一笔。伊朗在这个继两伊战争之后急需发展自身实力的阶段也不会真的去轰炸以色列或美军的军事基地。

这么说来,面对今年被做掉的一代名将穆罕迪斯和“核弹之父”法赫里扎德,伊朗只能憋屈的吃下这个闷亏。要不是2020年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梦幻,这两件大事完全可以排入全年前五。

而且法赫里扎德还是在其首都附近遇害的,这说明伊朗这个政教一体的国家已经被外部势力渗透到了极其恐惧的地步。他的遇害,将导致伊朗的核研究可能又要面临停涩境地,其拥核梦恐怕还得多做几年。

500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最后,纵观2020年发生的所有事件,都不得不让人感叹这真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可以预测的是,无论暗杀的主导究竟是谁,都少不了美国的参与。而且无论美国总统进展究竟如何,美国都不会放弃尝试控制中东的野心。

而伊朗作为美国控制中东最大的绊脚石,将继续被美国及其附庸视为“眼中钉”并继续针对。

这么说来,真正悲哀的可能还是伊朗本身吧。伊朗作为拥有煌煌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自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至今已近2600年,距那场“2500年的庆典”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纵使它付出了无法计量的血和汗,还是没有办法回到它梦想中的国际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阅读,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