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这样的人,国民党有不少,但他们去台湾的几乎为零。

【本文由“千笔小羊”推荐,来自《《亮剑》作者我见过,逆反心很重,公司看不下去,综合审片意见把片子改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楚云飞那样的人,国民党肯定是有不少的,比如吴石,吕正操,张自忠,武士敏,谢晋元,蔡廷锴,曾泽生,张克侠,董其武,卫立煌等等,但这样的人顽抗到底去台湾几率几乎为零,他们最终还是会以各种方式回到人民的怀抱或者成为人民承认的烈士。

所以“楚云飞”这个角色应该以朱怀冰这样的人为蓝本比较符合当时历史,目前宣传部门的同志有点低估了我们年青一代对共产主义的认同度了,所以影视作品很多时候思想内核会落在大部分群众后面。

国民党军队中,政治上最落后的当然是中央军,因为他愚忠嘛,这个没有疑问。相对进步的团体当然也是有的,从史料和实际表现来看,最先进的是滇军。蔡锷举义,滇军讲武堂能够培养出朱德同志,这并不是偶然,龙云是比较同情革命的,范石生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护了南昌起义的火种,抗日战争期间壮烈牺牲的有唐淮源和寸性奇,主力大部分都随着卢汉,曾泽生,潘溯端等起义了,顽抗到底的就卢浚泉一个,功德林改造还特积极。滇军很多部队地下党组织活跃,去台湾的一个没有,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所以,在资本集团眼中,滇军的题材能不碰就不碰,他们近年来把川军晋军桂军中央军甚至东北军西北军吹上了天,恰恰说明其它部队反动的人要更多一些。而且果粉里几乎没人提滇军如何如何,这也说明他们的步调是多么一致。

还有不少朋友提到了张克侠,2009年我给《决战淮海》撰稿,第一集写三绥区起义,真把我给难住了,接触过不少西北军的史料,也和他们的后代有过交流,和当年负责和他们接头的杨斯德同志有过交流,甚至还把很多宁都起义的老同志自传都拿出来看了,当时我是很奇怪的,1929年就入党了,那么之后的几十年他是一个如何的思想状态呢?系统研究后我发现,西北军哥们义气比较浓厚,有认大哥的习惯,所以入了党,很多人心里会想着,不能坑大哥。张克侠同志真正对国民党绝望,是张自忠的牺牲,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也完成了民族主义到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关,因为最关心他最爱护他的大哥走了,而且是被腐朽的指挥和片面抗战的反动路线坑死的,这个刺激太大了。

思想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此多的国民党人最终殊途同归,这恰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救人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