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家垴战斗故事补遗(1)

今年是关家垴战斗80周年纪念日。即使是当时参加作战刚入伍的年轻人,现在也都是95岁以上高龄了。这一战是很著名也很有争议的战斗,相关的帖子、资料、影视作品很多,但关于战斗的细节部分还是太少。这个帖子只是一个搬家和整理的活儿,就是把散落在各处的一些值得向大伙儿推荐的细节归拢起来,也作为一个微薄的纪念,献给80年前那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将士们。

 

1.    战斗的背景情况:

关家垴战斗是一连串战斗的顶点,这一连串战斗的实质就是在百团大战日军受到了八路军猛烈攻击后的迅速、凶猛的反扑。百团大战分三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铁路交通。这个阶段八路军打的顺手,因为先期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进攻的又是日军的车站,铁路,煤矿等非军事重点防守地区,所以战果很大,损失相对较少。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这个阶段,八路军的胃口有点大,意图通过拔除敌人据点,使得根据地连成一片,我之前介绍的“榆社之战”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战役,在进攻日军据点时,由于八路军装备的悬殊差距,打的比较艰苦,战损比下降,而且损失了一批老红军基层骨干。而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不得不说,1940年的日军战斗力非常的强,反击也非常的迅猛,----仅仅为了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就调动了2万余兵力,对太岳、太行军区进行扫荡,既在外部进行包围,还派有力部队向根据地腹心穿插,129师被迫连日苦战,因为129师部,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都在包围圈内,129师还不能像以往红军时代对围剿时,突围跳出外线的战法,因此只能死战,保卫首脑机关。10月22日,在阻击冈崎大队对八路军总部的包围时,著名的北京12.9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来自清华大学的凌则之(时任决死纵队25团政委)战斗中殉国。(当时爱国的知识分子真的是知行合一,以身许国。和如今的公知真是霄壤之别)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次日军的扫荡,战略目的是“毁灭战”,手段极其恶劣和残酷,根据该战被俘日军士兵供述:在作战前,日军第222联队第一大队长桥本正少佐在战前动员时,传达方面军密令:“此次作战目的和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完全歼灭八路军和根据地内人民。凡是敌人区域内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水井一律填死或下毒。。” )(引自日本解放联盟太行支部:《日军暴行座谈记录》,所以这次日军的扫荡非常残忍,非常兽性。129师所在区域沁源一个县就有5000余男女老幼被日军残杀,

 

以关家垴日军的主力冈崎大队为例,该部在10月22日在武乡县双舍村捉到村民31人,全部捆绑后,硬塞进水井里,又用土填塞,10月26日,他们又进攻黄崖洞兵工厂,大肆破坏。-----一般对关家垴战斗的介绍都只涉及到冈崎大队后者的罪行,但前者又何尝能放过呢?

 

所以闻讯大怒的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就近调动相关部队围歼冈崎大队,日军仓皇逃窜时,抢占的关家垴,并连夜占领的关家垴成犄角的柳树垴,在这个区域内构筑了成体系的野战工事。

 

彭总调集的部队共129师的9个团和八路军总部的警卫团、炮兵团。

基本部队序列分别为:

129师 师长 刘伯承 政委 邓小平

386旅(旅长陈赓 开国大将)

        772团(团长郭国言,烈士,抗战间牺牲),

385旅(旅长陈锡联 开国上将)

       769团(团长郑国仲,开国少将),(以上两个团都是主力团、红军团)

386旅16团(团长谢家庆,此战殉国)

386旅18团(团长闵学胜,开国少将)

385旅13团(团长石志本,开国少将)

129师新10旅(旅长范子侠烈士,抗战期间牺牲,此战负伤)

28团(团长王耀南,开国少将),

29团  (团长宗凤洲,开国少将)

(新10旅是改造绿林队伍,28团改造完后,全团官兵才800余人。)

决死一纵队(纵队司令薄一波)

25团(团长苏鲁开国少将,独臂将军)

38团(团长蔡爱卿,开国少将)

(快速成长的新兵队伍,在百团大战第一,第二阶段里,两个团苦战多日,负伤1570余人,牺牲近500人,25团战前兵力2500人))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即“朱德警卫团”,团长欧志富开国少将)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团长武亭朝鲜人民军军团长)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