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选几个字,用来侃汉字之妙

随机选几个字,用来侃汉字之妙

汉字发展到今天,妙不可言,可谓是一字一世界。

随机抽出几个字,具体地看看妙处。

先说“民"字,民的字义有6、7种,大家知道,不用说。民一般作名词,有时作形容词,也不用细说。

只列几个有“民"字的词:

民谣,多指民间歌谣。当然,也不全是歌谣。

民牧,旧指治理百姓的官员。我以为应该赋予现代治理、依法治理的新义。

民性,主要指人的天赋本性。是不是把民意成分加一点也不过分。

前边民字不变,民字后边换一个字,就如同进了又一个世界。

如,范民,应该是以礼教匡正民众。

又如,编民,旧指编入册籍的民丁。

再如,逸民,可以理解为节行超俗,遁世隐居的人。有古书说,逸民伯夷、叔齐、柳下惠……还有古人写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引出这两句的前两句更妙,叫“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这诗是真好,只是出在了宋朝。

一个民字不变,民前面换一个字,或民后面换一个字,竟然是变幻无穷,如果这不叫一字一世界,那就叫一字一宇宙吧。

汉字之妙,根之一在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文化自信也应从这里用些力,就从这里开始自信吧:热爱我们的汉字,同时,理解、运用、发展、提升、精练我们的汉字。

该说第二个字了,这个字叫“法"。法至少有7、8种解释,名、动两种词性,这里不列这些。只举几个带“法"字的词。

如,法币。 法币的一种旧解释是,以法律形式赋予其强制流通使用的货币。主币为无限法偿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为有限法偿币,实行限制铸造。因为是旧解释,可能其发行与金本位或银本位有关,叫铸造,不叫印刷。

再如,法老。法老一词,是外来的,古代埃及王的称号。埃及人相信法老是神,具有至高无上的意志。

三如,法门。法门一词,解释庞杂繁多。这里只取两个意思,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今指修德、治学或作事的途径。

从以法字开头,后边随机补、配字的三个词可以看出,汉字的来源,有中国人的认识、有外国人的认识、还有不同宗教的认识。由此我私自推断,客观宇宙、主观宇宙所有的认识结果,汉字应该是都能表述或描绘。对一些现象如出现了表述和描绘不精准,不是汉字的问题,是对客观宇宙或主观宇宙的某些现象认识不精准所至。

“法"字若居后面,法前边换个字,会出现什么?

如,王法。王法应该是国法或人的行为准则。关汉卿在《救风尘》中唱:“明有王法,我和你见官去来。"

次如,变法。变法其实就是历史上对法令做重大改革。如王安石等。好像是《吕氏春秋》中写了一句“变法者因时而化"。

再如,戏法。戏法实际是借各种道具,以秘密且快速的手法,表演超乎寻常的变化。现在又叫把戏,魔术,幻术等。湾湾里出过戏法高手,会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

……

汉字,是国宝,是我们自信的本钱之一。一定要善待汉字!

善待汉字,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不糟蹋汉字,不虐待汉字,也不浪费汉字。汉字的境界之一,应该是用来内容精准的,而不仅是用来形式铺张的。深层的思考,可能还涉及到知识真伪、学术真伪以及知识凝炼和学术凝炼以及知识检验和学术检验等。

两个字还未展开,就占了几页稿纸,我也是在浪费汉字。改一个说法吧,说几个会动的字逗逗乐子。

举,举人,举逸民;

捧,捧杯,捧杀;

夹,夹生,夹熟;

抽,抽风,抽象;

磨,磨嘴,磨研;

捞,捞月,捞人……

始于民,经过法,终于人,也是汉字之妙的之一或之二。

侃到的民与法两字,有典,官网随意查,是良法善典,请看看、请守守。

我总是爱添蛇足,再添一足也不多。汉字之妙之N,妙在变化,妙在对险夷、安危转化的认识。涉入书江字海,仅仅知道民之贵、法之正,还不太够。江与海是风景也是险境,救人、捞人也是必须之功课。小心驾船、耐心乘船、常怀善心、普渡众生,我想,汉字一直包括着这一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