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体系才是战斗力——新中国第一艘巡洋舰为何没修好

500

       50年代我军曾经将重庆号巡洋舰打捞起来,准备修好,重新服役,为何后来又放弃了呢?

       有的研究者认为是苏联专家有意识地夸大修理成本,悄无声息地劝说我军放弃重庆号。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为何后来还是放弃重修?将其退役?

        因为我们接受了苏联的观点——体系才是战斗力,一两件买来的武器其实战斗力有限,远不如自主装备组合成的体系力量。

        这是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拐点,从放弃重修重庆号开始,我们就不再指望依靠进口一两艘先进军舰建设海军,不再指望购买一批先进战斗机提升空军战斗力。

        装备建设的立足点必须放在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上,外国先进武器,可以买少量样品,然后自己仿制、研究,结合到自主武器系统里面去,不能被卡脖子。

500

        重庆号巡洋舰当时被捞起来,有两种修理路线,

        一是原样修复,如果缺少一些英国军舰零部件,从香港等渠道购买、获得,英国当时处于二战后的经济衰退中,有可能睁一眼闭一眼默许出口重庆号修理需要的零件、弹药。

        那将来呢?它的火炮只能发射偷偷进口的英国炮弹?它的雷达如果过时了,只能偷偷进口英国新一代雷达来替换?

        那就是大清国、中华民国海军建设的思路。

        能否仿制英国炮弹、雷达、零部件呢?

        可以,问题是海军里面的英国军舰仅此一艘,陆陆续续获得的其它英国护卫舰早已被改装装上了苏式武器,英国风的重庆号将是海军中的独苗一棵。

        为了这棵独苗,仿制和苏式武器标准不同、制式不同的英国武器、雷达,这就是疯了,和现在的印度海军“八国联军”一样。

        还有,如果说参考价值、仿制价值,英国当时有可能偷偷卖给我们的肯定是二战水平的武器、零件、雷达,以免过度刺激美国,这些货色的东西对我们的军工科技建设不会有什么帮助。

500

(“广州”号护卫舰

原英国城堡级护卫舰

改装上苏式武器)

        第二条路线是苏联专家提出的,“重庆”号的主炮、副炮、雷达、通信设备都可以换苏联海军装备,然后苏联专家据此开出了一张清单,据说价格高昂。

        这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固然,这样改装苏式武器,武器的制式是统一了,符合我们从苏联引进的海军装备体系,我军的后勤、自主军工体系都能保障它的正常运转。

        那这艘重庆号修好了,能干什么呢?

        不论是在黄海渤海,还是在东海南海,我国海军都要面临强势的美国海军,一艘重庆号,怎么可能改善海上防御态势?

        假如朝鲜没有发生战争,我们要解放台湾,一艘重庆号是有用的,一出场就可以震慑蒋帮海军,但也面临蒋帮空军的巨大威胁,它1949年自沉不就是因为蒋帮空军的轰炸?在我军空军支援掩护下,也许重庆号可以在跨越海峡作战中发挥一些作用。

        但是当时由于美帝干涉,我军解放台湾的任务被搁置了。

       沿海海战、金门炮战、南日岛、东山岛,这艘重庆号统统都用不上,这些局部战斗的主角都是海岸炮、岸基航空兵、快艇、陆军部队、民兵,也就是“空、潜、岸、快”苏式近海防御体系。重庆号目标较大,如果它真的修好,出现在海峡西侧近海,立刻会招来蒋帮空军的集中轰炸,就像1949年它起义后一样。

       派战机专门掩护它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掩护任务需要我军岸基航空兵投入较大的力量,它的生存力远不如“空、潜、快”。我军的鱼雷艇可以自行在岛礁之间趁着夜色机动、迂回隐藏,目标小,速度快,威力大,性价比明显比“大家伙”更高。

       一艘重庆号巡洋舰的修理、使用,可能要占用上百艘鱼雷艇、炮艇、上百架歼击机的采购、建造、使用经费,而在当时,很明显,上百艘鱼雷艇、炮艇,上百架歼击机的生存能力、战斗力更强,即使在近海面对美国海军都有机会挑战一下,一试身手。

       当我国宣布领海线之后,美国海军都自觉尊重,不进入我国宣布的领海线,这就体现了我们的“空、潜、岸、快”近海防御体系已初步展现震慑力。

       和我国一样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印尼,在二战后为何又能从英国、苏联获得巡洋舰呢?

       因为它们的对手是衰落帝国葡萄牙、昔日兄弟巴基斯坦、废墟中的荷兰,不是美国,美国出于“支持殖民地独立”霸占欧洲帝国海外市场的邪恶动机,在果阿、印尼等问题上保持了中立。

       印度、印尼海军和我们面对的情况不一样,但是,这些进口的巡洋舰后来的结局却很有启示意义,印尼和苏联翻脸后,那一艘万吨级“斯维尔德洛夫”巡洋舰不再能得到零部件、弹药,只能慢慢地生锈报废。

        如果我们不搞自己的完整军工体系,依赖从苏联、英国进口零部件、弹药,修好重庆号,苏联一撤走专家,撕毁合同,重庆号多半也是印尼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一样的下场。

500

(本帖图片均转自网络)

        整个五十六十年代,我们海军建设的基础都是独立自主的“空、潜、岸、快”近海体系,目标是完全自己生产,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离开了苏联,也能正常维持、训练、作战。

        我们做到了。

        在这个近海型海军的基础上,我们的海军逐步升级,七十八十年代我们开始进口各国少量先进武器样品,自己仿制,然后尝试自己研发,进行开创性研究,最终我们才建成了现在比较强的这支海军。

        不比不知道,

        远远一看,印度海军也是艨艟如云,我们的海军也是帆旗烈烈,好像都颇有成就,但是印度和我国海军,两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印度至今还在用大清国北洋海军的思路发展海军,其军舰制造至今还处于组装的阶段。

        日本在二战前进口先进武器的时候,也坚持只进口少量样品,然后国内仿制,融入自主军工体系,否则一旦和美国英国开战,被卡脖子,岂不是要抓瞎,都撑不到45年战败了。

         苏联在二战前引进先进武器的时候,也是坚持只买图纸、专利、生产设备,而非整机、整舰、整车引进,买了少量的先进武器样品,然后拿回国内仿制,提升自己的自主技术水平。

       苏联直到二战后,和英国谈判希望引进先进喷气发动机时,也坚持只买少量成品,但是要引进技术。47年苏联和英国谈,想引进英国喷气发动机,只买了几十台、一百台成品,但是要求英国出售图纸、技术,最后谈成了,这就是米格-15的发动机。

       到了七十年代引进英国罗.罗的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时候,苏联只准备买几台,准备买回去仿制、大量生产,英国要求苏联最少要买一百台,最后双方谈崩了。

         日本、苏联这种引进先进装备的做法,走的是自主路线,有前途,印度这种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作风,死路一条。

        新中国成立后,当然走的是自主路线,引进少量样品作为仿制对象、参考。

        新中国进行军事建设的时候,即使有机会进口先进武器,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坚持只买少数样品,然后购买图纸、专利、生产线,然后自主生产,自主改进,自力更生,从“超级大黄蜂”、“海豚”直升机到反潜鱼雷、声呐、“海响尾蛇”舰空导弹、苏-27都是如此。

        建国后,重庆成了我国的军工重镇,她是我国工业走向自主、自立、自强的一面红旗。

        后来,我们的海军终于有了完全自主建造的第二艘重庆号——“重庆”号驱逐舰,虽然不到4000吨排水量,但是上面每一颗螺丝钉都是我国自主制造的......当然,我们在设计这级驱逐舰时,参考了苏联“科特林”驱逐舰的图纸。

500

       这艘第二代重庆号还经历过中国海军著名的高光时刻,

500

500

很好,这很重庆

500

       未来可期,我们相信,人民海军必将有第三艘更强大的重庆号航行在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面上,奋勇向前,劈波斩浪。

       而且,这新一代的重庆号肯定是我国完全设计、自主建造,

       和它的前辈们完全不一样。

500

500

——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小狗2017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