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换照“台独”“独台”狗咬狗的假戏!
中天新闻台6年执照将在今年12月11日到期,台湾所谓的"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在作出是否换照决议前,10月26率先召开听证会, NCC在听证会上提出"违规裁罚案件是否过多""自律内控机制是否失能""员工权益是否保障""国/家安全有无不利影响"等八大问,将这家电视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旺中两岸立场的悄然转变
对旺中集团而言,旗下最赚钱媒体就是收视率最高的中天卫视,如果新闻台牌照被卡,自然将影响营收。外界分析,中天在台湾2020选举中力挺韩国瑜,因此被蔡英文和民进党视为眼中钉,时刻准备要拔掉它。不过仔细检视旺中旗下《中国时报》《旺报》近期发表的文章,他们的两岸立场似乎也在发生着某种改变。
在2020年7月15日,《中国时报》发表了大陆学者章念驰的投书《找出两岸关系新出路》,作者在文中写道:
台湾经历了大陆没有的"本土化与民主化"变迁,造就了与大陆迥然不同的政治生态,建立自己的主体意识与国族认同,这一切不是以"数典忘祖"一套说教可以解决的,他们对"尊严"的渴求也许大陆多数人难以用"同理心"可以理解的,"两制"的冲撞对"一国"的影响,大陆是缺乏心理准备的。
身为大陆学者,不谴责分离主义造成的民心殊异,却指责大陆民众无视台人感情。不批判蔡当局破坏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反而呼吁两岸恢复往来,甚至断章取义地提出相对统一和绝对统一的概念。而此文,竟是《中国时报》两岸重启开机系列的"开篇之作"。
而在2020年4月3日,《中国时报》刊登了一篇署名为"大陆自由学者胡勇"的文章,竟然鼓吹和呼吁大陆接受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文中写道:
越是攻击"中华民国台湾",民进党在政治上和舆论上越是受用匪浅,且屡试不爽。论证"中华/民国台湾"是"台独"新衣固然能够自圆其说,但如何辩证解读"中华/民国台湾"的微妙意涵,进而借力使力,为己所用才是对大陆决策层的重大考验。循着这一思路,大陆对"中华/民国台湾"就不必如临大敌。
试问,如果《中国时报》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难道看不出蔡英文的这种新表述不过是借壳上市的"台独"翻版,难道刊登此文的目的是要为民进党分裂新论述摇旗呐喊?
当《中国时报》的舆论平台,成了部分学者出口转内销,公然唱和民进党不断攻讦祖国大陆前沿阵地,这样的言论哪点"亲中"?
至于《中国时报》或《旺报》官方发表的社论专论,同样充斥着不少浑言独语。
如2020年5月8日,《旺报》的时论广场,出现了一篇《穷台打台不如持续惠台》的文章,作者称:
鼓吹"穷台"者,不仅错判了情势,更落入绿营的舆论陷阱中。绿营早就把大陆所有对台政策都视为恶意,明明"惠台"硬要解读为贿台、毁台、害台,一旦改口"穷台",岂不证明了绿营污蔑惠台"包藏祸心"、"以经逼政"为真,将对争取台湾民心大大不利。
笔者请教旺报,面对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若北京真正采行了"穷台"政策,为何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比起马英九时期不降反升?旺报如果认为大陆不该落入绿营的舆论陷阱,应该主动呼吁蔡当局断绝两岸交流,自然就没有"穷台"的问题。若台湾不选择分裂走向叛离,又何来打台的问题?
更早的2020年2月12日,《旺报》在《停止两岸民粹恶性激荡》一文中还说道:
两岸政治关系冰封,台独心态作茧自缚,大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实务层面及学者的公开发言,处处可见居高临下、恃强凌弱的征服心态,这是两岸人心渐行渐远的重要原因。就拿当前的疫情应对来说,虽然北京辩称此举不影响台湾获取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讯,但毕竟台湾失去了话语权和代表权,资讯是否充分、迅速也大有疑问,台湾医疗体系失去分享经验及贡献世界人类的机会,也不公平。
按照此文的说法,莫非民进党以疫谋独也要归咎大陆?而把"台独"反中倒逼的武统指责为民粹更是彻头彻尾的栽赃,比起岛内绿色媒体不假辞色的对大陆造谣攻击,旺中这种只顾对北京提要求,却对"台独"高举轻放的方式,也不过是另一种高级黑而已。
作为一家过去一向拥护"九二共识",把两岸同属一中当做自己国族认同的媒体,出现以上文章是否代表旺中有意转向与蔡当局主动媾和,不免引发外界进一步的联想。
民进党施压加利诱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对于旺中旗下的媒体在报道方式与立场上的转向,大陆媒体并非全然没有洞见。几个月前,人民政协报一篇题为《蔡英文施压,这家偏"蓝"媒体要变绿?》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
文中称,一位供职于《中国时报》、立场上亲绿的人士向记者透露,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束,当时《中国时报》报系就开始出现转向苗头。而这个苗头的标志,是《中国时报》报系明确策划了整个报系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无色觉醒"主题。
众所周知,在台湾社会,一个不容反驳的事实就是,台湾只有蓝绿,不分黑白,在这样的社会,提倡不相信政党,实际上是不相信谁?就是国民党。原因很简单,当时民进党已经是执政党,掌握整个台湾政治和行政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选举中唯一还剩下舆论动员的国民党却遭遇了"无色觉醒",结果只能是2020大选中国民党遭抛弃。
此文披露,多位《中国时报》编辑证实,某位高管已经通过报社报系高层传话,要求力挺"九二共识"的记者编辑转换思路,否则"不换脑袋就换人"。
由于这篇文章已下架多时,真相与报道是否存在出入虽不得而知。但从今年以来,《中国时报》多篇评论和社论中指责大陆疫情问题,其口吻和蔡英文当局及美国特朗普口吻一致,一些违背"九二共识"立场的文章层出不穷来看,这位记者的分析无不道理。
对于旺中的转向,除了民进党当局政治施压外,利诱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无独有偶,据香港中评社报道,7月29日国民党举行了一场记者会揭露蔡英文执政4年来花百亿搞"大内宣"自我美化。记者会上国民党爆料民进党当局将大笔的预算投入到媒体宣传中,总计4年间台当局向媒体提供了约113亿(新台币)的标案。其中民进党当局与地方政府提供的标案就达到了77%,超过3/4的标案都和党宣直接或间接相关。
试想,当执政党一年拿出几百亿元用于收买媒体,面对岛内媒体全面绿化的政治氛围与现实的生存压力,如何能保证旺中报系的记者编辑们能为文人风骨独善其身呢?
挺中天就是挺言论自由吗
对于中天换照的这场听证会,国民党立委批评,在没有任何法律认定的依据之下,只以主观的立场判定政治立场不同的电视台就是红媒,就是对"国/家"安全有影响,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关掉中天让台湾变成一言堂的专制"国/家"也在所不惜。
问题是,昔日国民党在马英九执政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助纣为虐限缩打压"支持国家统一"的言论自由。
2009年,新闻局官员郭冠英以"范兰钦"为笔名的旧文,因破解"台独"史观,成了民进党的斗争对象,他们以文中出现的出现的"台巴子""鬼岛"等言论为破口,要求将郭冠英彻职查办,由于这些反独促统的正言,困扰了为了选票准备向绿拿香跟拜的马英九,国民党当局配合演出将郭撤职祭旗。而彼时作为"台独"帮凶这些人,现在竟张口闭口以"言论自由"声援中天,不是打脸过去的自己吗?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次声援中天不乏岛内的统派团体。平心而论,这些个人或组织过去明明是"台独"打压言论自由的受害者,现在反而要向加害者争取言论自由,这不是在请鬼拿药单吗?若把"台独""独台"内部斗争看成泾渭分明的统独对决,藉此声援中天,则更是一厢情愿的误判!
况且,支持国家统一在台湾省依法有据,当昔日如同"恭喜发财"一般天经地义的话需要以"言论自由"来保时,不是在在证明了因为国家认同的扭曲,"爱国"和"叛国"的标准已经积非成是颠倒成魔。
而正因为在民进党当局的统治之下,在台湾省只容得下"反G反统"的一种声音,所以当"亲美和陆"的马英九说出“首站即终战”,也一样被打成"亲中卖台",当"台独"要的是高调反中吃饭砸锅,在呛辣与愚勇下,"独台"的偏安割据闷声发财,又如何能被容许呢?这样的攻防,狗咬狗而已!
至于旺中集团,主张两岸和平却不面对国家统一,指责"梧桐"却从不用相同的力道反对"台独"分裂,一边呼吁两岸心灵契合,一边又刊载公然"一中两国"的文章,一边反对"台独",一边又倒果为因把破坏两岸关系的责任甩锅大陆。
或许在当事者认为,这样的夜奔敌营带枪投靠诚意十足,但在当权者看来,如此投名状显然分量还不够。而这样的旺中好似当年的马英九,自认拿香跟拜就能赢取认同博得宽恕,殊不知对手是要你谢罪下跪,将你挫骨扬灰。
而如果旺中媒体今天的转向是民进党当局绿手遮天下政治施压加利诱的结果,那一个被"收编"的中天新闻台,在两岸主张上必不可能存在和"台独"本质的分野,它是否关停,也只取决于在民进党当局愿不愿意为"只许台独放火不容统一点灯"的"言论自由"留下最后的一块遮羞布,面对绿色法西斯在台湾省全面专政,中天的存废去留根本无关宏旨。
面对民进党从不把"台独"当请客吃饭,现在还在谈言论自由的那些人,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呢?这场早就在台下唱完的戏,谁先认真谁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