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超算CPU月薪只有6000元?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
近年来,我国在超算研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神威·太湖之光曾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8年)位列世界超算排行榜第一。但是,你能想象背后的CPU设计师月薪只有6千元吗?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神威·太湖之光的一位CPU设计师,以解答行业的相关疑问。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观察者网:在超算CPU这样的高技术行业,大家可能以为研发人员收入应该不低。但是,据说在上海的业内人员月薪只有6千元。请问行业真正的情况大概如何?
HA:处理器设计,超算,听起来高端?高薪资?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个行业圈子小,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先说结论:在国内,超算CPU设计行业的全国平均薪资,根本不如软件编程等行业的薪资。无论你是刚入行的新手,还是资深研究设计人员。
然后,一步步来说。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但依然清晰的记得,我们系主任在全院大会上说,我们这个行业近两年的发展很好了,是非常有前景的职业。虽然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比软件编程低(当时软件编程和我们一个学院),但差距已经没那么大了。
你看,国家大力发展、投资和减税免税这么多年,我们只是缩小了差距。
还可以举个例子,我们学院曾经有一个女生,上课不听、考试挂科,但在最后一学期报了个软件编程的速成培训班。学习了几个月,她在第一家实习公司转正后有18K的工资,然后有一段时间经常能看到秀朋友圈。
我没有黑软件编程这个专业,总拿它做对比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同学多。另外,软件编程曾经和我们在一个学院内,老师也是总这样对比。我原来的很多同学几乎都是速成班出来的,现在工资都不低。
我想是不是经济环境的原因?国内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做游戏的,做社交的,承包外包开发的,都在挣钱。可是芯片设计呢?有多少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盈利的?又有多少是靠着国家补贴“挂羊头卖狗肉”的?
原来接触过的某Design house(第三方设计)分部的经理说过,我们的数据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有近200个Design house。可是真正有水平的,不是混日子的有几个?
好了,有点跑题了,上一部分主要是从学校专业的角度说明薪资差距,现在再说实习期。
由于一些个人原因,我当时不是学院第一批招聘就业的人。因此,当我在学校看到同学偶然回来时,像是出征归来的迎接他们,然后好奇得问他们的薪资待遇。真实的情况是,差一点的是一天100块,高一点的一个月税前大约5000(上海周边城市)。
另外,这个专业的实习期普遍的长。我见过最长的一家,整整九个月!其他的也都在半年左右。那么这一段实习期,你都要承受以上的薪资生活。
接下来是转正后,大家初始差距其实不是很大。因为你和同组的人做的工作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理论知识,而且每一个人的研究方向有无穷的深度。这个不是我多谈一个订单,多跑一份业务的问题。
总结一些以上部分,其实有CPU设计这个专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无奈。
首先,国内CPU设计一直不是一个完善的专业,比如不同的学校同一个专业,可能涉及的主攻方面完全不一样。零几年有些学校申请到了专业开设资格,但是根本不知道教什么?谁来教?它不像一个成熟的专业,有一套全国大同小异的课程流程。
你能学到的内容,也许取决于你的系主任等领导的主观决定,也许是你们系只能教这些课,而没有其它合适的老师。总结来说,不同学校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学校专业与工业设计严重脱钩,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除了个别顶级院校,大多数的学校还只停留在基础的知识和操作水平,用着落后很多年的设计理论,而且大部分实际应用早就被工业设计淘汰。你如果用着几年前的落后盗版EDA软件,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在毕业时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水平。
观察者网:CPU设计行业收入低,还有工作时间长,这在全国是个别还是普遍现象?其中原因有哪些方面?随着半导体产业发展趋热,未来相关职员的收入状况是否会改善?
HA:工作时间长方面,项目期间加班大家都一样。具体的看公司,主要是做下游的设备材料很累。
另外,这个产业发展这么多年,现在整体还只能说是刚起步。我个人认为CPU设计是是实业,实业能兴邦,但是不一定能富己。也许是经济环境的问题,整个行业都不是比较挣钱,CPU设计水平、流程、设备也都不够完善。所以,收入状况改善还是得靠整体经济发展。
国内目前是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有了好的发展政策和福利。这对真心实意想投身IC行业的人和企业是非常有益的。
我曾偶然接触到一位已经移民美国的高通工程师。她说,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开始想回国发展,去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因为CPU设计,在美国已经有点夕阳产业的意思。我希望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这也是为我自己好。
观察者网:国内大大小小的芯片设计厂商有很多,但是真正做出水平的非常少,甚至有的企业在浑水摸鱼。那么,你认为其中问题出在哪?以及如何整治?
HA:这是整体水平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华为的麒麟系列,强行吹捧抬高整体水平。除了几个很特殊的顶部企业,国内从前端代码到后端物理实现,整体至少落后国外十几年水平。
虽然龙芯在大力追赶,但看看它今年的旗舰款主频是多少?然后比比AMD、英特尔的低端产品主频多少?CPU主频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布局、绕线、Sign-off等。国内企业大多数的策略是主频不行堆多核,或是提高制程工艺和封装成本,来弥补性能设计的不足。
说一个简单的,你打开各大相关的招聘信息,很多都会有一条“45nm先进工艺优先”,45nm就能称为先进工艺了。而在国内一些电子产品上,能看到的是16nm 、7nm FinFet。
另外提一下,关于不同的工艺,并不是换一个代工厂的问题。因为从CPU设计开始,两个工艺需要遵守的设计规则,物理规则就有很大不同。没有接触过,没有经验的人寸步难行。
观察者网:近几年,中国半导体企业有所突破时,美国就立即挥大棒制裁,导致部分相关企业职员士气低落。请问您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和经历?以及是如何处理的?
HA:没有任职过直接关联企业,没有影响。但我说两点。
第一,华为、中兴很强,但美国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如果美国真的非常针对性的对某些国家军工、科研企业下死手,直接封杀设计生产能力(比如禁用EDA),那么这个国家的CPU企业将全部停工等破产。
第二,有报道说的华大九天的市场份额,根本是无用的数据。目前,我了解到的国内企业,没有一家与华大有合作。哪怕是涉及国家机密类的企业,也都是清一色的Syn和Cadence套装。这么多年我甚至没弄清,到底哪些企业在用华大,他们买了之后真的是主力EDA工具?还是只是备用呢?
其实也不用担心美国禁用EDA软件,禁止TSMC为国内代工。这种突破底线的制裁,将导致整个行业集体性死亡,那么国家肯定会有所行动。
观察者网:国内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发展热潮,设计、设备、材料、代工、封测等产业链各环节都被撬动起来。那么,国内企业现状如何?你是否也认为需要发展全产业链?
HA:这些环节缺一不可,不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下一个环节可以弥补的。整个环节一个部分被禁,都是灾难性的。
但目前,我们的EDA软件是Syn和Cadence的,测试服务器是SUN的,代工厂是TSMC等美国技术企业,封装是日韩企业。只有前端设计或测试人员是“国产”的,而且能追赶一线水平,其他的也许是能用的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