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消失的第一夜,是谁让司机走投无路 乘客无路可走?

9月8日,@滴滴出行 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启动安全大整治,2018年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

500

从9月8日夜间到今天早晨,夜班滴滴已经停止运营整整两个晚上。滴滴停运使得不少乘客怨声载道。有记者调查后发现,等了很久只能勉强打到一辆黑车,加价与翻倍更是让人抓狂。

突如其来的夜间停运使得加夜班或者夜里有事出门的人的出行受到了极大影响,黑车的泛滥与司机的坐地起价更是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混乱。然而,滴滴过去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些黑车进行了整编纳入麾下。

甚至有媒体挂出了这么一个标题:司机走投无路,乘客无路可走。 

500

突如其来的停运,滴滴想干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最早的网约车市场,其实是滴滴与快的两家天下。后来滴滴与快的合并,Uber中国又并入滴滴,才使得滴滴有了现在如此的垄断地位。

垄断会带来问题,而滴滴所宣称的启动安全大整治,停运夜间网约车后的打车市场,就是垄断带来的弊端。

滴滴在这次停运夜间网约车事件中,并不是仅下线有问题的司机或是有问题的服务,而是将整个滴滴所有的服务全部下线,无论合规与否。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得打车市场服务短缺,形成一定的卖方市场。

滴滴这样有意识的制造服务短缺,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怨声载道。早已习惯网约车出门的消费者,很难从一种习惯迅速过渡回另一种习惯,就像习惯了空调房的夏天,很难接受停电的日子。

浅显易懂的道理,想必滴滴自己也很清楚,然而,为什么要这么一刀切的把所有服务都停掉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解释,这是资本在向大众消费者示威,这是垄断者在向大众消费者宣泄不满?

出行的便利,成了滴滴对抗消费者的筹码。

由于此次事件过于重大,是否是滴滴在整改期间不得不做出夜间停运这一决定我们很难得知。但是,滴滴停运后舆论的走向,却可以看出过去几年间滴滴垄断造成的副作用。

滴滴夜间停运后,网络上也开始出现舆论反扑的景象。一夜间,出现了很多呼唤滴滴回来的声音,甚至网上出现了极力渲染出租车之恶,滴滴之好的文章。

500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出租车漫天要价,强行拼车拒载,黑车数量暴增,有人将解决方法归纳为把滴滴重新“请”回来。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解决方法吗?

往次的滴滴安全事故,还有这次的滴滴停运事件,消费者要的,不仅仅是一家网约车平台,消费者要的是更多的选择,更好地服务,而不是因噎废食,让垄断继续垄断。便利性和安全性本来就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是谁让司机走投无路,乘客无路可走?资本的贪婪、监管的缺乏、垄断的弊端、用户的贪图蝇头小利,一个都逃不掉。​滴滴事件从发酵到延续至今的讨论,舆论已经对资本、监管、消费者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批判,而这次停运网约车,又使得滴滴垄断网约车市场的弊端浮出了水面。

滴滴停运这件事,或许就恰恰说明了控制垄断的必要性。就像美团打车在面世的时候,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出行事业部负责人王慧文说的一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有两个打车平台才能有保障。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