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那栋大楼的设计者,跳进了缺少人文关怀的大坑里了,可能还有恐怖片效果
从采光上看,整个建筑物的阳台全都采用了高采光的设计,这有利于木本植物大范围的种植。木本植物容易大数量采购,也非常容易养殖。季节合适的时候,全都摆上绿植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浇上水,一般都不会死,生长也容易。这时进行摆拍就会有原图中那种震撼效果。由此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设计者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了。但是真实的效果真能如设计者所愿吗?还是因用力过猛导致误入歧途呢?我以为是后者。
阳台种花,无非两样:一是观叶的绿植;二是丰花品种,但都必须以小型化为主。整个楼宇的阳台全种上树木,表面看上去郁郁葱葱的,给人以回到森林的感觉,其实不然。森林有童话世界的想象,也兼具危险四伏、阴森恐怖的感受。在满足人们美好想象的同时如何剔除或者尽量减少后者的影响,这不是每个设计者都能轻易做到的工作,正好相反,大多数设计者都勉为其难了。如何设计这个主题的作品呢?这里不得不提到李子柒了。
李子柒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她抓住了都市人的情感痛点。都市生活工作压力巨大,很多人早已经厌倦了。他们渴望重回大自然,回到一种梦里才有的田园诗式的生活。你可以说那是虚幻的,但你不能否认那是许多人渴望的。这些人也知道那种生活不切实际,而能暂时的精神逃避也可以聊以自慰。这里的“大自然”一定不是真实的大自然,它必须满足人类想象的所有要素。离开人想象的要素,李子柒视频中剩下的只是空洞的风景了,那样的风景将索然无趣。重庆的那些楼宇设计的悲剧所在就是跳进了缺少人文关怀的大坑里了,大自然它是有了,恐怖片也不约而至。在一幢幢爬满植物的建筑群中,人类的足迹罕至,像极了人类消失几十年后的科幻景象。人们不禁要问,人都跑到哪里去了?这房子多少年没得人住啊,那么荒凉,寂寥,甚至还有些恐怖。原图中极力回避人的足迹,人的味道,我不禁要问:设计者,你能确定你这不是为拍恐怖片而设计的吧?缺少人文关爱的大自然跟个体的感受就只能是荒凉的去所,那种去所不是理想中的浪漫森林。这就是我说的重庆这些建筑如何成为败笔的原因所在。
重回大自然一定是人的回归,一定是人类残害大自然后的悔悟,也一定是重新认识大自然理念的觉悟。重庆楼宇的设计者那种设计能达到他本初的设计目的吗?我看是南辕北辙。如果要我设计植被,我一定要突出人的因素,一定照顾人居住的舒适性以及整体的印象效果。这样才能突出重回大自然,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本意。
至于如何设计,我有我的想法,只不过这于主题无关了,以后如有机会再详谈。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我养花多年,技术到了怎么种都不会死的水平,感觉重庆这些居民做得有点过了》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