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杀狗事件的思考!
深圳这个小区的杀狗事件,好像大家很感兴趣,那我们不妨深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养狗这件事对其他人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养在公寓楼里的狗,这种影响客观存在,属于物理事实,不管狗的主人们如何否认,狗的噪音,狗每天进出,狗在公共场合拉屎撒尿,这种影响其实与乱丢垃圾,大声唱歌弹琴影响邻居这种影响非常类似,它单看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这种负面的影响日复一日,还是会影响居住舒适性的。
其次,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狗狗猫猫这些宠物,而且有更多的人,即便不讨厌猫猫狗狗,但也不喜欢猫狗带来的麻烦。猫不需要溜,一般如果饲养数量不是太夸张,除了发情期可能会有一些噪音,总的来说对邻居的影响会比较小。但狗不一样。狗每天都需要外出,要在楼梯电梯里上上下下,在外面拉屎撒尿,如果主人习惯好一些,那还好一些,如果习惯糟糕一些,那出门遇狗屎这种事情就难以避免了。有些狗在家,听到走廊上的动静,就会吠叫,这种日积月累的噪音最惹人厌烦。而且不少狗主人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当邻居投诉了,他们和邻居道了歉,说了好话,承诺管理自己的狗了,邻居的怨气和烦躁就可以完全释放了,其实不可能的,狗的吠叫问题事实上难以解决,多数邻居即便碍于情面不再投诉,但心中的怨气也会慢慢累积。
第三,这些年,养宠物的人形成了一些团体,对于宠物的爱慢慢以群体的面貌变了样,是否热爱宠物这件事开始成了道德的一部分,开始上纲上线。但这件事事实上是没有社会共识的。虐猫虐狗的人确实心理有问题,但是是不是到了十恶不赦应该被恶毒咒骂的地步了吗?我对此深表怀疑,宠物的相关团体动不动就采取网络暴力的人肉手段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去逼着学校单位进行处置,这种处置方法是不可接受的。对吃狗肉这种事情,更是进行了歇斯底里地反对,不惜采用非法的在高速公路上拦车的极端行为来阻止,这些行为整个社会起到了非常坏的示范。
第四,没错,现在的宠物团体很有组织,也非常有能量,已经可以用立法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念,深圳的法律就是明证,但是立法可以保护宠物,却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宠物以及流浪动物影响生活的不满,法律如果不能回应这部分人合情合理的诉求,那么以中国人对待绝大多数法律的态度,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事情发生在深圳就很有点意思了哦,一个将宠物保护写入法律的城市,却出现了人们私刑杀狗的案件,这说明在深圳有一部分市民对狗的不满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人们不相信目前的法律和制度可以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与狗相关的麻烦。
第五,有关于狂犬病的问题,爱狗人士强调狂犬病每年致死的病例并不多,但是他忽略了每年因为狗咬伤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数,也忽略了狂犬病一旦发作,百分之百死亡率的问题。这对很多被狗咬伤的人来说,是一笔莫名其妙的成本支出,哪怕注射的钱误工的成本是由狗主人补偿,但注射带来的痛苦却是无法补偿的。将养狗与开车类比,这也是非常荒谬的,车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每个人都要用到,哪怕这一刻这个人是行人,下一刻这个人也许就是开车的或者坐车的,因此大家容忍车辆使用带来的风险,而狗的问题上,根本不存在这种类似的身份转化,因为大部分人终生都不养狗,养狗也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须。
第六,这世上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无差别攻击的唯一理由是人们认为世界亏欠了他们,世界的规则法律无法回应他们,他们无力通过合法的手段改变现状,于是诉诸非法手段,养狗人士自然可以要求警方对杀狗的行为进行调查给出回应,但是结果我并不乐观。如果深圳警方这一次真的对杀狗的事情认真办理,最终有人因此受罚,那么他们未来一定会接到无穷无尽的狗日常扰民的投诉,这种管理成本会高到让这部法律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不能让大部分人理解的法律是执行不下去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司法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
养宠物的人如果不能意识到人狗矛盾已经慢慢激化了,继续沉浸在自己自由养狗的幻想中,早晚有一天,极端不喜欢狗的人也有可能组织起来,建立无狗公寓,无狗社区,无狗街道,甚至无狗城市。
所以最好的就是大家都不要走极端,不养狗的一方宽容一些,养狗的一方,特别是那些宠物组织不要动不动就利用自己的能量煽风点火激化矛盾,而要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养宠物这件事真的能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否则即便有法律的保护,狗狗们也还是没有办法高枕无忧,因为人心不在狗狗们这里。
深圳这件事,养狗的未见得是彻头彻尾的无辜,杀狗的也未见得是无可饶恕的祸害,我本人好奇的是,在这个小区,人狗矛盾到底是怎么激化到现在的地步的呢?
我非常期待一篇深度报道,平衡报道这个小区养狗与不养狗的居民的真实心理,也许这样才能告诉大家人狗矛盾步步升级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