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的手黏在手机上了....
你有“手机病”吗?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看手机
睡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
总是浪费太多时间在刷手机上
心里知道不应该把
大好时光浪费在手机上
结果还是每天刷手机到停不下来
“我控制不住我治己呀”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研究发现
大部分人每天看手机的次数平均达到85次
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长
是自己所认为的2倍
连从1数到85都没有耐心的现代人
在玩手机这件事上
居然有着超出想象的耐心呢
emmmm
数据还显示
40%的人24小时手机不离身
75%的人曾在开车时打电话
83%的人睡觉时把手机放在床边
你是“手机病”患者吗?
“手机成瘾”
其实挺让人难过的
我们明明坐在一起
却不发一言
各自刷着手机
好像被两个气泡包裹住
彼此相贴 却互不回应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临床心理学家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
把它称为“群体性孤独”
“我们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就提到
刷手机成瘾的人
往往比其他人
更容易产生冲动焦虑的情绪
美国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哈利·威尔默(Harry Wilmer)
也对91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安排他们做一系列测试
比如问一些答案是2选1的问题
结果发现
那些更依赖手机的人
更倾向于立马得到这笔钱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
美国《心理规律通报和评论》(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杂志上
詹森·简(Jason Chien)博士称
这个实验也再次证明了
刷手机的频率
与冲动焦躁的情绪是成正比的
“频繁刷手机等行为
更容易由无法控制的冲动情绪引起
而对长远奖励的渴望
则与它没有很大关联”
不能安静做个“佛系青年”
都是手机的锅!
也许你会说自己对手机没什么瘾
只把它当做工具
但大多数人
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
多的无法想象
此前“互联网女皇”
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
在美国2017年的Code大会上
发布了互联网趋势报告
报告中统计了
中国用户每天花在移动应用上的时间达31亿小时
仅使用微信的时间
就占了9亿小时
使用频率最高的的应用是
微信、QQ、爱奇艺、UC浏览器以及微博
我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
远超想象
美国摄影师埃里克·皮克斯吉尔(Eric Pickersgill)
为此拍摄了
一组名为《Removed》的照片
新婚夫妇各不理睬
母亲和孩子毫无互动
情侣们抱在一起,没有眼神交流
把手机p掉
人们的冷漠就变的直观起来
除了影响你的脾气、社交关系
玩手机还会损害身体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
长期低头玩手机
会引起颈椎、肩膀疾病
研究表明
儿童每天持续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
3个月后视力就可能从1.0下降到0.5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
各家公司如临大敌
出了一个又一个对抗手机的措施
比如谷歌公司发布的
安卓操作系统控件Android P
应用程序仪表板 App Dashboard
可以统计用户在各个软件上花费的时间
解开锁屏次数等等
还有黑白屏幕显示模式 Wind Down
随着用户设定睡眠时间的接近
屏幕会从彩色逐渐变灰
减少对大脑的刺激度
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还有强制锁屏功能
宜家也出了创意视频
“好好吃饭桌”
只有把手机放下
才能吃到火锅
但卷卷想说
其实有时候我们刷手机
而不去学习、工作
没有那么严重
只是大部分情况下
玩手机获取信息更快、更直观
在这一点上
刷手机获得的信息
比看书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更多
虽然看手机能很快get到很多消息
可是关掉手机
锁屏之后看着黑漆漆的屏幕
也会有种空虚迷茫
“诶?我这几小时看了啥?”
相比之下
看完一本书、做完手头的工作
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
还是手机无法比拟的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值得的
“手机瘾”也不应该被过度妖魔化
比如
这只是孩子的一种
弥补空虚的行为
没有了手机游戏
他一样会去沉迷别的东西
有手机时我们掏出手机看
没有智能手机时候
我们也会做些别的来替代啊
比如“转笔”
心理学认为
这些下意识的动作
能帮我们舒缓紧绷的神经
放松精神
卷卷想说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
喜欢玩手机
在没有影响正事的情况下
也不要太在意啦~
毕竟
他们不玩手机
还可能玩头发、搓手、咂舌、吧唧嘴、抖腿
玩手机和这些比起来
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