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胜利——普法战争初期的法国漫画(下)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
2827
字 | 阅读需
5
分钟
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用漫画这把钥匙打开记忆之盒中的情绪,我们会对法国人的傲慢与自负感到遗憾,也会对梦幻破灭之后法国人的失败心怀惋惜,但是也会更加明白帝国心态的无知与脆弱。
前文链接:
想象中的胜利——普法战争初期的法国漫画(上)
想象中的胜利
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角色都已确定,那么这场想象中的战争喜剧也就呼之欲出了。在想象中,莱茵河成了德国人永远无法跨越的边界。大量的漫画都描绘了法国人在莱茵河边暴打德国人的场景。法国士兵一手拎起矮小的德国人,一手对其进行体罚,就像家长拎起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同时,法国人的一只脚也已跨越国界,踩进了德国人的土地。简的漫画中,愚蠢的俾斯麦与威廉一世被英勇的法军追赶着逃跑,也就只有在逃跑这件事上德国人能战胜法国人了。
法国人在莱茵河边暴打德国人,法国国家图书馆
被追着跑的俾斯麦与威廉一世,法国国家图书馆
在拿破仑三世与威廉一世各自帝国之鹰的战斗中,普鲁士这只雄鹰必将被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鹰击落,因此,拿破仑三世也将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二位真正的拿破仑大帝,赢得无上的荣耀。至于那个拥有同样野心的威廉一世,他必须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进入巴黎呢?那就是成为法国
人的阶下囚。在简的这幅漫画中,拖着沉重锁链的苍老的威廉一世,甚至都让人觉得同情。
漫画反映的情绪与当时法国社会的现实相呼应。恩格斯曾指出,第二帝国是对法国沙文主义的召唤。到了普法战争初期,情况更是如此。战争完全挑起了帝国主义者的敏感神经,整个法国都沉浸在想象与沙文主义情绪的狂欢之中。法国部长理事会主席奥利维耶在7月15日的议会上宣布,他将怀着一颗“轻松之心”去负起即将到来的战争责任。法国元帅、陆军部长勒伯夫将军声称战备充足,即使战事持续一年,法军都不需要购买一粒护腿套上的纽扣。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甚至准备带着年仅15岁的皇太子去前线历练一番,毕竟这将是一场注定胜利的战争,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这种由上到下的帝国的自负感被准确记录在了当时的漫画之中,人们用这种情绪不断地宣泄,到最后,仿佛胜利真的触手可及。
拖着沉重锁链的威廉一世,法国国家图书馆
想象中的胜利来得如此简单与轻松,只要微微踮起脚尖,法国人就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人们从来都不顾现实,而是愿意相信愿望和超越现实的幻想。战争初期的法国就沉浸在了这种骄傲自大的情绪与随处可见的白日梦之中。而实际上,当时的法国军备不足,外交上也无法争取有力的同盟。法军战前人数虚高,号称60万的有效兵力,实际只有35万。法国士兵军纪散漫,炮兵装备也落后于普军,军队中的官员尸位素餐,正直的将军则遭到排挤。相比之下,普军在战争开始之际就已拥有50万兵力,全军上下纪律严整,随时准备喋血沙场。
想象终究只是想象,漫画精心构筑的美丽肥皂泡终将被带刺的现实戳破。7月28日,当拿破仑三世率军抵达梅斯之时,他就面临着军备不足的问题,冰冷的现实终于让他发热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当天,他在给法军的演讲中就明显理智了许多,声称眼前的这场战争“将会漫长与艰难”。8月,法军的最初攻势被完全粉碎,反而被普军一路长驱直入,先是维森堡,之后就是斯皮歇壬。麦克马洪将军的夏龙兵团被打得节节败退,顶替勒伯夫的巴赞将军则陷入梅斯之围。
麦克马洪
在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后,法军本应迅速后撤,避免将所有的军队都暴露在敌军的视野之中。然而,政治上的必要击败了军事上的考量——帝国军队不能大举后撤,帝国生命的维持急需一场胜利。为了不让第二帝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被无情揭开,可怜的拿破仑三世在给巴黎的电报中不惜玩起了文字游戏:麦克马洪元帅战胜。弗洛萨尔将军被迫退却。退却井然有序地进行。拿破仑三世选择性地陈述事实,放大无关紧要的小战役成果。所有的消息都贯穿着同一种精神——一切都可以补救。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巴黎人民还是相信了前线失利的消息。与此同时,所有当权者都完全丧气了,法军两个主力军团失败的事实已经无法掩盖。巴黎宣布了戒严。内阁此时发表的宣言结语是他们将努力作战,祖国将得救。如此徒然而又苍白的话语,已经无法安抚人们心中的恐惧与疑虑了。漫画中沙文主义的狂热与帝国的自负被无情的现实浇灭。法军不再是想象中的必胜之师,德国人则是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帝国的十字军被撒旦的军队击溃了。
“我已做好了自己的床”,法国国家图书馆
黎明前正是最黑暗的时候,绝望之际也正是新希望诞生之际。8月24日,冷静下来的夏姆创作出了一幅深沉而又鼓舞人心的爱国主义漫画。画中受伤的法国士兵高举着攥紧的拳头,似乎即将在一堆普军士兵的尸体之上倒下,题铭写着:“我已做好了自己的床。”这仿佛就像是受伤的法兰西在鲜血中觉醒,必将让侵略军付出沉重的代价。夏姆的这幅漫画也预示着法国漫画的情绪转向,帝国的自负与沙文主义情绪换来的将是自我毁灭,真正的法国英雄将会从废墟之上觉醒,爱国主义情绪将激励法国人与敌人斗争到底。
想象中的胜利终究不会出现了,并且随着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的投降而真正画上句号,也随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被埋葬在了历史的废墟之中。傲慢、狂妄、怀着帝国心态的法国漫画成为了这段历史与情绪的记录者,也由于政治漫画的时效性而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原先的帝国之战变成了真正的民族之战,失去了皇帝的法国反而在共和国的各个角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军民。从斯特拉斯堡到凡尔登,再到贝尔福,各地的围城之战打了一天又一天,普鲁士军队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挫折,反而真正陷入战争的泥潭。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帝国之鹰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法国国家图书馆
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用漫画这把钥匙打开记忆之盒中的情绪,我们会对法国人的傲慢与自负感到遗憾,也会对梦幻破灭之后法国人的失败心怀惋惜,但是也会更加明白帝国心态的无知与脆弱。战争是残酷与现实的,不应该只是情绪的狂欢与宣泄。拿破仑三世、奥利维耶、勒伯夫等帝国领袖在后来都成了漫画家口诛笔伐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法国人对帝国心态的检讨。兵者,凶器也,必须谨慎待之,否则就可能像是杜米埃的漫画中所描绘的那样,代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帝国之鹰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之上。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