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慧:3年半,特朗普对华遏制政策“路线图”

2020年,我们真的是见证了太多历史。这两天,又眼睁睁看着特朗普政府“碰瓷儿”,逐步把中美关系推向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先是突然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紧接着发表了被一些国际媒体称为“新铁幕演说”的演讲,宣称“尼克松开启的对华接触政策已经失败”,全面推倒了自尼克松以来历任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

从7月15日起,美国军机连续12天抵近南海侦察;近日,美国又把双航母舰队开到这里,还鼓动他的盟友和伙伴也把军舰开到这片海域。

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第二大经济体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十分罕见,各种声音也随之而来。中美滑向新冷战了吗?未来会从冷战升级到热战吗?

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都是中美两国乃至世界的灾难。从美国目前的表现来看,我们不能排除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当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成为全球焦点,美国的对华政策就成为了不得不关注的重要一环。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近期表现,我们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解读。

横向上看,可以归结为特朗普在大选期间对中美关系的消费利用,是他在抗疫无能、经济受挫、失业率赶超大萧条时期的情况下打出的“中国牌”,以图转移视线。很明显,美国大选距今已经不足百天,在抗疫、经济发展和失业率三大领域,美国的状况越糟,特朗普政府打出的“中国牌”就会越狠。这是我们不能不警觉的。

而从纵向上看,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特朗普上任3年半之后,美国政府对华对抗性战略的形成。今天我们就主要从这个视角来谈谈。

500

现在回过头去,从美国的几份重要文件和几位关键高官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特朗普政府对华遏制政策路线图的推进,是一个对华偏离接触、走向遏制的过程。

作为一个整老二专业户,美国至今已经击败了英国、德国、苏联、日本四个世界老二。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美国就盯上了中国。奥巴马集两个任期的心智和努力,在卸任前夕推出了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终极成果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单来说就是排除中国“建群”。结果,特朗普上任后,逢奥巴马必反,签署的第一份总统令就先把TPP废了。

特朗普废TPP,只是美国两党的党争而已,并不是他不想排除中国“建群”,而是恰恰相反。他出任总统后,在2017年底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正式提出了“印太战略”的概念。“印太”指的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一战略的构想是以美日印澳四个国家为中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谋求构建基于这四个国家利益的印太秩序。从“亚太”到“印太”,昭示了特朗普比奥巴马在更大的地域政治范畴遏制中国的意图。

就连《纽约时报》也直言不讳,这一战略的目标就是“遏制中国”。这四个国家都对中国崛起高度紧张,尤其是印度,该国与中国有着边境冲突和其他利益冲突。美国把印度揽入其中,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周边地区制造麻烦。

同时,这份报告还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和“修正主义国家”,认为中国试图挑战美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的开篇,为之后的战略形成奠定了基础。

500

特朗普2017年底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10个月之后的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了一番针对中国的演说,从南海问题、台湾问题,到中美贸易问题,再到中国的海外投资问题,总之就是全方位对中国进行指责、抹黑和妖魔化。演讲之后,彭斯还觉得意犹未尽,特意在推特上发了个小总结,说“中国希望美国换一个总统……中国正在试图干预美国正在到来的中期选举”。这话编的,连美国网友都笑喷了。

很显然,彭斯的这个小总结,自我暴露了他的这个演讲,有着为特朗普政府的中期选举拉选票的目的。不过,一个美国副总统,用赤裸裸的冷战思维把中国数落一遍,这种操作是自克林顿政府以来所未有的,当时一些美国学者直接就将其解读为新时代的“铁幕演说”。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演讲只是美国新时代 “铁幕演说”的1.0版本,后面蓬佩奥还有个2.0版。

500

美国副总统彭斯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发生的标志,而如果真要选一个特朗普政府对华遏制战略的标志的话,2017年底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起的标志性作用远大于彭斯的演讲,演讲只是在这个报告基础上的落实,传达出的是这届美国政府看待中国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美国正走在遏制中国的路上,但是用“文明冲突”来定性中美关系,将“种族主义”作为制定美国对华战略的基石,这些内幕的曝光让人真正感受到特朗普政府的丧心病狂。

2019年4月29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让这一切浮出水面。

斯金纳说,美国与中国之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美国以前从未经历过”,而国务卿蓬佩奥的团队正在基于这种与“不同文明作战”的理念制定对华战略。在她的嘴中,美国此前和苏联的冷战竞争是 “某种程度上的西方家庭内部的争斗,这次是美国第一次面临一个非白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这样充斥种族主义的话,由斯金纳说出来,实在太反讽了:一个黑人,为白人与中国人操碎了心。

500

斯金纳

作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是需要好好补补历史了,中国是美国第一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强大竞争对手吗?那么,当年冷战时期的对手苏联呢?中国是美国面临的第一个“非白人”强大竞争对手吗?二战时的日本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呢?

斯金纳这么说,既表明了美国国务院这位高官的无知,也说明了美国制定对华遏制政策已经到了匪夷所思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一年之后(2019年5月20日),白宫和美国国防部官网均发布16页的《美国对华战略方针》报告。这份报告文如其名,完全为中国量身定做,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它“更全、更狠、更露骨”。

报告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安全,全面反对中国的一切制度,进而设计出对中国的全面对抗战略。美国撕下所有伪装,直接地宣称“持续施加压力”,并在贸易、投资、网络、全球公共卫生乃至军事等各个领域全面“采取行动”逼中国就范。

500

《美国对华战略方针》

最近,蓬佩奥又一锤砸向了美国和“共和党过去50年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跑到尼克松图书馆和故居门前宣布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他说,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中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并因此要求西方组建“国际反华联盟”。

众所周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在中美两国都被称为“破冰之旅”,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转折点。蓬佩奥选选择尼克松故居下这样一个“结论”,其象征意义不言自明。他模仿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痕迹又十分明显,西方媒体普遍将其解读为“新铁幕演说”。算上彭斯那次,这应该就是“新铁幕演说”的2.0版了。美国一而再的宣示,无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新冷战”强加给中国。

上面的几篇美国高官演讲和报告,大致勾勒出了特朗普政府对华遏制政策的路线图。

与此同时,近半年来,我们还从不少美国智库的报告中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中美“部分脱钩”、或者“选择性脱钩”。事实上,这比一般嚷嚷着的“中美脱钩”严重的多,因为它具有可操作性,后果会影响到我们很多人,包括年轻人的求学规划和职业设计等等。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现在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愈走愈远。

500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自拍

“部分脱钩”的核心意思是,中美不可能像当年美苏那样全面脱钩,但回到原来那种状态也不可能了,最后中美会形成“部分脱钩”,一些领域两国可以继续进行贸易和交流,但有些领域的交流就要由美国管制起来。

脱钩的一个重点就是和尖端技术相关的领域,比如说5G、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其他技术。

所以,从美国出手打击中兴和华为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公司被美方以各种理由列入“实体清单”,对外业务往来受到很大限制,中国企业对美科技公司的并购与合作也受到严格审查。说到底,美方就是要切断美中之间的科技产业联系,防止中方“偷师取经”。

除了技术以外,美国甚至在人才交流上也在推进“部分脱钩”,比如说禁止中国内地公民获得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理工科领域的学生及研究签证;限制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参与者的权利等等。虽然影响的人数不至于过多,但完全是“精准打击”。

美国这么做当然有其自身的战略考量,不过,时代变了。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和美苏20世纪下半叶的冷战有着根本的区别,苏联从来都不是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强国。当时对立的美苏,也不像如今的中美,在金融和生产等方面联系得如此紧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通过冷战的方式“脱钩”可能么?

即使如美国一些政客和智库所愿,我们只要做好准备,一定程度的“脱钩”对中国并非全然是坏事,因为这会倒逼中国创新发展。

比如说,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越厉害的领域,中国往往会以举国之力发展,更有可能追赶,航天领域是一个例证,下一个领域很可能就是芯片。

另外,我们注意到,“经济内循环”一词在国内已经越来越热,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简单来说,就是让国内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循环。

就此而言,说明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对于包括中美“脱钩论”在内的美国愈演愈烈的对华遏制政策,有可能对我国造成的严峻局面,有着相当清醒的预估和明确的底线思维。

我国经济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目前因为疫情、美国的贸易制裁、技术脱钩等原因,出口受阻,投资的边际效用也在减弱,所以要想拉动经济,必须要拉动居民的消费。

虽然经济重心正在转移,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中国仍将是全球贸易与投资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由于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更多的国内市场,中国还将帮助纠正全球贸易失衡,从而进一步支持全球化,继续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刺激国内需求的努力也将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扩张机会,促进未来全球经济的增长。

世界尚未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重心从“外部循环”向内部转移的重要意义,特朗普以为强制技术脱钩、贸易制裁或强迫改变全球供应链就会终结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真的是不是太一厢情愿了?

本文为新闻视频节目《这个我慧》(第14期)文字稿,作者:王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王慧opinion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