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尼安德特人没有消失,会和人类和平共处吗?
2.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灭绝至今还是个谜。但如果他们当时并未灭绝,我们是否能与之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呢?
近10万年前,有非洲人、亚洲人和欧洲人。也许你会说,那不是和现在一样么?
错了!完全不同!
请不要以为比利牛斯山的猛玛猎人和肯尼亚居民之间的区别仅是普通的发质和肤色的区别:他们根本属于不同的人种。
就如同非洲象和亚洲象之间的区别,或是一匹斑马和一匹马之间的区别。比如在印度尼西亚生活的弗洛里斯人身材矮小(只有1.2米),简直可以称作“霍比特人”!
弗洛里斯人与现代人头骨对比
现在,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属于同一种人,也就是起源于非洲的“有智慧”的人类,称为“智人”。但是4万年前,当智人来到欧洲的时候,早已经有一群真正的土著人生活在那里,也就是“尼安德特人”,或被称为“尼人”。
他们有1.6 米到1.7米高,大脑袋大鼻子,眉弓粗短。这种身材强壮的人,只要一拳头,就能把我们最优秀的拳击手击倒在地。总而言之,他们与我们截然不同。
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头骨对比
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
前几年,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些现代人身上也携有与尼安德特人相同的“基因”,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如今没有谁是真正的尼安德特人的事实。
于是很有可能,我们与这位遥远亲戚的关系就如同狮子和老虎,是两个相近的物种,有时还可能杂交。但老虎和狮子的基因决定了两者杂交后无法孕育出大量强壮的后代。
这种被称为“虎狮”或“狮虎”(名字取决于母亲到底是老虎还是狮子)的个体,通常会表现出不孕不育,且无法抵御疾病侵袭。
虎狮
同样,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基因交换最终也很罕见,不足以合并为一个新的人种。所以,2.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神秘消失,并非是因为与逐步在欧洲扩散的智人杂交并逐渐融入了智人。假如尼安德特人能在地球上生存更久,他们是否能存活至今呢?
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否定的,因为我们通常把他们说得愚蠢不堪,认为他们必定最终还是会走向灭亡。
真的是野蛮人吗?
且慢枉加断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论断的可靠性正在降低。如今我们知道,尼安德特人的大脑比我们略微大一些,他们会用石头制作各种复杂工具,而且和我们长久以来使用的工具并无大异。
我们智人所谓的“优势”在哪里呢?尼安德特人甚至极为聪明且富有想像力,他们会使用彩色颜料,制作首饰,也许还会制作乐器(如骨头制成的笛子)。
科学家觉得他们还会制作独木船,甚至用独木船探索了希腊群岛,比智人采用相同方式来到位于世界另一头的澳大利亚早了几万年。某些考古学家甚至认为4万多年以前在欧洲出现的新技术(如精巧石锯、骨头制成的工具和雕塑、第一批岩画)并非出自新移民的智人之手,而是土生土长的尼安德特人的杰作。
因此,认为我们的祖先之所以比尼安德特人活得更长久是因为他们更有智慧,这未免有点自以为是!
另一个让我们觉得尼安德特人无法一直存活至今的看法是:智人早已把他们歼灭了。智人曾对尼安德特人发起战争,直到把他们消灭。可能是这样吧,但是出于何种理由智人要歼灭尼安德特人呢?
毕竟,两种人在西欧,尤其是在现今法国地界,和平共处了3000到5000年之久,考古学家从未找到他们冲突的迹象。
小概率的战争
而且,令人惊讶的是,战争在旧石器时代似乎是非常罕见的事。在全球发现的上百具各种古人类骸骨中,只在数十具残骨上发现了暴力所致的伤痕,而且无法排除是意外所致。
这也很正常:在居无定所的状态下——多种人类在很长时期内都处于这种状态——如果想要安营扎寨的地方已被他人占据,那么最简单又不具风险的做法就是另起炉灶,而不是劳民伤财地大干一仗,直到有一方屈服;难道不是吗?
此外,科学家也不确定尼安德特人和我们的祖先经常出没于同一片区域。相比智人,尼安德特人事实上更中意于大型野兽,比如鹿或野牛。某些学者认为这种饮食差异也许正可以解释为何我们的远亲在2.5万年前消失。
事实上在那个时期,气候变得严寒无比,大型野兽难觅踪影。尼安德特人肌肉发达,大脑容积大,比我们需要更多的热量,因此生计一定比智人更艰难……
如果尼安德特人正是因此而消失的话,那么问题来了:假设当时气温没有骤然下降,那么尼安德特人能存活下来吗?也许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一切都将风平浪静。但当人类的生活方式从狩猎采摘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的农耕生活(正如历史上曾发生的那样),麻烦就来了。让我们回到1.2万年前。
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了。气候的变化导致中东地区森林消失,迫使第一批美索不达米亚居民为了填饱肚子,创造出了农业(种植小麦、驯养家畜)。
文明日盛,形势日颓
如此一来,一个人的两只手就能创造出可养活不止一人的粮食。新兴的城镇里食物不断囤积,人们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寻找食物。一些人开始专注于新工具的制造或房屋的建造工作。
这是技术快速进步的开端。农耕人口飞速增长,或因他们占据了新的土地,或因近邻部落竞相效仿,总之这种新型生活方式到处生根发芽。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战斗的理由:为了夺取城镇里满满当当的粮仓。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时期的农民,新来的陌生人偷走了你收获的粮食,你别无选择只能和他抗争,因为如果放弃自己的土地和农作物,那就只有挨饿等死!
当农耕技术来到欧洲,那里的智人变成农民的时候,尼安德特人应该还停留在捕猎时代。事实上,尼安德特人经常出没的地区,如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西班牙南部、莱茵河口地区,也是保持狩猎采摘的生活方式最持久的地区。
与美洲印第安人同样的命运?
最终,面对智人农耕技术的不断进步,尼安德特人别无选择,只能对定居农民发起进攻,强行夺取他们自己无法制造的器皿和粮食,以抵抗农业文明进步给他们带来的困扰。
这种局面并非不可能。19世纪,美洲印第安人和欧洲移民间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斗争。
那么,尼安德特人是否也像印第安人那样被灭绝了呢?也不一定。
他们也许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起自己固有的文明,就如古代的匈人和蒙古人一样。如果那样,那么也许现在欧洲就会有个奇怪的国家,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尼安德特人。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托尔金的世界!
托尔金受凯尔特传说的启发,创造出了《指环王》。这部作品比起世上其他神话,人物风格迥异而独特。这些人不是来自一个超然世界的上帝与恶魔;既不是鬼神,也不是隐形人;也不是像喷火龙这样的怪兽;而是和我们有一样饮食起居的巨人、妖精、精灵、矮人及哥布林,他们有自己的社会和习俗文化。
简而言之,是像我们一样的“人”,但不是智人。说不定这些只存在于欧洲的民间传说正是一个遥远时代的记忆,一个智人和另一种人类共处在同一个星球上的记忆……
撰文 René Cuillierier
编译 王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