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蒋介石为什么要把“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快资讯)
1937年8月22日,由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期,红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但是9月11日却又宣布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路军“编制是当时是常设部队编制,下辖若干个师,这些师是固定编制,相当于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八路军下辖固定编制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红军部队同意改编为八路军,就是把这支部队作为常备武装,纳入国民政府指挥的武装力量中。

”集团军“编制是属于战时临时编制,临时集结的一个部队,到战争结束,这个战时的编制自然也就可以取消了。集团军下辖若干个军或者师,但下属的军或者师可以任意组合调配。
第十八集团军所辖部队不光只有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还可以把别的部队调入第十八集团军建制,同时理论上也可以115师,120师,129师这个师调离第十八集团军建制。第十八集团军是战时编制,战争结束也就没有了。

中原大战期间,西北军韩复榘投靠蒋介石部队被整编为第三路军下辖三个师,由于韩复榘在山东大力扩展部队,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第三路军已经扩编成3个军5师1旅将近十万人马。“七七事变”后第三路军改编为第三集团军下辖12军,55军,56军,同时把东北军于学忠的51军也划归第三集团军。
韩复榘因为临阵脱逃被蒋介石枪毙后,第12军军长孙桐萱出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同年撤去56军的番号,56军部队并入12军与56军。随后55军调归第二集团军,51军调归31集团军,至此第三集团军只下辖12军(20师,81师,22师)。1943年20师与暂编第55师对调,1944年第81师调归第68军,1945年第12军撤番号,至此”山东王“韩复榘的部队彻底消失。

蒋介石的用心,中共一眼就看清了,对外一直坚持,以八路军的名义扩充部队,建立根据地,打击日伪;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等到抗战胜利,八路军由当初的三万多人,发展到了1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