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看世间的真实现状

在一篇评论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文章中胡适写道:

“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官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此文发表于1918年6月15日的《新青年》杂志上,此时的胡适刚刚归国一年,年龄仅28岁,他批判的对象显然是刚刚脱离君主制七年的民国,虽然已经走入民国,很多人脑袋里装的依然是大清的思想。而且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也具有借鉴意义。

500

在心理学上,有一名词,叫做“鸵鸟心态”,意思是在面对现实的困难之时,不是去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逃避。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中,身体却露在外面,根本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效果只能是掩耳盗铃。

500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在中国历史上,其强盛之时,往往是兼容并包的,文治武功并举,国外使节、客商往来不绝。而在衰弱之时,却总是走向闭目塞听,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基本上宣示着中国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

乾隆时期,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访问中国,欲与清朝扩大商业关系,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乾隆关注的却是马嘎尔尼单膝下跪的礼节问题,令他大为恼怒。最后,乾隆傲慢地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马嘎尔尼的通商请求。

500

而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不足50年。马嘎尔尼在日记中写道:“中华帝国就像一艘已经破败的头等战舰。”号称“乾隆盛世”的中国在他眼里是宫廷奢华,民众贫困,上下傲慢自大,不过是徒有其表,后来的历史完全验证了他的观察。

鸦片战争之时,号称睁眼看世界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也因为消息的闭塞,对英军严重误判。他给道光上书,认为英军身体僵硬,上岸之后活动会不便,"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陆战肯定能胜利,但结果却是清军一败再败。甚至有清军将领认为“洋鬼子”怕狗血,以此妙招定能破敌。

500

如此闭目塞听,其失败肯定是必然的。

后来,清廷在屡次挨打之下,派使臣亲赴西欧,如郭嵩焘,他认为欧洲各国的风气就像中国传说中的盛世尧舜禹时代一样,而当时的大清则沦为了“夷狄”。一同前往的清朝官员无不羡叹欧洲各国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现状,此时中国人才算是真正睁眼看了世界。但可惜的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归国后,立刻就被人诬陷、举报是“异端邪说”,清廷则继续选择当鸵鸟。

500

叙述以上的历史,是在论证胡适所言是有的放矢,袁世凯、张勋的倒行逆施就证明了胡适所言不虚,使得当时的有志之士终于认识到了必须在人们思想上进行启蒙。

而一个国家的现状归根结底是跟人们的眼光和见识有关的。诚然,社会中也并不是只有阴暗的方面,总是一体两面的,大清也肯定有岁月静好的一面。

但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罢,只有全面地看待问题,才不至于因为消息的闭塞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我们今天同样如此,社会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你可以活在正能量的沐浴之中。但请不要攻击那些揭露真实现实的人,他们所言,所说并非是所谓的“负能量”,而是你没有看到的另一面。

每个人都不喜欢不好的信息,不喜欢人世间的惨痛,悲剧,但那些事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你比较幸运,未降临到你身上而已。

选择当鸵鸟并不会规避掉可能会来的危险,反而可能使危险变得更大。

我们只有睁开眼,面对真实的世界,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做出真实的决定,写出真实的话,一个国家也才能真正走向强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