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公司为何不能真心接受黑人?

I have a dream that…

2020年6月8日,马丁·路德·金这段关于种族的著名演讲发表57年后,载着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入了美国休斯敦的赞美之泉教堂。

人们曾以为,奥巴马的当选将为美国开启“后种族主义”时代的伊甸园,然而弗洛伊德的死,显然宣告了乌托邦的破灭。如今,BLM(Black Lives Matter,“黑命亦命”)的游行运动席卷了全美50个州的650多个城镇,并蔓延至欧洲、南美、亚洲,甚至弗洛伊德祖先曾生活的非洲。

这纷繁乱象中,最有趣的还是在美国本土的那些科技公司们:它们一向标榜“政治正确”,但面对BLM运动,还是不约而同地展现出满满的求生欲。

孙汝亮丨作者

李拓丨编辑

禁止“美白”

过去几周,首先被拷问的是各大医药科技公司旗下,一切有美白功效的产品。

据《纽约时报》报道,强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lex Gorsky在6月2日就已率先表示,强生将投入1000万美元,用于打击美国的种族主义和不公正现象,且这一承诺将持续三年。[1]

但是两周后,强生旗下的美白产品Neutrogena(露得清)和Clean&Clear(可伶可俐)还是没能幸免。

BLM支持者抨击称,这些产品主张“白皮肤比起原本的肤色更佳”的观念涉嫌种族歧视:在印度,有消费者称赞可伶可俐的亮肤产品有效,可以美白肤色;在亚洲,露得清产品广告还描述如何使消费者的皮肤“白得更彻底”。

对此,强生紧急发布声明称:将不再生产和销售某些标榜美白的产品。此前,强生旗下的邦迪创可贴也未雨绸缪地宣布,将开始销售旨在匹配不同肤色的创可贴。

500

适用于不同肤色的创可贴 | 图:邦迪官方Instagram

为了进一步确保展示求生欲“政治正确”,强生公司首席通讯官Michael Sneed 6月19日公开表示:有许多个人和组织在解决种族不公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实体能够独自解决这一挑战。作为企业领导者,我们在实现这些更广泛的使命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被BLM追问的不止强生,联合利华也难逃质疑。《纽约时报》称,有超过11000人签署请愿书,呼吁联合利华停止销售印度和中东销售的亮肤产品Fair&Lovely。起因则是由于该乳液的商业广告称,皮肤黝黑的女性使用它来减轻皮肤色泽,变得更加成功。[1]

这两起事件听起来有点像当年国内修订广告法时的盛况,如果席卷到国内的话,恐怕菇凉们想买个化妆品、撸个欧美妆都难了,黄种人的我们虽然不至于被迫美“黑”,但是估计也只能在家安心美“黄”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然没有!在拒绝美白这件事情上,BLM运动名副其实的“武装到了牙齿”

“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协商,对品牌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审查和进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称。”当地时间18日,高露洁公司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评估审查旗下的中国市场牙膏品牌“黑人牙膏”[1]——“黄人牙膏”正在路上?(建议广告词:你想拥有满口小黄牙吗?)

满口支持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在这场反“白”立“黑”运动中,硅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们自然也没落下。

作为回应,在过去几周里许多科技公司都宣布将6月19日作为员工官方节日,或以其它方式纪念“六月节”——也被称作是六月独立日,自由日或解放日,是一个美国特色的节日,为了纪念美国得克萨斯州在1865年6月宣布废除奴隶制的事件。

在众多大型科技公司中,Square和Twitter的CEO杰克·多西(Jack Dorsey)率先宣布拟将6月19日作为员工带薪假期。此后,Facebook、谷歌、亚马逊、Uber、Lyft等公司也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纪念日计划——可能他们觉得纪念一下就能平等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把BLM的抗议游行定义为暴力运动,并呼吁各州政府采取暴力解决。针对此言论,Twitter发送了一则通知,称特朗普的推文违反了推特关于“美化暴力”的条款;然而,Facebook作出了不同的回应——什么也不做。对此,Facebook员工举行了一次虚拟罢工,以抗议公司在该事件上的不作为。

事后,面对抗议者与警察之间的冲突升级,同时为了应对公司内部矛盾,扎克伯格作出回应,宣布Facebook将向美国为种族正义而战的团体捐赠1000万美元——多大方!但是他是不是忘了Facebook当前市值已超过6500亿美元了?

象征性的支持和响应,在Twitter表现得更为直接——其直接将公司账号简介改为“#BlackLivesMatter”,并将把头像从欢快的蓝色标志改为阴沉的黑白标志就算了事,从这种飘逸的操作背后,我仿佛读出了一个狗头保命的表情包?

其实,几家科技公司这场运动的态度,从各家智能助理被问及“Do all lives matter?”后的回应也可见一斑。据《华盛顿邮报》统计,智能助手们的态度并不一致。[2]

“Black lives matter。我相信种族平等。”亚马逊的Alexa回应说,“我与黑人社群团结一致,反对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和不公正。”

谷歌助手(Google Assistant)回应道:“说‘Black Lives Matter’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生命不重要,它意味着黑人的生命正面临着其他生命所没有的风险。”

在被问及这场运动时,苹果的Siri和亚马逊的Alexa会将用户指向Blacklivesmatter.com。Siri还表示,“All lives matter”这句话一直被用作反对Black Lives Matter事业的口号,它并不“表达等同的关切"。

总而言之,几乎除了少数政要外,美国社会中以科技公司为代表的资本巨头都在积极响应BLM。那么问题来了:当全社会都在呼吁屠掉一条恶龙的时候,这条恶龙在哪?

姓名

职务

Donald John Trump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

现任美国总统

Michael Richard Pompeo

麦克·蓬佩奥

现任美国国务卿

Michael Richard "Mike" Pence

迈克·彭斯

美国第48任副总统

William Pelham Barr

威廉·巴尔

现任美国司法部长

Mark Meadows

马克·梅多斯

白宫幕僚长

Robert Charles O'Brien

罗伯特·查尔斯·欧布莱恩

现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美国人质事务总统特使

……

……

美国公开反对BLM运动的部分政要

自然就是这个社会秩序本身,而那些叫嚣着的屠龙者,也是恶龙身上的鳞甲——

硅谷是“白”的

它(硅谷)太白了。

彭博社在2016年的报道中指出,尽管非裔美国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3%,但是在Google、Facebook和其它著名的硅谷公司中,非裔技术员工中所占比例的不超过1%。[3]

尽管硅谷各大科技公司都“积极”响应BLM,但除了声援、捐款、放假,也仅止于此——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提到过要为有色人种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

以苹果为例。最近发送给公司员工的备忘录中,CEO蒂姆·库克慷慨激昂地谈到了种族不公正的遗留问题以及黑人、棕色人种每天的痛苦和恐惧,并代表苹果做出不少承诺,比如向反对种族歧视的组织捐款、向有色种族员工提供支持等等。

其实有一件事,苹果更轻易做到,并且更有实际效果,但库克只字未提,那就是雇用更多的黑人和拉丁裔——根据苹果官方发布的多元化报告,截至2018年,苹果在美员工中白人占50%,黑人占9%,而根据去年该公司披露的员工人数统计,在2018年公司高管和高级职位的123人中,只有一名是黑人。[4]

事实上,20多年前,美国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牧师就曾批评硅谷,不论是高层还是普通员工,技术公司都缺乏多元化。但如今,黑人和拉丁裔仍然在科技行业中依然寥寥。

在Facebook负责多元化事务的马西尼·威廉姆斯(Maxine Williams)曾在去年6月指出,过去的五年间,Facebook将黑人女性员工人数增加了25倍、黑人男性员工人数增加了10倍。

然而这只是说着好听罢了,他没有告诉公众的,都在Facebook的多元化报告里了,我们把10倍、25倍这种数据换成比例再看看——截至2019年,Facebook在美国的黑人员工比例仍仅占3.8%,拉丁裔占比为5.2%,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族的比例占3.1%。[5]

同样说得好听的还有谷歌,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6月3日发布的一份公开备忘录中写道:

“过去几周的事件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我们将与我们的黑人社区密切合作,制定支持长期解决方案的举措和产品理念——我们会随时向您汇报最新情况。”[2]

然而,根据谷歌最新发布的多元化报告,截至2019年,谷歌的员工队伍中白人占54.4%,黑人仅占3.3%。[6]

因此不客气地说,除了捐钱、表态外,这些科技公司在多元化这件事情上,更多真的只是“说得好听”

黑白之争?利益之争?

科技公司嘴上积极响应,实际行动上装聋作哑,真怪他们吗?

很多时候,科技公司自己也很无力。美国文化的种族问题已根深蒂固,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种族歧视者认为黑人普遍教育水平偏低,收入偏低,犯罪率偏高,是低素质人群的代名词,所以不公平对待黑人;黑人则因为大多被不公平对待,导致无法受到优良教育而素质水平真的不高,找不到工作导致真的去犯罪,而这又反过来成为种族歧视者们歧视黑人的证据链。

500

到底还是贫富分化的锅。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工人的工资平均为每周905美元,工资比去年同期高出2.7%。黑人的收入中位数为40144美元,仅为白人收入(53716美元)的74.7%。[7]

然而,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种族主义者们避而不谈,反而认为这是种族的天然属性。就这样,种族的分化成了既得利益者们所占有资源的护城河——优质的教育、阔气的农场、上等的生活等等美好的事物“天然”就是我的,“生而低贱”的你不配拥有。

事实上,世界上只存在一个“种族”(race),那就是“人类的种族”,尽管我们会把人类划分为不同世系(ancestry groups),但是人类生物学从未将人类划分为不同的“种族”,只有种族主义和反种族主义才坚持强调所谓人种的差异。 [8]

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种族主义是一种防御性意识形态,其传播意图便是在于维护奴隶制与奴隶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8]

统治者和资本家们先用可以被感知的物理和行为特征(比如肤色)为标准,对“群体”进行创造和划分(白人和黑人),同时赋予某些群体(白人)更大的权利和更多的特权,再对这种不平等的状况进行合理化(白人天生优于黑人)。[9]

这套说辞同样也适用于阶级。种族就如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其背后都是一套看似天然合法的阶级制度。也就是说,“种族”这个概念本身都是社会与政治所精心设计的意识形态系统

种族并非某人或者群体天然拥有或存在的属性,而是一系列行为的集合,是建构出来的。具体而言,种族是一套包含观念和实践的动态系统,这些观念和实践源于历史,而且在历史中被建制化。[9]

阶级则是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阶级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正因为“种族化”(racialization)的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征,所以“种族”这一套意识形态系统在维护着各种形式的“种族化”的同时,也得到了来自资本主义制度的保护和认可。[8]

有权的白皮肤人群,把“白人性”树为人类社会的规范,并拥有特权地位。白人性被人为地加上“自然”“正常”和“普遍”的属性,凌驾于其他肤色之上,成了一套不言自明的标准,而其他族群必须使用这套标准来衡量自身。[8]

因此你会看到——在欧美文化背景下,人们很少把白种人界定为“拥有白色皮肤的人”,而常常把他们视为没有种族特征的“正常人”。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一位作家是白种人,那么通常就会称为作家,如果是黄种人或者黑种人,则会说“亚裔作家”“非裔作家”。仿佛在种族主义者眼中的白种人根本不是一个特定的种族,而是全人类的代名词——你们可真飘!

说到底,BLM运动就如同铺天盖地的女权运动一样,各种“歧视”其背后深层的原因更多源自社会制度未消除且显而易见的剥削和压迫,而指望本身就是剥削者中一员的科技公司高层们(一群以白人为主的、生下来接受的文化教育就一直教他们自己有多优越以至于能代表全人类的精英们)真的做些什么,那显然是图样。

当然,如果真的良心发现、想为受到压迫的黑人做点什么的,那就是先去请库克们先给非裔求职者开放更多高层岗位吧!

正如职业发展平台Hustle Crew的创始人Abadesi Osunsade所说,科技公司需要超越一次性的运动、形成围绕种族议题的公正工作习惯——只有在雇佣黑人、提拔黑人员工、公平支付黑人员工工资、资助黑人创始人、为黑人在领导岗位上腾出空间等问题上形成习惯,才能给行业带来具体的改变。

人类祖先从未想象到的噩梦

约十万年前,一小群智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走出非洲,散落到亚欧大陆。

约三万年前,这群智人最终战胜了同时期的两个类人种族: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与选择留在非洲的智人们共同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

尽管依据几万年来形成不同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气候,这些智人形成了不同的外部特征,进而被划分为不同世系(ancestry groups),但这从未改变我们是同一个种族的事实。[8]

我们的祖先也从未想到过,一次出走、一次对定居地的不经意选择,竟然会给几万年后的后代们,带来了所谓种族的分歧、带来了剥削与压迫的天然理由。

实习生刘博涵对本文亦有贡献

题图来自Pixabay

References:

[1] Johnson & Johnson Will Stop Selling Skin-Whitening Lotions,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19/business/johnson-and-johnson-skin-whitening-cream.html?searchResultPosition=

[2] From wake word to woke word: Siri and Alexa tell you black lives matter, but tech still has a diversity problem,The Washington Post,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0/06/10/big-tech-black-lives-matter/

[3] Why Doesn’t Silicon Valley Hire Black Coders?,bloomberg,https://www.bloomberg.com/features/2016-howard-university-coders/

[4] 苹果多元化官网:https://www.apple.com/diversity/

[5] Facebook多元化官网:https://diversity.fb.com/read-report/

[6] 谷歌多元化官网:https://diversity.google

[7]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官网http://www.bls.gov/data/

[8] 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08-227.

[9] Markus,Hazel Rose and Paula M. L. Moya,Doing race: 21 essay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Norton,201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