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们哪来的钱?

1 和尚们主要是吃供奉。

500

举个例子,《清稗类钞》:

山僧世奉泗洲大圣,灵着江淮间,春秋佳日,士女之入山顶礼者,实繁有徒,岁获香火钱殆逾万金,为众头陀所朋分,其寺之富,遂冠绝一时矣。

古代香火旺盛的寺庙,香火钱每年能得白银万两(明清时金为银称,不再作过多解释),这些钱就被众头陀瓜分了。寺庙得了香火钱,也懂理财投资,主要是放贷或购买寺产,包括大量土地。常有数千亩归于寺下,雇佃耕种,抽取租金,增加资财。当然,在一些朝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穷极民力,营造佛寺,攀附者何止百万?

2  青帮一众,后期主要是靠担当打手,设立赌场、妓院,收取佣金来过日子。但前期的青帮,是控制着运河和长江流域的水运的,水手需要缴纳份子钱。而他们的工钱却是少得可怜,九个月的船运劳作,仅有六两银子的收入。

运粮船空回的时候,青帮与青皮党联合,组织人手偷带私盐,从中谋取巨额利益。青帮有时候还假冒官兵,在码头查抄过往船只。其所得利益,又拿出一部分来用于雇佣人手,参与敲诈、勒索、赌博、绑架、抢劫、贩卖人口等事业。青帮头目杜月笙当小泼皮的时候,曾因擅自去门店敲诈店老板五块钱而被逮捕。

500

3 豪侠有两种,一种是弹剑作歌的贫寒门客。另外一类都有一个不错的身世,家庭至少小康。前者如冯谖,这就需要让你卖命的时候你就卖命,类似于雇佣兵。后者如荆轲,从小喜欢读书、击剑。又如唐朝贞元年间的崔炜,“不事家产,多尚豪侠;不数年,财业殚尽,多栖止佛舍”,他爹是朝廷的监察御史。

《史记》记载任侠宁成,原先是酷吏,逃脱后回乡放高利贷,发家以后“为任侠,其役民重於郡守”。至于李白,他经济来源是怎样的还没定论,但多半都认为他或他的家人,在安史之乱前是在经商的,拥有大量财产。“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像他这样一年散掉三十万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500

4 道士们除了类似香火钱的支援外,主要是朝廷支持,这与寺庙的兴盛是类似的。永乐年间,一十三省十年的绝大多数财政收入,都用于支持武当山的建设(十年二百万人力,一一舍置空山傍)。除了建设开支,外有庞大的宗教活动开支和给养(此处开支即可被用于游侠)。

明朝上层甚至皇帝,也多贪恋道术。因此,武当山在明代空前兴盛,用度奢靡,直至明末,睥睨群雄。

500

在低落时期,道观没什么香火,收入十分可怜。此时道士的收入,主要是给人做法事驱邪,还有大量道士兼职做医,俗称“道医”。

5.历史上的丐帮怎么来钱,以前说过,直接复制到这里吧:

这种人就是以前花子行讹人的,他们的目的不是破坏你的生意,只是以破坏你生意为手段来讹钱。你把钱给他了,他就不会多说什么。前清的花子,用这种手法的不多,多半都是一群人敲着碗堵在店门口,直到你给够他们要的数。他们每月都从店里吃供奉,见月给钱的店,他们就在门柱上贴个符,叫花子们看见了,就不在店门前闹。哪月短了,他们就集体出动去堵门。

500

其他的就不多解释了,总之万变不离其宗,想当豪侠,要么是你自己家里有钱(或自己本身就经商、收租),要么是你得傍大款(春申、孟尝、永王、柴进),借贷(宁成),要么是你的门派得到了恩典(南朝佛寺,明朝道观),要么是你的帮派能往里搂钱(青帮、丐帮)。

如果都没有,甚至不会武功,也不妨碍你成为一名侠客。但那就不是“豪侠”了,而是“贫侠”。贫侠主要靠卖艺,有时候是卖画,有时候是卖字,有时候是在天桥上卖大力丸,还有时是边行侠边打工。具体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也是要看侠客的水平。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少年时一直想当一名大侠。奈何太穷了,又不会武功,他在章上刻了“江南贫侠”四个字,他平时的收入就是和父亲一起卖画所得。十三岁那年,徐悲鸿看见一个茶馆的老板驱逐茶馆门旁摆摊的妇人……

500

徐悲鸿不会武功,如此行侠,只能挨打。后来,徐悲鸿用画来行侠仗义。1939年,他为比利时驻新加坡副领事的女友珍妮小姐画像,筹得四万新币,加上其他画作,共十一万新币,支持抗战。1940年抗战艰难之时,许多人透露出了悲观情绪,徐悲鸿画《愚公移山》鼓励国民,轰动一时。

徐悲鸿生于江南,少年时辗转卖画,二十岁到上海求学,后赴日深造,入巴黎,游西欧,三十二岁回国,抗战爆发,于南洋作画募捐。走遍天涯,以笔为剑,扶危济困,活人无数,他是真正的大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