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曝光,特朗普紧急躲进的地下掩体,原来长这样!

席卷全美的抗议示威活动持续升级,“靓丽的风景线”已经蔓延到了美国的政治心脏——白宫。

愤怒的人群聚集在白宫外的拉斐特广场附近,高举“为乔治·弗洛伊德讨回公道”、“停止杀害黑人”、“特朗普=仇恨”等标语,场面非常紧张。

500

▲美国民众高举“为乔治·弗洛伊德讨回公道”的标语(图源:环球网)

这一闹不要紧,直接给特朗普吓得“土遁”了,连续两次。

美国CNN援引白宫消息人士报道,特朗普曾在5月29日晚间进入白宫的地下掩体“暂避风头。”

31日,特朗普再次进入掩体。

500

▲特朗普第一次进地堡避难?(图源:环球网)

500

▲昨晚凌晨消息,特朗普再次进入掩体(图源:环球网)

如此消息属实,那外界关于“白宫附近的游行相对缓和”的报道就明显失真了。

都把总统吓跑了,怎么可能缓和?

事实上,美国特勤局已经下令封锁白宫,并紧急调动法警与缉毒局特工前往拉斐特广场支援警察。

就连去白宫附近的圣约翰教堂,也得让警察用催泪弹、闪光弹和橡皮弹给他开路。

500

▲有示威者在白宫附近纵火(图源:新浪新闻)

500

▲警察为特朗普开路

万万没想到啊,平时怼天怼地怼空气,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怼的特朗普竟然被民众“怼”进了地堡。

而且还进去两次

啧啧……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500

即便如此,川普推特大玩家的本色仍然不改,在地堡里也没有忘记发推(可以确定,地堡里有wifi)。

小兵兵数了数,特朗普的推特动态在29日这天更新了26次,有自己发推,也有点赞白宫官方。

其中那条莫名其妙的“CHINA!”说不准就是在地堡里发的

500

▲China、China、China,你能换个别的词儿吗?看来川普气的不轻(图源:观察者网)

国家都要乱套了,还不忘用社交软件甩锅,推特治国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不过话说回来,堂堂美国总统竟然躲进地下掩体?

活久见啊!

那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地下堡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500

01.

提到白宫的地下堡垒,大家可能会想到多次出现在新闻画面中的战情室(Situation Room)。

这间由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后下令建造,用于监控和应对国内外危机事件、与外部人员沟通用的地下指挥中心。

500

▲2011年,奥巴马在战情室内观看了击毙本·拉登的行动

不过特朗普这次去的,可能并不是战情室,而是另一个秘密的地下堡垒——总统紧急行动中心(Presidential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PEOC)。

紧急行动中心比战情室的年代更早一些,它原本是罗斯福在二战时期出于安全考虑而建造的地下核避难所,1952年杜鲁门对白宫进行翻修时,才将其改造为现在的行动中心。

500

▲1952年,白宫进行过一次彻底的翻修工程,其中就包含扩建、改造核避难所

这座能容纳200人的掩体深埋于地下六层的位置,1942年始建时混凝土墙壁和屋顶的厚度为0.9米,后在1952年改造时加固,可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提供48小时的空气。

紧急行动中心有抵御核、生、化武器的三防能力,在10厘米厚的防爆门后还有一间去污室,如果白宫遇到上述武器的袭击,进入这里的人需要在此处消毒,去掉身上的放射性或有毒物存留后才能进入。

500

▲相比战情室,位于地下的紧急行动中心更为隐蔽安全

椭圆办公室、战情室、紧急行动中心是白宫最为重要的三处功能设施,但后者更为神秘,其具体位置和入口直到现在也是机密,外界只知道它位于白宫东翼的地下区域。

500

▲白宫的卫星图,战情室和椭圆办公室位于西翼(左侧),紧急行动中心位于东翼(右侧)

想要进入行动中心,必须通过带有多个生物识别访问控制系统的保险门,然后搭乘电梯下行,但外界传闻还有一条80年代里根任期内修建的秘密通道。

这条密道与椭圆办公室旁边的总统休息室相连,按动墙上的开关就能打开秘门,这样总统就可以直接进入行动中心,不必在地面上从西跑到东,及时躲避恐怖袭击。

当然这个消息未经证实,大家当个故事听就好,不必太过当真。

500

▲白宫西翼一层(右)与地下一层(左)示意图,包括椭圆形办公室(注释8)和战情室(注释3)

02.

相比战情室和椭圆办公室,紧急行动中心拥有更加完备的通讯设备和安全等级,只有在极特殊情况下才会被使用。

迄今为止,外界明确知晓有美国总统进入紧急行动中心的先例,还只有一次。

那是2001年9·11事件当天,副总统迪克·切尼、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白宫幕僚长等一众内阁官员,与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成员撤到了这间高度机密的地下掩体。

500

▲9·11事件后,副总统等人迅速撤离至地下堡垒,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张紧急行动中心内部照片之一

小布什从佛罗里达赶回华盛顿后,也很快进入了紧急行动中心,以防万一。

如果这次特朗普真的进入了紧急行动中心,那可是有点跌份儿,毕竟外面没有劫机的恐怖分子,只是一群举着标语高喊口号的示威者……

500

▲小布什进入掩体后,迅速和官员们进行了国家安全会议

特朗普进入地下的消息传出后,网上有不少人都在讨论,示威者有没有可能“占领白宫,活捉川普”?

小兵兵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

白宫的安保体系一共有三层,外层是围起整片区域的栅栏,中层为建筑本身,内层为建筑内部。这三层区域分别由总统随扈人员(PPD)、紧急应变小队(ERT)和美国特勤局(USSS)负责保卫。

500

▲手持MP5冲锋枪的白宫安保人员

白宫的安保火力有多强?

仅最外一层持有自动武器的护卫人员就有上百名,中层还有屋顶上的狙击手、四处巡逻的警犬,普通人想要闯入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示威者能进入白宫,也不可能找到地堡的入口,整个建筑的关键区域都有生物识别系统和安保人员把守,“活捉川普”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500

▲栅栏内部的空旷区域有紧急应变小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警戒

不过呢,美国历史上还真有多次挑战白宫安保的“勇敢尝试”。

1994年10月29日,一名叫弗朗西斯科·杜兰的26岁加州男子,使用一支SKS半自动步枪朝白宫射击了29发子弹,试图刺杀克林顿。

所幸他没有打中任何人,而且被外层的PPD人员迅速制服。事后,杜兰因企图谋杀总统等四项罪名被判处40年监禁。

500

▲枪手被当场控制,你说这不是吃饱撑的吗?

除了枪击,白宫还遭到过更奇葩的袭击。

1994年9月12日凌晨,名叫弗兰克·科德的醉汉,驾驶一架偷来的塞斯纳飞机撞向白宫(神风敢死队?),好在飞机歪歪斜斜地摔在草坪上,等滑行至白宫主建筑跟前时已经没有多大冲击力了。

这次事件没有造成白宫方面的人员伤亡,只有科德本人在坠机时死于撞击。

在此之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华盛顿特区的飞行管制,白宫周围的空域责备列为禁飞区。

500

▲撞向白宫的塞斯纳飞机残骸

所以呢,示威者就算把白宫围得水泄不通,也顶多就是给川普施加点压力。

人家往掩体里一躲,你能怎么办?

躲在安全屋内,还不忘发推特拱火:

“我在里面(白宫)注视着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感到无比的安全。”

500

▲特朗普30日早晨则连发4条推特,称赞特勤局、嘲示威者、威胁示威者(图源:环球网)

但即便这样,小兵兵估计也没人敢在这种敏感时期强闯。

看看美国政府对游行的镇压力度就知道了。

自美国多地爆发抗议示威活动以来,美国警察一次次为大家诠释了「民主」的铁拳是如何执法的,美国人不傻也不瞎,很清楚玩火的后果。

500

▲骑警从背后撞倒一名示威者,马蹄险些踩到她身上(图源:新浪新闻)

当然了,就算示威者进不了白宫,他们在外面堵门放火,也够特朗普闹心的。

这一切又能怪谁呢?

甩锅给俄罗斯?

500

▲美国政客“甩锅”俄罗斯,造俄媒反讽

或者局座,毕竟他率先使用了因果律武器。

500

▲局座宝刀未老,佩服~

但小兵兵相信,美国为什么搞成今天这副样子,那位被怼进掩体的“懂王”心里肯定是有数的。

03.

执法过度和种族歧视,一直是美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饱受社会各界批评,但美国警察从来都是我行我素,过度、鲁莽地使用暴力致人死伤的案件层出不穷。

2018年,一美国女警在回家时自己走错了门,误以为有别人闯入自己的房子,铁拳的劲头一上来拔枪就打,导致一名无辜的黑人男子当场死亡。

500

虽然弗洛伊德的死是骚乱的导火索,但他与那名被误杀的黑人男子都是美国种族歧视的缩影。

美国政府的处理方式,则成了浇在火上的油。

弗洛伊德死后,警方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用尸检报告给凶手洗白,称弗洛伊德死于心血管疾病。

正是这种死不认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美国人民。

500

特朗普作为总统,理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公正的表态。

他可倒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与警察相同的傲慢和敷衍,结果让人们把基层警官的过失归咎为政府的失职。

如今被怼进地堡避风头。

500

另外大家别忘了,眼下美国的新冠疫情依然严重,死亡人数早已突破10万,确诊病例已超过180万,经济活动的停摆与史无前例的失业率,已经让美国人民过得很艰难。

500

▲美国确诊病例已超180万例,这一游行,估计过后又是一大波疫情爆发。

抗疫工作已经搞砸了,结果还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一场全国范围的骚乱……

最后小兵兵送你一句话吧:

不思悔改、一错再错,只会报应不爽、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1] 环球网:美媒:示威者聚集白宫外时,特朗普曾被短暂带到白宫地下掩体[2] 民众冲击,特朗普急遁!成新世纪首位躲进白宫地堡总统[3] 人民日报海外网:美国骚乱观察,40个城市发布宵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