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研究不能停

我国的核战略一贯很含蓄,核弹的存量各型核弹的性能指标一直比较保密,这就导致很多狗屎小国也在我们这个核大国跳来跳去,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袋鼠绵羊国家也不知好歹地过来冒犯。

为什么,我们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个14亿人口,GDP总量排名世界前2的国家,怎么会被一些撮尔小国调戏?

还是威严不够。

这个东西,就像警察巡街,配枪与不配枪,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警察的枪,除了战斗,更重要的是震慑,只要能随时开枪,挑战警察的人就要考虑一下效果。

我们的核武器,从1960年前后开始研发装备,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突破,1989年之后更是基本停止了研发与更新。

到现在为止,为共和国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的还是邓稼先于敏他们在50年前为我们积攒的那点家底儿。

所以,现在国际上很多跟我们不在一个级别的鼻屎小国也敢对我们呲牙诈翅,说明我们的核大棒需要更新维护和发展了。

复制以前的老模型是一个方向,另外对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也不要放松,特别是新型核武器的研究。

比如,以前我们的前辈们用5公斤核材料造一个核弹,我们现在应该研究能不能在威力不减少的情况下,用1公斤核材料就能造一个。

据我所知,老式核弹的材料利用率是很低的,只有10%的材料裂变能被释放出来,90%的核材料都浪费了。

20年前,就有消息说,国人已经在研制100g~200g,大小像乒乓球那么大的核弹了。

这方面的研究,不能放松。

要搞的数量足够多,种类足够多,威力足够强。

只有如此,我们的中华复兴之路才会平坦一些,中国梦才会早日实现,否则,干扰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放肆。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