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吃下的药好像没用,但至少还有我

文/风闻社区 YAKIK

去年金曲奖上,卢凯彤拿着奖杯表白“世界不完美,我的音乐不完美,我的人不完美,但是有了你,谁还需要完美”。那个时候,全场掌声雷鸣,她在台上意气风发。在歌里,她唱着“哀伤的反面是快乐。还有另外一个存在的画面,背着自己。冒险是我要的情节,只管去冒险,看我越走越远。”当时,歌迷们都以为这是她与躁郁症说再见的宣言,却不想她是真的让大家看着她去冒险了。

500

8月5里,卢凯彤在香港跑马地坠楼身亡,人山人海公司代其家人发表声明,感谢各界人士关系,同时呼吁大家关注情绪问题。

500

而躁郁症也随之登上了热搜,许多有着同样病症的人在相关新闻下借地宣泄着。

500

500

500

躁郁症,专业一点的说法叫双相情感障碍。双相二字,代表的是情绪波上的两个极端。患有此病的患者会经历十分不寻常的心境变化。有时候,他们可以分分钟旋转上天炸成一朵烟花。有时候,他们就像是下雨天被遗弃在路边的小狗。这样极端开心或失落的情绪,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过,但躁郁病人则是不间断的在这两种情绪里切换。

 

如果用横轴代表时间,数轴代表心境。

那么,这是正常人的心境,在合适的范围里有起有伏,还有平静。

500

这是抑郁症人的心境,长时间低迷不振。

500

这是躁狂症人的心境,日常亢奋嗨上天。

500

这是躁郁症人的心境,起起伏伏,仿佛过山车一般。

500

至于这个,请上心脏复苏。

500

通俗一点讲,躁狂症就是躁狂症和抑郁症轮换交替发作,没有一个间歇期。

 

躁郁症通常被分为两种类型,而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躁狂症的轻重。I型躁郁症的患者的躁狂症状比较严重,几乎每天都明显的、持续的情绪高涨,精力旺盛。严重实,认知能力可能会有所损伤,甚至还会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疾病并发。

 

II型的患者大部分是在严重抑郁和轻躁之间徘徊。在轻躁期内的患者约等于亢奋激进的普通人,患者在这个阶段精力充沛且会感觉特别有活力或创造力,睡眠需求明显减少。虽然自制力会下降,情绪会不稳定,但只要当事人自己能够忍受,轻躁甚至不需要治疗。

 

而重郁期内,患者则是几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对任何活动、事物都没有兴趣,也无法产生愉悦、快乐等正面兴趣,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自杀的行为等等。

500

既然这个病症这么麻烦,那么是否有可能避开或者根治呢?

很抱歉,没有。

躁狂症迄今病因无解、病症无解。而且由于其病情两极的特性,在临床实践里,只有20%的患者在第一年就能被确诊为双相障碍,近6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被认为是抑郁症。从疾病首次发作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平均需要5-10年的时间。

 

最糟糕的是,躁狂症的发病高峰在15-19岁,并伴有“三高”的特性,即高复发率(>90%的复发率),高自杀率(~20%的患者自杀身亡),高共病率(60%的患者药物依赖)的临床特性。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患者是在如花如歌的年纪患上了躁狂,然后用一生与之斗争。

 

不过,福祸相依,这样令人头疼的病症还是有一点好的。虽然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但患有躁狂的人在创造性行业中都有着更好的表现。比如,割了自己耳朵的梵高,小红莓乐队的多罗丝,老人与海的海明威。

500

话说回来,虽然没有办法根治躁狂,但还是有办法控制的。

老生常谈的谨遵医嘱以外,心理诊疗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吃药控制的同时,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控制日常行为,以行为改变大脑。如果药物和诊疗都没有办法减缓症状,那电击治疗也是可以适当考虑的。

 

另外,虽然我个人不是很推荐在随意做测试,自我诊断。但是,我个人认为,在自觉情绪不对的时候,做一些问卷,例如《心境障碍问卷》确实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目前的心境状况,有意思的去规范行为,调整自己。当然,由于个人主观因素以及缺少医师指导等因素,问卷的结果并不具有实际效用。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情绪反常,无法控制,那么去医院挂个心理科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卢凯彤在走出躁郁症后,写下了《留一秒》这首歌,歌词中写道“头好痛/坠落的方式有几种/吃下的药好像没用/最好有抹光线陪我撑过今天的心魔/.../原来弱会被自己看破/不要脸吐得一地的困惑/站在大楼边缘沿着线索/龌龊是想飞或堕/昨天明明解开梦魇之锁/明天明确可以修成正果/.../拥抱的手不多/至少还有一双手臂/是我/还有我。“

500

本文为风闻社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