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推动金健米业反复作妖,数万散户踊跃冲入刀口舔血
文丨林雨秀 编辑丨唐卫平 来源丨正经社
在游资推动下,金健米业反复作妖。
4月15日,低开低走,收盘时报收9.67元,跌幅6.39%。
值得注意的是,成交金额20.74亿元,主力净流出2.80亿元,小单净流入3.01亿元,换手率高达42%,显示:
刀口舔血的散户仍然不在少数。
回溯到13日,曾在几分钟内闪崩跌停。14日,却强悍地来了个地天板:从竞价到上午收盘,均在跌停板附近徘徊;午后却迅速飘红,并很快冲上涨停板。
截至收盘,换手率高达39.01%,成交22.89亿元,主力净流出5.7亿元。
3月23日以来,金健米业因11天9板、涨幅高达148%而声名鹊起。
正经社发现,从2月4日至今短短两个月内,金健米业的股价涨幅已超过300%。
4月7日,正经社发布《11天9板!这家粮企扣非净利已连亏了13年,多靠补贴支撑》一文,指出,由于并没能在真刀实枪中锤炼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真实的市场竞争中,金健米业并无更大优势可言,眼下如此强悍的走势,主要源于游资炒作,缺乏基本面的支撑。
4月9日,金健米业开始调整。13日,开盘直接闪崩跌停。
正经社梳理发现,市场传言的粮食危机,尤其是越南3月25日、4月10日先后宣布禁止、回复大米出口,牵动着国内的“抢米潮”,也影响着金健米业和农业板块的走势。
事实上,越南虽是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但在中国的粮食进口额度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标准。
也就是说,中国粮食的库存充足,无论国外是否限制出口,对中国粮食的供应和消费,影响都十分有限。
重要的是,金健米业虽然有“粮食第一股”的雅称,但扣非后净利已经连续亏损了13年,基本面近乎惨不忍睹。这种暴涨暴跌的极端走势,纯属游资假借概念,制造题材,疯狂炒作。
金健米业自身,也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中,多次澄清:
公司不存在媒体报道中涉及到的关于‘粮食概念股’的相关预期,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并购重组、股份发行、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和资产注入等重大事项。
但游资仍然高举高打。14日的自救行动中,多个知名游资再次现身买入前五席:
招商证券深圳后海证券营业部为买一,买入高达5376万元;
其次,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证券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宛平南路证券营业部、兴业证券陕西分公司分别买入3364万元、2757万元和2528万元;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为卖一,卖出2387万元;
卖二至卖四席位均卖出逾2000万元。
复盘显示,游资采用的仍然是一贯的粗暴手法,筹码依然很分散,复制前期走势的概率极小,根本不适合散户参与。
值得重视的是,截至2019年12月底,股东数为8.99万个;2020年3月31日,已经窜升至11.76万个。
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增加了近3万个。
这其中,沦为“关灯吃面”的韭菜,或将高达数万人。【《正经社》出品】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