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视基础教育,欧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一场全球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扒掉了欧美各发达国家的底裤。他们一个个立地返祖化身强盗,一方面撕破脸皮互相抢劫救援物资;一方面又默契十足虚伪无比,一致甩锅中国甚至外太空,决口不提自己施政无能。政客如此,人民的表现也令人瞠目结舌,自私且愚昧。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当前,民众不戴口罩,年轻人继续派对玩乐。从澳大利亚到美国,大妈们纷纷为了抢购卫生纸大打出手。这般迷惑行为林林总总、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基础教育出了大问题。
长久以来,我们从媒体上得知,西方重视素质教育,强调学习的创新和参与能力;而与之相对的,中国的教育就总被拿出来做对比,是填鸭、制式的代名词。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本来就不是对立面,而应该相互成全。以笔者多年国外教书的经验而言,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扎实的基础教育其实是更重要的。因为如果相当程度的民众连基础知识都不具备,那么就会造成各种隐患,这种愚民政策在短期内对于操纵选举有利,而一旦面临需要举国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的危机,就会毫无办法,因为精英们会发现,很多人已经退化到无法正常沟通了,比如民主党的精英们就无法理解特朗普的当选。
与其诟病特朗普的狡诈无能,必须指出的是,特朗普的当选及今年必然的连任,是美国社会各种问题的结果和表象,他绝不是造成问题的源头。
几个月前有记者去特朗普的支持者集会,专门采访了他的铁杆粉们,给你们看看画风儿:
支持者:“奥巴马是穆斯林和恐怖主义者。”
记者: “你有证据吗?”
支持者:“我有证据吗?没有。我有文章(支持此观点)吗?没有。但我就是坚信这一点!”
支持者:“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川普一家会继续担任美国总统,所以我把这个梦做成了川普王朝的T恤,你看!”
记者: “好,川普会连任,然后是伊万卡、小唐尼、埃里克、蒂凡尼,最后是小儿子巴荣,不过他们都只当选了一任。”
支持者:“没有,怎么只一任,你没有正确地读我的T恤!”
视频下有评论是这样说的:“跟一个白痴吵架就像是跟鸽子下棋,他会在你的棋盘上乱拉屎, 还会好像他赢了一样到处乱跳。”
无独有偶,美国热门的脱口秀节目吉米秀,在一年多前借着特朗普全球访问的契机走上洛杉矶街头,让路过的民众从身边的巨型国际地图上指出一个国家并说出名字。这样一个让中学地理老师笑掉大牙的送分题,被很多衣着光鲜亮丽的加州人民硬生生变成了送命题。要知道洛杉矶是美国数一数二的国际化、发达地区,你可由此窥见广大的美国内陆教育情况。
众所周知,美国的大学教育是有钱人的游戏,但是现在暴露出的问题是大学前的教育已经成了笑话。中情局出版的《世界白皮书》中显示,在15岁及以上的美国人口中,能够读和写的识字率达99%(这一数据从2000年到2018一直没有改变), 这在世界214个国家里排名第28位。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的统计中,中国的15到24岁识字率达到99.8%,有趣的是,美国不在联合国统计的数据中。
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出生在普通家庭的美国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在2018年80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美国学生平均阅读能力505分,高于全球平均487分;科学成绩平均502分,也高于全球平均489分;但数学仅478,低于全球平均489分,输给30个国家。要知道这是以英语作为测试语言的考试,而名列前茅的都是亚洲或欧洲的非英语国家。世界第一的美国,平均每一个上课日就失去7000名学生,每年加起来一共有120万学生辍学,大约只有70%的高一学生最后毕业,某些贫困地区的公立高中被称为“辍学工厂”,因为高达六七成的学生都会中途辍学。阶级固化导致教育资源向私立学校无止尽倾斜,用学费和学区分出高低贵贱,再用推荐入学、捐款和利率11%的助学贷款实现全面封杀。这就是99%美国人民的教育现状。
更奇葩的是,美国没有强制义务教育。1972年美国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判定父母有在家教育子女的基本权利。此后,不去学校而在家接受家庭教育的美国人日益增多,2014年美国教育部统计大约有3.4%的美国学生在家自学,共计两百万人。在全美50州中,只有东部的4州:纽约、宾夕法尼亚、马塞诸萨和佛蒙特州要求对提出申请的家庭进行详细的评估,其余46州中,16州只需要父母通知政府即可,有10州连通知都不用。这些学生,当然也不会参加各种统一考试,他们的学习程度无法知晓。
https://responsiblehomeschooling.org/policy-issues/current-policy/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也不能脱离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倘若没有积累到足够丰富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冥思苦想,就好比没有加油的发动机在空转,不仅收不到任何效果,还可能带来危险,轻易陷入异端学说。西方大量的阴谋论者和“地平说”拥护者们就是如此。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在不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前提下,一味地强调启发式学习,是舍本求末。保障公立教育的整体质量,最大可能的实现教育平等,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