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御狗”的巡逻路线?抱歉,这是紫禁城秘密。

讲真,狗年了,别再刷故宫的猫了,该给狗子们正正名了!

(转自微信号“中青报副刊”,ID:zqbwyx)

2018年1月22日周一的凌晨,北京的第一场雪缓缓飘下。

初雪下的故宫一片寂静,但也有眼睛时刻盯着这座庞大的宫殿。

他们是故宫巡逻人员,也曾有居心叵测的盗贼,还有一道锐利的目光从暗处射出,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大内御狗”——故宫护卫犬。

没有“故宫猫”那样在人前卖萌风光无限,“大内御狗”只在幕后默默工作。

狗年将至,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近故宫护卫犬,并采访了“犬队”队长常福茂。

夜巡时间?夜巡路线?抱歉,这都是紫禁城的秘密。

但一只合格的故宫护卫犬是怎么炼成的,这里有独!家!揭!秘!(多图动图预警)。

500

500

一代故宫护卫犬,功能:壮胆!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常福茂就在故宫工作,最开始在中控室。过去的监控设施比较简陋,就是在展柜放一个麦克风,值班室安一个喇叭,开到最大音量,听到异响,就赶紧去现场查看。

20岁的常福茂初来乍到,胆小啊,养了一个小狗跟着巡逻壮胆。这就是第一代故宫护卫犬的前身,只不过那时没有编制,不成规模。

500

后来,故宫发生盗窃案件,大家意识到护卫犬的重要性,1987年,故宫犬队正式成立,此后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有了23条在编的故宫护卫犬。

 “大内御狗”们主要值的是夜班(这一点和小编很像)。但遇到故宫维修、临时展览等特殊状况,也可能派一只前去现场24小时值守。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过,故宫的安防是“人机狗”结合。故宫的纵深体系,已被区分成防护区、监控区和禁区。而博物馆内,还有技防、人防、物防和犬防四道防线。

当游客散去,夜幕降临,常年上夜班的故宫护卫犬就正式登场了。

 “偌大的故宫每天清馆时,如何保证清理到每一个角落?犬搜查起到的作用不是人和高科技监控手段所能取代的。”常福茂说。

常福茂对狗很有信心:“机器有误报率,人可能会打瞌睡,但狗即便晚上睡觉都很警觉,多一道防线,就多一分安全。”

 “大内御狗”的进阶之路

想成为一只合格的故宫护卫犬可不容易,要经过层层选拔和训练:

首先,挑小狗。毛硬的性格刚强,脖子长的性子直,鼻子长的嗅觉好,都是护卫犬的好材料。

500

(没错,就是长我这样的!)

其次,从4个月开始教养,也就是“学前教育”。得让小狗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发现小狗的天赋。有的小狗能无师自通,闻着主人的脚印,就把看不见的球也衔回来。

然后,1岁的狗正式“入学训练”。3个月服从训练——随行、坐、立、卧;再3个月使用训练,扑咬。

最后,1岁半的故宫护卫犬顺利毕业,上岗

故宫护卫犬的一生是忙碌的。就算上岗后,也不能停止训练。

训练要在没有游客的时候,所以一般是早上5点到7点、晚上5点半后。训练场地那是相当气派,太和门前广场、金水桥,都是咱们的地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今天看到的是一只最近状态“不够凶猛”的狗,常福茂和徒弟正在训练。

好,让我们来看下这条“不够凶猛”的故宫护卫犬是什么模样:

500

500

(没看够?再来两张~)

500

500

(真是“不够凶猛”...啊......小编已卒)

常福茂介绍,故宫护卫犬一般从1岁半服役到7岁,“退休”后就在故宫“养老”,算是一份“终身工作”。

7岁退休,有两个考虑因素:一是因为狗年龄大了之后,可能会追不上年轻力壮的人;二是由于长期训练,狗的肺使用量大,寿命比宠物犬短,一般只能活10岁,最长寿的也不过12岁。7岁退休也是为了狗狗好,可以在宫里安度晚年。常福茂说:“我一辈子没干过别的,脑子里全是狗。”训狗30年,被误伤无数次,打疫苗都花了不少钱,但他一说起狗,满满都是爱,话匣子就收不住。

为了训狗,常福茂还得天天训自己,今年59岁的他,天天去健身房举哑铃,“不然训练扑咬的时候,这么凶猛的狗扑过来,扛不住啊”!

然而,这些威风八面的故宫护卫犬,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

常福茂解释:起名字,人知道它叫什么,狗自己也知道,你一叫它,它可能一愣神,贻误战机啊!如果没有名字,狗就只认主人的声音,说上就上,毫不含糊,别人根本没法叫它。

不过,故宫护卫犬一点儿也不在意这些“虚名”。

最后,我们采访了“大内御狗”本尊。

500

——“狗年就要到了,你们觉得新的一年会怎样呢?”

——“旺旺旺!”精神抖擞的狗狗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文并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编辑排版:余冰玥(实习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