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成为中国的社会病转贴

500

   20多年前,温州因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而臭名昭著,杭州等城市公开焚烧温州皮鞋,北方的一些商店门口甚至贴出告示,“狗与温州货不得入内。”

    可那个时候,却有一个十分让人意外的现象,那就是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信用居然非常之好,两个同村人借钱是不用打借条的,几万元的现金,有借有还,仅凭口据。

   那时候,温州人敢于欺骗天下消费者,却不敢欺骗一个老乡!

道理是在于信用成本!把假货卖给一个杭州人或鞍山人,大不了从此永不再见,反正,中国那么大,一辈子也骗不完,信用违约的成本几乎为零。可是,如果失信于一个同村人,那么,在本地,他可能此生再也借不到一块钱了。

一位法国汽配商宁愿以较高的价格从德国制造商那里进货,也不愿意跟价廉物美的中国供应商打交道,为什么?

  他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的爷爷和我的爸爸都跟那家德国商人的爷爷和爸爸做生意,我的儿子也许也会同他的儿子打交道,可是,中国人呐,这笔生意之后,他又会在哪里呢?

在当今中国,信用体系的崩坏,源于功利主义哲学的盛行和信用违约成本的制度性低廉。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信奉“成功至上”,认为“成功是最好的除臭剂”,无论你用何种手段,最终只要能够攀上财富的高峰,便都会受到追捧和尊重,甚至丑闻本身,也可以成为提高知名度的某种台阶。

  在极端功利主义的的社会共识之下,一方面,道德风险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使得商业获利能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几乎崩溃,交易的潜在风险大大抬升。

  做生意的,都在搞假货,为此,商场上假冒伪劣盛行。而真正搞正货的厂家和人家,由于价格和关节要素等等,总是敌不过假货……搞假货的人,可以把掺假而节约成本用于对有采购大权的人物进行攻关……搞正货的人,还能够跟搞假冒伪劣的人展开竞争吗?比如葡萄酒,用色素和香精勾兑的,一瓶的成本不到一元钱,而你真正用葡萄酿制的葡萄酒,成本至少十倍以上……白酒也是如此,其他也是如此……

  这里说的是经济领域。其他领域,也是普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一个大学毕业 生,正常的提拔,要多少年才能达到处级厅级?而一些女人,“日后提拔”,就可以少奋斗十年!一些有关系的人,也是“提钱进步”……你熬灯油加班苦干,一辈子熬个科长处长还是运气好了!要是运气不好,得罪了某某,就有可能永远没有出头日子!所以,有人说,学号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要是没有一个好爸爸,至少要有一个过硬的干爹!如果都没有,你就等着垫底或者原地踏步……

  还是说说经济领域。由于信用违约成本低廉,缺德、投机钻营的成本很快就可以换算成自身利润。

  在中国,名誉权侵犯的惩罚代价,最高为五十万元。用区区五十万元、或者几个五十万元的代价达到狙击乃至消灭对手的目的,而且不用担心道德风险带来的惩戒,那么,劣币驱逐良币,君子都成“刀俎上的鱼肉”,只有“傻瓜”才会拒绝这样的竞争战略了。

  温州人之间的那种原始的信用体系,是在2009年之后崩塌掉的。因为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温州商人之间的民间借贷规模越来越大,一个人不会为了几万元背信,可是为了几亿乃至数十亿,他可以跑路,可以人间蒸发,可以永远地离开他的宗姓圈子。

  在不久前的魏则西事件中,莆田人在医疗服务中的信用已然破产,莆田人恐怕在未来的二十年内应该从医疗产业中彻底出局。在医疗界,“我是一个莆田人”,以及“这是一家莆田人开的医院”,会是一个羞耻性的信用符号。

  这两个事实的出现,都算是极端性事件。就更广泛的意义上,中国的信用环境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甚至还在崩坏的轨道上继续滑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人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其他与其他之间的不信任,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病。

  如果全社会无法摆脱对成功的迷恋,人们不可能具备道德常识,“不作恶”就不可能成为公共底线,恪守信用的人就不会受到尊重,而那些背约者被不会被公众及同业者唾弃;

  如果不尽快推进健全的个人及企业信用体系,发挥公共舆论的健康监督力量,信用,就不可成为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坑蒙拐骗就会长期成为经营或者上位的常态手段。

  如果不以法制手段大幅提高个人及企业的违约成本,增强法律对信用违约的制裁,一个诚信社会就难以建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不可能消除。正气得不到伸张,邪气、戾气必然加重。

 这篇文章感觉写得很真实,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人,为了成功,什么样的事情都干,如果可以我感觉他们连违法犯罪的事情都会干

  如果说中国奔溃原因,我感觉最大的可能应该是,:所有人对成功,对金钱的执着,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下,坏人(弄虚作假之人,违法犯罪之徒)驱逐好人(真正坐事情的人,有良知的人),中国道德伦理必然会崩溃,在人心思坏下,中国自然会走向崩溃。

  我一直不明白西方为什么会说中国崩溃,但是看到这个文章,在联想苏联崩溃,不正是人人对金钱,对成功的执着(参考休克疗法内容),可以看出来这个时期的苏联社会道德伦理早就崩溃了,苏联社会必然会崩溃(当然还有美国等外部势力干涉的原因),还有崩溃前期几任总统的作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想说的是成功不等于金钱,但是现在社会成功=金钱。

  我们且行且珍惜吧。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555e9c80102wl6g.html?vt=4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