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蛟龙"AG600水上飞机的意义有哪些?

2016年7月,中国国产"蛟龙"AG600水上飞机正式下线,该型机是目前我国在研中的最大水上飞机。这种最大起飞重量在48吨,载重10吨以上大型水陆两用飞机,一经推出似乎就不引人注目,但是对于中国的万里海疆是必不可少的一员。蛟龙600安装 4台WJ6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可在20秒内一次汲水12吨。除了具有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能力外,如果根据需要加上必要的设备,也可满足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等任务。

中国的海洋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如果指望水面舰艇来执行巡逻、搜救、偏远岛屿运输等等任务是绝对做不到高效实时的。而此时水上飞机就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大型水上飞机,几乎成为这一种远洋力量必不可少一员,要知道早期越洋洲际飞行都是水上飞机,不依赖机场有港口就可以。

20世纪30年代,洲际飞行几乎被水上飞机垄断,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定期客运航班也随之建立起来。当时,每周都有从英国出发飞往埃及、印度、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航班。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水上客机能载客74人,外加10名机组成员,设置有卧铺,甚至配有餐厅和化妆室。现在海上飞机可以承担除了民航以外更多的用途。

具体如何用我们回看美军在二战时期的例子就知道。

在二战时期,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被击落数跟旧日本海军的被击落数其实大体相当,不过由于美国构建了远海侦察-搜集-反潜网,使得飞行员有机会能够被发现并被救援。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就是当时的主力机型,曾经救助过上百名美军飞行员。使得美国海军飞行员生存概率大大提升。同时由于水上飞机机体宽大,续航时间长特性,可以安装诸多大型设备比如在当时属于奢侈品雷达,担当远海警戒巡逻任务。有大量的巨型水上飞机曾被用于军事用途,广泛地参与海岸巡逻、侦查、货运、反潜等工作。受限于水上飞机的特殊构造,它们无法被大量制造,但它们依然在战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法国等国新研制了水上飞机20余款,生产总数达到1000多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日本的US-2、俄罗斯的Be-200和加拿大的CL-415。

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一直使用的苏联的别-6水上飞机执行类似的任务,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别-6寿命大体用完,我们需要研制一款同样用途的机型来接替,由水上飞机研究所和哈尔滨122厂联合研制了水轰-5,这是中国完全自行研制的第一款水上反潜轰炸机,担当中近海域侦察巡逻,警戒,反潜,还可以进行搜救任务。近些年来南海附近多次航班失事,包括王伟撞机事件,如果有海上飞机的话可以再第一时间安排搜寻。尤其我们现在岛屿建设进度正在加速,未来的岛屿运输,各岛屿物资供应,不可能都依靠陆基机场,所以我们才要造蛟龙-600这样能在二级海况条件下能着陆运输物资的大型水上飞机。

即便是在内陆AG600在很多领域也有很大的优势,不需要跑道,只需要有宽度可观的内流河,一样可以实现飞机起降。像凉山森林灭火,多次都因为山林大火丧失了很多消防官兵,这让人痛心疾首。而AG600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快速灭火的用途,同样可以用来针对类似大兴安岭火灾以及美国加州大火、澳洲山火、韩国沉船等这样的工作,执行人道救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样来说内河航运的搜救工作也可以交给水上飞机来完成。

另外一个因素,由于现在客机基于安全性和续航的考虑,大多数航线都只能靠近陆地飞行。如果有海上飞机的话和海上燃油补给的话,可以在大洋中间飞行。现在中国和南美洲的贸易,飞机运输都要经过北美,依托海上航运时间漫长。美国想封闭航空领域的话,依赖海上飞机,我们同样可以加强和南美洲国家物资和人员的快速沟通。就像这次中国援助古巴的医疗物资,一旦海上飞机验证成功,这将突破美国限制,即便是飞机出现了问题降落在海上,依旧可以当做无动力船拖曳回来。即便是美国联合加拿大想通过民航扣押华为高管也无能为力。这也是AG600未来的用途之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