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方方日记引燃的社会思想情感极化现象看,人民在哪里?

 方方们爱国吗?爱的,但,他们爱的是那国!

----由方方日记引燃的社会思想情感极化现象看,人民在哪里?

方方的日记,引起批评与质疑,导致一群显赫文人,再一次全面浮出水面。由此,日记的后续效应,已经不再只是方方一个人的意义,而完成了由日记到社会全息折射,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学意义。

方方不再是一个人,方方的日记,已经完美勾引出一整个“方方群”的壮观。他们虽然人头不一定多过普通的质疑者,却几乎都大有来头。那是这几十年,从媒体到文化领地,理所当然占居着主导地位的群体。他们既有体制内主流媒体的操控便利,又有特殊资本势力的支撑,都可算得上是占居着人文领域话语主角的狠角色。因此,他们的声音,相对广大百姓的质疑声,毫不逊色,甚至大有压倒一切的权威性气概。

而就方方流将一切质疑声扯向“极左”的歇斯底里状况看,更反映出,一种隐含的潜意识流再一次浮出水面,我定义为:以前朝“民国大师”流的标准,咬定新中国人民建设的一切,为控诉对象,为野蛮异端,为“民粹”,为“蒙昧”,因而他们要再一次高兴启蒙的大旗,声嘶力竭地控诉,甚至渴望借助倾向于他们的现存体制内强权,实施打压。

他们对质广大百姓的话语方式,在策略上,完全虚无化内容层面的辩论,总是虚晃一枪,只强调形式的“言论自由”,我是“不同声音”,我是“批评意见”,我是以恨示爱,你们质疑我就是“极左”,就是不给我“言论自由”,就是“文哥”。同时,方方们又抢居“代言底层”,“代言弱者”,“代言苦难”的道德高地,形成一种当然的真理化身,甚至,将一切真正来自百姓底层群众的质疑,从内容到形式,不加具体分析地一概扯之为“有组织的攻击”,运用他们还拿手的臆症式小说诛心法,首先进行否定性裁判。如此手法心法,也恰切合了当今欧美主流黑中的技巧:“请你们闭嘴,我们在谈论言论自由!”

方方们总是借助欧美自由主义的表层逻辑,又深藏挟杂着传自“民国大师”的方位逻辑,事实上对新中国的一切,长久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抵触性否定情感。论文学,她们自然而然以张爱玲为标尺,论文化,更有“民国大师”群像竖立已久,或许,本身还有祖上荣耀加身。由此,无论文学还是文化,从不见他们对新中国的任何认同,除了“伤痕”“浩劫”“极左”控诉,仿佛,新中国于他们,只是灾难记忆!

是的,他们这几十年,已经习惯了控诉新中国的言论自由,外加对国民的无限修饰,以至于,“国民热”一浪高过一浪,从文化,国学,到影视,小说,文学,甚至历史与人文教育,无不间接浸透于对新中国的蔑视,以及,竖立起的种种“大师”,共同构造成一个他们日夜梦回的“现代中国最好时期”!

这种国内应声虫似地追随港台及海外文化取华势力的节奏,这几十年,事实上已经大规模实现了对言论媒体时空的占领性毒化。尤其反映在高教人文系,这些年来,在一些教兽那里,在性骚扰女学生了成自由特权的时空里,更是达到足以可用“猖狂”与“无耻”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的程度。比如,对老人家的各种黑,对新中国各历史阶段的黑,对青年的毒化,比比皆是。

眼前最典型的实案,就是那个苏州籍的许可X,留着学,就可以那么无耻地谩骂祖国现状的一切。不可能一出生就种下恨国的基因,也不可能就一两年才突变成这样无耻的恨国,必定与她三观形成过程的关键成长段落有关,必是遭受来自各种媒体舆论边际全信息流轰炸的锻造结果。在这个信息全流通时代,教育并不简单只存在于课堂与官定教科书,事实上,它们的分量,越来越被额外的全时空媒体信息浪所淡化虚化。因此,无论从前不久发生的北大唆使女同学朋友自杀而爆光的精致利己主义典范的学生会某主席事件,还是目前恨国中的许留学生,无不表明,文化摄心术,多少厉害!而要实现这种摄心局面,于我们这样的人民共和国,首先必定是对建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切文化价值要素,实现全方位扰乱与解构。而,众所周知,消解新中国文化价值要素的,当然是它的对立方位:以个人主义消解集体主义,以动物竞争,取代人类奋斗,以私有取代公有,以经济观,取代一切政治要素,以利己,取代共同命运感,以小民幸福观,取代家国认同感,以家长里短,催眠人民对历史大义的感知。只有人民重新在政治精神上,向一盘散沙经济动物回归,文化联手资本的少数人,才好玩人民国家社会于掌股!这方面,美国当然是灯塔!

在这样一种精准的文化瓦解逻辑运转下,这几十年来,浮上台面的方方们传播的自由世界及民国时期“优秀美德文化”,至少在文化意识领域,已经局部颠覆新中国的一切!显然,在被捧上奖台的方方的软埋这标志,他们所要传播的美德要素里,任谁也找不到属于新中国的一丝一毫,唯有“伤痕”“浩劫”与“极左”!事实上,在他们的“言论自由”的控诉声里,大有当年“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另类气概,目标,无非,设想着将中国的历史,从今往后,永远定格在他们定义的“反极左”方位里,将人民的思维,永远栓在他们催眠式定义的“民国大师”的标准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出些许留学生类的无限恨国自由党,也实在没有更多的意外:有大量高中低级方方们趾高乞昂,主导文化气象几十年,情况已然如此!如今,方方日记一出,立即就有被入选高中作文命题的!延伸开来看,这几十年,配合海内外文化攻心大陆工程,大量的颜色洗脑,渗遍政经产学媒文教各层,几乎无孔不入,尤其高教系统,扭曲了多少年轻的心灵!曾经的遗言,“教育是最大的失误”,一直继续有效中。作为一枚忘不了本的最普通的新中国劳动人民子弟,每每想想,全是汗,时时触目,多少恶心与痛心中。

回顾八十年代以来的历史,关于“新中国”的概念,介于一个触目惊心的变迁中而不知下落:一方面是所谓“浩劫”后的“科学的春天”,也确实形成了更为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格局,导致科技教育的全面蓬勃进展;另一方面,这种“尊重”,又被特别利诱,在人文领域,由“反思”而形成一种广泛的对“新中国”本身的几乎全方位的文化断绝。种种角色,从文明概念,到日常称呼,取而代之的,正是混合着西方自由主义与民国大师主义,甚至,一度,连“人民”一词,也遭受嘲笑的不可文用地步!以此象征,基本实现了对“新中国”的全面文化篡夺。

这也恰好多少解释了,为什么,国中,往往存在“文科生”与“理工人”的巨大差异:就统计学角度,大量的“理工人”,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投身祖国建设的实务,以身爱国报国,很少出现恨国党,相反,形形色色有头有面的文化恨国党,推墙党,黑华公知,逢中必反者,借以“批评”而指手划脚者,大多文学经济法律科背景,形成一种非常显著的对比度。虽然不能一刀切,定论所以文科生都是坏的,所有理工人都是好的,但,事实摆着,文科出公知,概率远高于理工科。

方方们的力量,确实还是强大的。她本人曾经升迁到正厅级。围绕这一级,自然有她的人脉强大的小群体,比如,某某主编,某某教授,某某医生,某某文学家,某某著名文化学者,等等等等。他们当然抱团取暖,尤其精于“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次日记风潮,就表现无遗。也因为,他们精通,他们是“精英”,面对面广量大的“民粹”“乌合之众”,只有团结,才能将广大质疑他们的底层,断然否定,再踩上一只“极左”的脚,从此,“底层”这个词,也成了由他们代表的专利名词!不得不叹服,他们的小智商还是可以!

多少处心积虑,多么妙不可言,正值“战略竞争主要对手”动作频繁的风口浪尖,他们高举代表“底层”,大有一举将“世界潮流”,引入中国,解放人民!

最后,不得不承认,方方们确实也是“爱国”的,但,他们的文化标准,他们的文明参照系,决定了,他们爱的“国”,决不可能是“新中国”,即49年后的人民共和国,他们爱的,只能是他们心目中的那“国”!“那国”准确的,是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天知地知,方方们知,我也知,就这样了。

而,无论如何,人民自在,不需要方方们来代表,也不可能由方方强占着“底层”而消解。

20200403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