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人心的美食电影——蒲公英

对于美食,从来都是上天的恩赐。一口吃下去时,嘴里胃里心里暖暖的,满满的都是幸福感,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让人感动。

从观察面的第一眼,到郑重的甩干叉烧上的汤汁吃下去,从没想到吃一碗拉面的事情能做到如此郑重其事。当对一碗平凡的拉面都抱有这般虔诚时,生活顿时显得无比奢侈。

500

故事发生在一个雨夜,卡车司机黑郎和助手正在匆忙赶路。饥肠辘辘的他们正好发现前方有一个拉面馆。在店门前他们看见三个孩子正在欺负一个男孩,两人赶走了打人的小孩,并将孩子带进店里,这时他们才知道,这孩子竟是女店主的儿子。店里只有几个客人,不怀好意的男人对女店主说着轻佻的话,女人看起来很无奈的样子。看样子,这种场景经常上演。黑郎看不下去与男子一伙人出门,以一敌五打作一团。黑郎醒来,身上已然挂彩,女人十分感激好饭好菜伺候。原来女人名叫蒲公英,丈夫早逝,与儿子相依为命。只因拉面的味道不好眼看店就要关门大吉。两人临走时,蒲公英苦苦的哀求他们留下指导她拉面技艺,毕竟卡车司机见多识广。看着孤苦伶仃的母子,两人同意了。黑郎坚定的认为,只有客人把汤喝完,面才算做的成功。他们定了一个目标,不久后让拉面馆的门前排起长龙。他们对蒲公英进行了特训,同时带着蒲公英四处偷师。但这种吃饭的本事厨师当然不会轻易告知,她只能悄悄到隔壁店面,扒开板缝,偷看厨师熬汤的过程。即便如此蒲公英还是没有掌握煮汤的精髓。蒲公英抱着黑郎责怪自己太笨,学不会做拉面,黑郎晚上带她来到公园,找到了一个流浪汉,他曾经是一个煮汤的高手。接着,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秘诀都传给了蒲公英,渐渐地,拉面馆的生意慢慢的好了起来。这天,一个老人在吃饭时,不幸被一块年糕卡住了喉咙,机灵的蒲公英赶紧用吸尘器将年糕吸了出来,成功救了老人,老人为表谢意,便将自己家的厨师介绍给了蒲公英,有了厨师的指点,蒲公英的手艺更精进了。来这里吃饭的食客明显感觉到了变化。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店外排起长龙才是胜利。她请来了五个拉面界的翘楚,将自己煮好的拉面端给几人,期待着最终的结果。终于五个男人呼噜呼噜的吃着面,然后齐齐的端起碗将汤喝了个精光。得到这些人的肯定,蒲公英激动的哭了起来。拉面馆更名为蒲公英,装修一新,店内还画上了蒲公英。装修好的屋内一下变得宽敞明亮,蒲公英也换上了新的装扮热情的招呼着客人。黑郎走出店外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龙,其他的伙伴各自离开,他和助手也上了卡车向远方驶去。

500

影片的主线是女主角学习拉面的过程,副线则穿插了好几个小故事。或诡异迷情或搞笑可爱,完美的诠释出食色性也。以拉面为切入点,同时也将日本的拉面之道、匠人之心、对食物的理解巧妙的传达出来。影片的叙事结构丰满配角也形象多元化,故事里模糊了食欲与性欲的界限,不但反映出人们对于食物的执着,也不乏对当时的日本社会的讽刺。伊丹十三在日本算是大器晚成的导演,据说为了拍摄影片,他曾亲自体验如何开拉面馆。伊丹十三看似只以“拉面”为切入点,实则以小见大地将,整座城市甚或世间众人的食物规则都熔铸在了其中。食色性也,吃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当电影中出现吃的镜头时,往往具有不一般的含义,影片中的美食镜头也拍得很有美感,让这部影片在哲学意味之外,还当得“秀色可餐”四个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