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读《通往奴役之路》

作者哈耶克不愧于自由主义的斗士,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在向往着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指导下的模式前进,哈耶克却敢于与之做了最持久的斗争。他坚信个人在经济上的独立自主竞争(自由的市场经济),才是民主的来源,任何对自由控制财产的放弃(国家计划经济的实施)便是专断独裁政府的开始,计划和自由是无法实现平衡的!自由的个人组成民主的政府,当民主的政府无法实现民主的愿望,对民主的失望反而促进了集权政府的出现。集权可以快速实现民主的多数人无法通过的提案,而后使得权力愈加集中,结果造就民主的个人便被套上了集权的枷锁,虽是深陷其中,但却乐在其中。而这就是不断沉沦的开始,最终走上一条奴役的道路。
书中引言里的一句话发人深思: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不错,只就这句话来理解确实如此。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所习得的观念,几乎支配了我们所有的行为。因为它太自然不过,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这种观念对于我们的判断的影响。这也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上得到很多印证。《乌合之众》这本书提供的一个视角,让我们看到人们是如何的不假思索的从众行为,在多数人的意识里,多数人所做的事或者所认可的道理,即便不那么正确也是合理的,从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的常识、传统思维等亦是如此。像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等类似的这种表述,其观念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博弈,涉及到民族的优越感、自信心等,我们很难自我克服这些观念所带的根深蒂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