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读《从丹药到枪炮》

《从丹药到枪炮》的作者欧阳泰(Tonion Andrade)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落后不是所谓的经济结构、儒家文化、封建专制、官僚腐化所造成的,而是军事的特别是以火药为代表的热兵器迭代升级中的落后所造成的。由此追问为什么作为火药的发明地的中国,在近代的热兵器升级中失败的原因。作者归纳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战争的频度和烈度;二、国家竞争体系;三、科技的非线性发展。具体解释如下:

一、战争的频度和烈度。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次军事技术大爆发出现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而战国时期的战争频度之高和烈度之强,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有记载的为人所熟知的就有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一次长平之战秦赵双方投入兵力就高达80万,反观近代解放战争期间的大规模对抗战也才如此。这一时期,不仅有《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军事思想和理论的成熟,也使得武装力量由诸侯的私兵、家臣逐渐演化成国家军队,并使得军队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和制度化。军队的武器供应也由国家财政负责,推动了国家税收财政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军队武器的制作也逐渐由个人制作转变成由专门的武器制作工厂进行生产,促进了武器的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武器的质量。大规模作战对士兵作战素质的要求,也推动了一整套练兵操练法的发展。远在西陲的秦国之所以能一统东方六国,从出土的秦陵兵马俑就可一探究竟。远距离高效射杀的弩机,轮射战术的运用,给敌人造成的损害从今人的角度看也是相当恐怖的。以上只是对战国时期战争的简短描述,本书重点并不在于对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考察,而是从火药的出现来进行历史的追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中国的第二次军事技术大爆发,宋朝的战国时代。

提起宋朝(960年--1279年),我们的脑海里总是那个屡战屡败少有胜绩,且割地赔款的“弱宋”的印象。但是本书所展示的视角是放在全球的视野下来看,宋朝是不是真的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孱弱,就值得探究一番了。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宋之富足远超汉唐,单说宋朝的城市化率就至少达到了10%,而欧洲要到1800年左右才达到这个比例。宋朝1100年左右的铁产量几可匹敌600年后整个欧洲的产量,宋朝的海外贸易税收可占到政府财政收入的20%。历史学家估算宋朝的GDP占世界的40%以上,甚至今天的美国也难以望其项背。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宋朝就占了三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宋朝处于领先地位的还有解剖学、法医学、地图绘制、高温杀毒、代数计算、三角函数、疫苗接种,甚至制造了新式的机械钟。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宋朝的成就也不遑多让。唐宋八大家,宋朝占六位,宋诗、宋词在文学上的水准也是元明清所不及的。政治制度方面,三权分立、科层化的管理体制,科举制的接续发展与创新等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与宋朝同期的欧洲则是小国林立的中世纪,商业发展几乎停滞,骑士制度野蛮发展,文盲遍地甚至国王也仅有几本书,烧死女巫和放血疗法成了最佳治疗方案,黑暗的城堡和封建制度促生了无数的“王子和公主”故事(这也才有了格林童话、迪士尼动画故事的来源)。

火药,英文直译为fire medicine(意译则为gunpowder),从其得名即可得出其来源于药物的制作过程中。据中国古籍记载,道士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现了把硫磺、木炭、硝石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辅以高温燃烧就可以产生爆燃或者爆炸的效果。今人把这个炼制丹药产生火药的过程误认为是一种偶然,而实际上炼制丹药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试验的过程,每次药物的配比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以备查验炼制更好的丹药。这种在炼丹房所进行的丹药炼制也是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所开展的“研究”。一旦有任何军事效用,立马就会被用于军事领域。火药可能是在唐末被用于战争,而火器的大规模传播与应用则是在宋朝。比如:北宋政府鼓励火药箭的试验,奖励发明者。970年,一个叫冯继升的人就被长官兵器制造局的官员请去,为帝王演示新式的火药箭,而且得到了皇帝的奖赏。《宋史》记载,北宋朝廷奖赏军事发明人,引起人们争相演示他们的器械法式。《武经总要》这部朝廷下令编写的兵书,详细记录了各类冷兵器、攻城器械、舰船、火器和军事操练法等。

回顾宋朝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北有辽,西有夏,后有金,这些强悍的游牧民族在中亚甚至东欧地区都留下了深刻印记(至今中亚的国家和俄罗斯的语言里称中国为“契丹”)。北宋与这些国家所进行的大小规模的战争持续不断,虽然也有签订和平条约,但是依然不能停止所有的争斗。为了有效地对抗敌人,一系列的军事创新被激发了出来,特别是到了宋金对峙时,第一件真正的爆炸性火器诞生了,一种叫做火枪的原始枪。在宋金的持续性冲突中,用以攻城的火炮,用以攻人的火枪,都在因为战争不断改进中。读者须知不只是宋朝在利用火器,作为对战的另一方金朝也迅速的学习和制作火器中。在这样的“军备竞赛”中,火药武器的有效性持续得以提升。在火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蒙古的崛起是一个关键性事件。他们靠战争拉动了东亚地区的军事技术发展,并将火药技术西传。蒙古帝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几乎囊括了欧亚大陆。我们一直抱怨南宋的孱弱,却忘记了南宋竟然抵抗了元朝四十五年。而与此对照,阿拉伯帝国、中东欧迅速的(依次抵抗不到十年)就跪倒在蒙古大军的马蹄之下。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火炮实物就出现在元朝,元朝继续加大对火器的研发。到元末的农民起义争雄中,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火器大战。明初,更是成立了神机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正规的国家火枪部队。明朝承平日久,火器的发展逐渐缓慢下来。特别是当葡萄牙入侵明朝东南沿海时,所带来的佛郎机铳,开始领先于中国的火器发展。但是1522年的中葡大战(屯门之战),却是以明朝的胜利而结束,这说明当时的中欧火器差距不甚明显,明朝通过引进吸收还是可以迅速追上。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同样也是在中欧武器差距还是不大的情况下实现的。从荷兰侵略者手中获取的红夷大炮,也逐渐被清朝吸收并进行了一些改进。在清俄的雅克萨战争中,清政府也是成功的抗击了沙俄的入侵。随着清政府完成了对国家的巩固与统一,战争的频度与烈度也随之大幅度降低。特别是从乾隆后期到道光前期,几十年的安稳,清朝火药武器的研发也就没有了动力,逐渐出现了与欧洲火药武器的大分流。

从11世纪以来,欧洲几乎就没有停止过互相征伐,可谓是长达1000年之久的战国时代。随便举出一些例子:三十年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王位继承战争、玫瑰战争等。特别是在17~18世纪,欧洲的战争频度与烈度,更是超过前代。此时的战争用作者的话就是“生死存亡的战争”,每个国家都竭尽全力进行火药武器的生产和研发,以期望在无尽的战争中求得生存,由此导致火器的迭代升级终于超过了大一统的明清。

二、国家竞争体系

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良性的竞争能够体系的发展。一个开放的体系,竞争所导致的结果就不确定了。在作者看来,国家竞争体系的存在对于国家自身的成长是利大于弊。欧洲正是因为国家竞争体系的存在,所以促使武器不断地迭代更新,以致有了征服世界的战争能力。当然,国家竞争体系有其前提条件,这个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那就是竞争体系中的国家实力相差无几,谁都不可以征服谁,这样的竞争才能保持一种长效的刺激。否则,如中国一旦实现大一统,周边没有能与之进行良性竞争的国家实体,那国家就会从此陷入“高水平陷阱”。

三、科技的非线性发展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依靠量的积累就可以实现质的突破,而是符合非线性的发展规律。我们所熟悉的科学发展是自古希腊的哲学到中世纪的经验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再到数理逻辑与实验研究开创现代科学。在这本书中,作者直接从伽利略研究炮弹发射轨迹讲起,其实就揭示了科技发展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围绕着提高炮弹命中率、炮弹发射距离、炮弹爆炸威力这三个方面,推动了物理和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同时,工业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不说的。没有工业化,现代战舰,现代炸药也是不可能的。不同层级的科技水平,按照《三体》中的黑暗法则,高等级文明对低等级文明,那便是“我杀死你与你无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