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口罩限價 理由不充分

(文:吳幼珉) (09:00) - 20200214 - 文摘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新冠肺炎肆虐香港,眾多市民搶購口罩。那種情况不僅出現在香港,世界多地也有同樣的情景,內地亦然。口罩、消毒液等也是當前中國的搶手貨,內地城市居民搶購日用品和食品的情况則沒香港嚴重,因為工廠和農莊都是他們居住地可及的地方。

為防止新呼吸道流行病,市場對口罩需求大增。疫前口罩的常規生產和供應都不足以應對說時遲那時快就來臨的巨大需求。求大於供,口罩價格也隨之上漲。

應對那種情况,每個政府會有不同的舉措。媒體稱,澳門規定每人每10天可以澳門幣8元買10個口罩。內地則打擊口罩抬價和囤積;韓國也有類似的措施。

人口和面積都比香港小的新加坡,確診的病例與香港相若;當地政府向每戶居民免費派發4個口罩。

港人則連日搶購口罩,50個一盒的一次性三層口罩價格可達數百港元。商店售80、100元的時候,市民往往需排隊等候數小時才可能買到手。

一名行政會議成員說政府會研究對口罩限價,政府立即予以否認,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他們之間政治原因。而在口罩供應緊絀之際,當局卻還沒改變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決心,也招來大眾媒體的普遍批評。

香港的大學裏所用的經濟學教科書多由一些經濟自由主義領軍人物撰寫,情况在西方,甚至在內地的一些大學也是如此。那個學派強調市場機制,反對人為干預經濟。港人熟悉的「大市場小政府」,即市場主導資源配置,政府僅提供公共服務,不直接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但即使在西方,經濟自由主義也不是唯一的經濟學派。

香港當前口罩短缺是由於疫情;在防疫期間,市民甚至認為日常戴口罩是他們基本的需要,但那又引起口罩價格飛漲。

為保障大眾利益,有必要對口罩定價。反對者卻辯稱,對口罩定價會縮窄邊際利潤,商戶便沒有了生產或採購口罩的積極性,長遠會讓口罩的短缺更嚴重,口罩價格,例如黑市價格會更高。以上的議論可以從書本上抄下來,並沒有什麼新意。

雖然新冠肺炎來勢猛,蔓延快,口罩生產卻不需要太大的投資,工藝也不複雜。而當前口罩短缺的原因之一更是內地春節停工,現在已開始復工。內地政府告訴企業:疫情過後,政府會買下已生產出來的防疫產品;實際上是鼓勵企業投資,加大產能。

長遠,也稱「歸根到柢」,英文叫做「in the long run」,指受到全部要素變化的影響後;若任一要素被排除,則稱為「短期」。顯然,只拿經濟自由主義的一個概念來否定口罩限價,理由並不充分。

派錢則價升  派口罩則價跌

二戰期間,英國向公民派發防毒面具,說是為針對德國可能對英國發動毒氣戰。戰後則有資料顯示,當時英國也準備一旦德軍在英國登陸,會在海灘向德軍施放毒氣。

當時的防毒面具比今天的醫用口罩要昂貴。如果那時候的英國政府不免費派發,估計許多人也不會買防毒面具。那麼,也不會有英國電影中常見二戰期間每個男人、女人、兒童攜帶一個備用防毒面具上街的情景。

而當下香港,如果政府派錢給市民買口罩,口罩價格會上升;政府若有能力免費給市民派口罩,口罩價格則下跌。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