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打美军B-21?中国研发射程2000公里的防空导弹是什么概念?

500

美国说你有的时候,你最好真有

  现役防空导弹射程最远的,是俄罗斯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配备的40N6E型防空导弹,它的最大射程能达到38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泰山的距离。

500

  而《南华早报》报道,据发表在《中国图像图形学报》半月刊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竟然研制出了一种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超级远程防空导弹

  2000公里是什么概念?这都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了!按说这《中国图像图形学报》可是专业的学术期刊,应该不会打诳语,那这到底是不是换了个名号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呢?

500

500

  报道称,这种防空导弹长8米,重2.5吨,可车载移动发射,苏华领导的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小组表示,它将能够击落预警飞机和轰炸机,阻止它们干预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

  这种导弹的开发设计参数表明,它可能类似于“飞天一号”火箭,采用的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两级组合推进系统,并具有乘波体滑翔构型。

500

▲“飞天一号”发射任务现场合影

  这个“飞天一号”火箭是由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研发的,于2022年7月4日在西北某靶场成功发射,其最亮眼的就是使用的组合推进系统了。   

  从“飞天一号”的外观就能看到,其头部采用乘波体,进气道在下颚,后面是火箭发动机,不过,准确的说法这应该叫“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推进系统,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500

  我们知道,常见的涡喷或涡扇发动机都算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就是利用压气机将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其中一大部分混上燃油,点燃后经涡轮机喷出气体形成推力,一小部分则用于驱动压气机。

500

▲涡扇(上)与涡喷(下)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由于压气机与涡轮机的物理极限存在,燃气涡轮发动机在速度提升至3马赫开始,工作效率也急剧下降。

500

  于是,人们就干脆把涡轮机砍掉,而是纯粹靠高速飞行时进气锥形成激波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的升温升压的空气与燃油混合燃烧,利用收敛扩张尾部喷嘴形成巨大推力。

500

  当然了,冲压发动机要想获得高速高压空气还需要额外的动力,这就需要串联上一个涡喷或火箭发动机了,而“飞天一号”的“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就是以火箭发动机驱动冲压发动机的。

  不过,目前,现役的超音速武器使用的冲压发动机,都是使用传统的亚音速燃烧室,进气道和燃烧室内的空气流速为亚音速,导弹速度最多在4马赫以下。

500

  当飞行速度再往上提的时候,进气道吸入的空气也就变成了超音速,超音速空气会直接进入燃烧室和燃料混合燃烧,此时,燃料燃烧的组织控制难度极大,如燃料停留时间太短,混合效率非常低。

500

▲使用亚燃冲压发动机的SS-N-19反舰导弹

  这就相当于在12级大风中点燃一颗火柴,并且还要求稳定燃烧,以早年技术水平很难实现,因此,只能降低气流速度保证动力系统持续稳定燃烧,于是,4马赫就成了亚燃冲压发动机推进速度的上限。

  从官方发布的内容描述来看,“飞天一号”的速度达到了高超音速,即5马赫以上,达到这一速度并非难事,像固/液体火箭发动机就完全没问题。

500

  但是,固/液体火箭发动机需要携带大量的氧化剂,有效负载很低,工作时间只能占整个飞行段的三分之一,而且机动性能极其受限,还不如冲压发动机好用。

  在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应用最早的美国,研制的X-43A高超音速验证机使用的是液氢燃料冲压发动机,X-51A则使用的是碳氢燃料冲压发动机,这两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们只有火箭和冲压发动机两种模态,动力速度区间非常狭窄。

500

▲超燃冲压发动机

  但是采用煤油作为发动机燃料的“飞天一号”就不一样了,它这套RBCC系统整合了火箭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不仅更耐热、稳定、抗爆能力更强,而且让其在引射模态、亚燃冲压模态、超燃冲压模态和纯火箭模态间平稳过渡。

500

▲“飞天一号”四种工作模态原理图

  这其中,引射模态是指从火箭加速后,在2-4马赫,启动亚燃冲压发动机,将高速气流降速增压,降至亚音速,燃烧后通过拉瓦尔喷管将飞行器加速到超音速。

  当亚燃冲压发动机稳定工作,速度维持在3马赫左右时,火箭处于亚燃冲压模态;随着火箭不断加速,速度会上升到5马赫以上时,亚燃模态转为超燃模态;当火箭加速升高至大气层外层时,速度高达10马赫以上,火箭进气道关闭,转入纯火箭模态。

500

▲在高超音速风洞内测试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这种RBCC推进模式带来的好处就是,不但能让火箭做的更轻更小,而且能大幅改善冲压发动机的机动性,还具备从地平线到卡门线间自由飞跃的潜力,可以说是1+1>2。

500

  此外,“飞天一号”还突破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的高效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从亚燃到超燃冲压的全模式衔接,也标志着中国在吸气式超燃冲压火箭组合循环发动机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了。

500

  但是,要想成为合格的防空导弹,仅仅有高超音速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知道,防空导弹不同于地对地导弹,一般来说,地对地导弹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它的误差可以依靠弹头的威力来弥补,算是一种点对面、动对静/低速的杀伤武器。

500

  而防空导弹则不同,它的目标是高速运动的飞机或导弹,这是精确的点对点、动对动的杀伤武器,这就对其导航精度要求极高。

  一般情况下,地空导弹的飞行距离也就几十公里,最远的也不到400公里,所以制导方式主要有红外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主动雷达制导以及复合制导。

500

  红外制导由于制导精度不高,没有区分多目标的能力,一般用在便携式防空导弹上,射程一般就几公里;射程稍远一些的导弹就会用到半主动雷达制导和主动雷达制导了。

500

▲双半主动雷达制导

  但是,如果要实现2000公里的打击距离,在地球曲率的影响下,早就远远超出了地面雷达的引导范围,哪怕是预警机也不敢前出太远,超出雷达探测范围就无法为导弹提供引导,想要研制更远射程的地空导弹就要解决制导的问题,那么中国是如何解决的呢?   

  原来中国采用的不是雷达引导,而是靠卫星群引导修正,导弹由侦察卫星提供实时导航数据,末端能够自行切换到搜索引导模式,进入杀伤范围后引爆弹头,释放大量的碎片,给目标以毁灭性的杀伤。

500

  别以为卫星就只能拍拍照,一年多以前,商业卫星“吉林一号”就已经能持续跟踪具备隐形性能的美军的F-22战斗机了,靠卫星群引导修正肯定不是什么问题了,毕竟东风21D等射程更远的反舰弹道导弹也不全靠雷达引导嘛。

500

  而军用卫星本身对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就更强,这款导弹针对的目标又是预警机、战略轰炸机、空中加油机、电子侦察机、反潜巡逻机等高价值的大型空中飞行器,那么它们的行踪自然是逃不过中国的“天眼”了。

  有卫星群在,就能通过高速实时数据链,让防空导弹既能准时飞抵敌机运动到的空域,又能保证最终成功实现捕获目标了。   

500

  我国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上起步比较晚,但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已经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相比之下,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制上却频频遇挫。

500

  早在2020年,我国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时间就已经高达600秒,而美国的超燃发动机最多只能工作300多秒,远远落后于中国,此前还因为滑翔体点火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试射失败。

  而在另一边的俄罗斯,则在此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萨尔马特”的多种高超音速武器已经成功试射,俄乌冲突中就使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对乌克兰进行打击,这都让美国焦虑不已。

500

  但是,能让美国焦虑的还远不止这些。

  该弹从发射到实现2000公里的射程,只用时不到10分钟,从我国海岸线往外推2000公里,那就是美国的第二岛链以内。

  也就是说,哪怕我们的驱逐舰不在这片区域,一旦卫星发现敌情,我们都能从海边发射5-10马赫的高超音速防空导弹,打击第二岛链内的美军轰炸机、预警机。

500

  另外,这款导弹长度为8米,而055型万吨大驱和052D型驱逐舰均装备有直径为850毫米的垂直发射装置,最深的可容纳长度不超过9米的大型弹药。

  如果其直径能够控制在850毫米以内并满足垂直发射器要求的话,那么依据中国的习惯,今后很有可能发展出水面舰艇使用的海基型号,装载到舰艇垂直发射装置上去,从而将中国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半径扩大10多倍。   

500

  不过,不知你发现没有,这么先进的导弹居然只能打击轰炸机、预警机这类雷达反射截面积很大、速度比较慢的目标,是不是有些杀鸡用牛刀呢?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也许目前这并不是它的完全体,只是由于当前的科技水平,它还没法对付战斗机这类较为灵活、雷达反射截面积更小的战术类目标。

  而且,就它具备的乘波体滑翔构型来看,它的飞行弹道是具备飞出大气层并在大气层外滑翔能力的,这其实就可以实现拦截高超音速目标的“吊射弹道”。

500

  这种“吊射弹道”不同于传统地空导弹的由低到高得仰射弹道,而是飞得比高超音速目标更高,在接近目标时,从大气层外再入大气层俯冲砸向目标。

  这种弹道构想最早由美军提出,因为他们认为高超音速武器的末段速度过高,传统的仰射式拦截很难成功,只有在高超音速目标再入大气层后的短暂窗口期,在更高的高度使用高超音速拦截弹,才能将目标拦截。

500

​▲传统防空导弹的仰射弹道

  采用这种弹道的高超音速拦截弹,由于是俯冲攻击,其动能消耗要比仰射攻击小得多,可以更好地操控速度和轨迹,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拦截弹的负担,避免了几乎不可能的头对头拦截。

  这种吊射弹道巧妙地利用了高超音速武器重返大气层时的脆弱状态,虽然还处于概念阶段,也不确定是否已经进入美军实际研究阶段,但这个思路很有可能已经与中国不谋而合。

500

  要知道,咱们的装备研发一直都是秉持先解决有无、再解决好坏的小步快跑模式,既然现在能打击机动性较差的大型目标,那么下一步极有可能就是机动性好的小型目标。

  看到这里,估计你也就会真正明白这一技术为什么“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了,毕竟,美国说你有的时候,你最好真有,手握大棒,才能不怕门口有狼嘛。

500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浙江省

热门评论 2

  • 两千公里外怎么发现b21?
    这导弹就是专打加油机和预警机的,加油机一旦不再安全,美国战术机队就被砍断了腿,这是真正点穴的一招。
  • 肉末煎饼
    两千公里外怎么发现b21?
    这导弹就是专打加油机和预警机的,加油机一旦不再安全,美国战术机队就被砍断了腿,这是真正点穴的一招。
    2024年1月23日,力箭一号遥三商业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一号03星、泰景二号02星/04星、泰景三号02星、泰景四号03星等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3次飞行。
    《第二波Ku SAR卫星遥感图像!泰景四号03星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阶段》
    https://www.sohu.com/a/772929539_120014112
    ===============================
    综上,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局势紧张时用固体火箭快速发射几十颗高分辨率SAR卫星,
    在敏感区域组建高密度具有连续侦查能力的天基SAR雷达卫星网络的能力。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36
最热 最早 最新

  • 厉害了👍!国防七子牛逼!
  • 护城河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全部楼层
    自己静
    黄金峡谷行动,F111战斗轰炸机航程超过1W千米,空中加油6次,历时14个小时。
    不是你想的那样。美军的欧洲空战逻辑理论和策略,不适用西太平洋。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简单类比。
    美军在西太对付我军,必须依赖极少数的岛屿基地,主要是冲绳和关岛。如果没了冲绳和关岛,常规战争下美军只剩远程巡航导弹一种方式,无论空射还是舰艇发射。然而,中美若到了这种程度(美军失去冲绳和关岛),美军舰队不太可能接近中国海岸线两千公里。空射远程攻击能力对美军来说,极其重要。这种导弹,就是对付美军这个能力的。
    因而,这种导弹的主要用途有二:1、导弹上舰,用于远洋舰队对付美军的饱和LRASM反舰攻击。2、远程拦截美军远程轰炸机、战略轰炸机以及战略运输机,尤其是远程发动的巡航导弹攻击。击落这类飞机的价值,不用多说。另外,这种导弹的成本可以想象会远远高于海红9B或者PL15/17。而且,它还需要空天海一体的体系支援。用这种手段去打还没有抵达战场的战术飞机,比美军战斧打骆驼还败家。射程两千公里的空空导弹,造价估计千万美元没问题。
    美军战术飞机远程参战要跨越太平洋,中途至少要加油三次。它这么做当然可行,但作战效率呢?美军西太部署飞机数量不足以高强度作战时才有必要使用这种方式。它在西太丧失立足点这种情形没必要讨论。西太美军都给打扫干净了,再从美国本土起飞几百架战术飞机千里迢迢还有啥意义?脑洞别那么大好不。
    我们有了舰载版的反舰弹道导弹后,中美航母战斗群大洋对垒,我们防御圈比美军大得多,它必须得面对055甚至052D上YJ21的威胁。所以,远程轰炸机发射LRASM饱和攻击反舰,是美军给我们量身打造的战术。这是当今条件下美军对我海军的最大威胁。
    战术飞机的攻击能力和攻击半径都有限。除了战略轰炸机,美军F15、F16或F18虽然也能挂LRASM,但使用这类机型远程反舰效率太低。B1B的挂载数量远超过前面这些机型,并且B1B可以高空超音速突防。如果能在B1B发射LRASM之前将其击落,要比一发一发地用舰载防空导弹对付这些导弹效率要高得多。并且,击落飞行中的满载远程轰炸机的难度,要比击落飞行中的LRASM低得多。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预警机再牛逼,探测范围不会超过六百公里。加油机再重要,也在战场八百公里以外。打这两种飞机本来就是J20或J16干的活。有加油机配合,J20/J16猎杀加油机和预警机的作战半径,至少两千公里。这么玩,把握更大,成本也更低。
    真要爆发大规模战争,东部沿海其实很脆弱,特别是面对大量远程巡航导弹的威胁。美国若陷入疯狂,真有可能这么干。前面说过了,真到了那种时候,海基巡航导弹的威胁没那么大了。我们海空防御圈能至少外推到两千公里,美军若远程巡航导弹攻击最灵活最难对付的就是战略轰炸机发射。如果能在这些飞机发射之前击落它们,无疑效率是最高的。战略轰炸机,是美军的心肝宝贝。
    最后,如果这种导弹真地紧锣密鼓研发,说明了军方决策层对于发生战争可能性的判断,需要切实准备了。



  • 全部楼层
    护城河畔
    怎么发现?我不明白。但既然研发肯定会立项前审核,说明远程跟踪定位及最终引导至目标区域不是问题。
    这种导弹,绝无可能打加油机,更没可能打预警机,只能打战略轰炸机。
    1500公里开外有对方的加油机或者预警机,也没有紧迫威胁,不需要用这种射程的空空弹去打。任何战术飞机不会2000公里以外起飞,经两次空中加油赶赴战场,加油机和预警机也不会。未来美军要出动加油机或者预警机,只可能是西太基地起飞。
    打预警机和加油机,J20足够。J20隐身突防后用PL15打,或者A射B导用PL17打,据说射程超过五百公里。不管J16还是J20,干这活腿足够长。
    这种导弹是打战略轰炸机的。假如中美出现大规模冲突,战略轰炸机是巨大威胁。
    核攻击不说了。不讨论隐身的B2或者B21,就是过气的枪骑兵B1B,都能挂24枚LRASM,在800-900公里的距离上就可以发射。二十架齐射的话,接近五百枚反舰导弹。这种饱和攻击,一般舰队很难顶住。一个远洋的航母战斗群,携带的中远程防空导弹估计也就400-600范围。防空通常是2打1吧。
    发射攻陆巡航导弹一般不会用战略轰炸机,挂载数量不多。改装的俄亥俄干这个,一艘装载156枚。驱逐舰也可以。
    美国在西太的空军基地并不多并且容易被东风摧毁,战略轰炸机在远距离外发射隐身的LRASM是美军的预定战术。尤其在055上有鹰击21后,远洋舰队的最大威胁,差不多就是这个了。
    到了要用战略轰炸机饱和攻击反舰的程度,冲突必然相当严重,可以提前预判。还有一个好处是,它可以先警告再击毁。对方无法防御。这在政治上也是一个有效的遏止筹码。
    这种空空导弹造价再贵,交换昂贵的战略轰炸机仍然一本万利。

    没有空中加油机,美军根本无法组织实施黄金峡谷行动。
  • 全部楼层
    护城河畔
    怎么发现?我不明白。但既然研发肯定会立项前审核,说明远程跟踪定位及最终引导至目标区域不是问题。
    这种导弹,绝无可能打加油机,更没可能打预警机,只能打战略轰炸机。
    1500公里开外有对方的加油机或者预警机,也没有紧迫威胁,不需要用这种射程的空空弹去打。任何战术飞机不会2000公里以外起飞,经两次空中加油赶赴战场,加油机和预警机也不会。未来美军要出动加油机或者预警机,只可能是西太基地起飞。
    打预警机和加油机,J20足够。J20隐身突防后用PL15打,或者A射B导用PL17打,据说射程超过五百公里。不管J16还是J20,干这活腿足够长。
    这种导弹是打战略轰炸机的。假如中美出现大规模冲突,战略轰炸机是巨大威胁。
    核攻击不说了。不讨论隐身的B2或者B21,就是过气的枪骑兵B1B,都能挂24枚LRASM,在800-900公里的距离上就可以发射。二十架齐射的话,接近五百枚反舰导弹。这种饱和攻击,一般舰队很难顶住。一个远洋的航母战斗群,携带的中远程防空导弹估计也就400-600范围。防空通常是2打1吧。
    发射攻陆巡航导弹一般不会用战略轰炸机,挂载数量不多。改装的俄亥俄干这个,一艘装载156枚。驱逐舰也可以。
    美国在西太的空军基地并不多并且容易被东风摧毁,战略轰炸机在远距离外发射隐身的LRASM是美军的预定战术。尤其在055上有鹰击21后,远洋舰队的最大威胁,差不多就是这个了。
    到了要用战略轰炸机饱和攻击反舰的程度,冲突必然相当严重,可以提前预判。还有一个好处是,它可以先警告再击毁。对方无法防御。这在政治上也是一个有效的遏止筹码。
    这种空空导弹造价再贵,交换昂贵的战略轰炸机仍然一本万利。

    黄金峡谷行动,F111战斗轰炸机航程超过1W千米,空中加油6次,历时14个小时。
  • 最管用的还是D41和巨浪3.把窝都夷为了平地,还怕啥呀!
  • 干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人吹冷风拖后腿,说风凉话,看热闹的,怕什么呢!办法总比 困难多,干就行了,都能克服,我们一定能成功!!
  • 055黄花菜了。。。必须是两万吨的巡洋舰(目标舰)前出保卫领空。
  • 石上 原始即健康
    全部楼层
    下好先手棋
    黄貂鱼的体积比B21小多了,没那么容易看到,即使打下来了,也损失得起
    原理是一样,都能发现,战时,西太一千公里内,天上都是无人机,能发现不了它?
  • 西北工业大学
    为什么我看到这几个字一点都不奇怪😁
  • 打击轰炸机、预警机这样的目标才对头,战斗机躲在2000千米以外,就让它躲着去吧,消灭敌人的战略力量,才是断了敌人的“跟”。
  • 肉末煎饼
    两千公里外怎么发现b21?
    这导弹就是专打加油机和预警机的,加油机一旦不再安全,美国战术机队就被砍断了腿,这是真正点穴的一招。
    光学追踪
  • 全部楼层
    漫天风沙
    问题是,如果卫星发射中心先被攻击还怎么有后续发射呢?
    这个就是力箭一号,世界最大固体火箭的的魅力了,你可以看看他的第一次是在什么上面发射的。。。
  • 全部楼层
    石上
    能看到B21还不不能看到黄皮子?
    黄貂鱼的体积比B21小多了,没那么容易看到,即使打下来了,也损失得起
  • 石上 原始即健康
    全部楼层
    下好先手棋
    要料敌从宽,B21也许只是为了吸引我们注意力用的,真正的威胁来自带弹仓的黄貂鱼或者RQ180,1架黄貂鱼挂两枚LRASM导弹,2.4吨,4架就是8枚弹,和1架B21一样了,发现难度更大,成本更低。美军肯定有一些不公开的秘密项目。
    能看到B21还不不能看到黄皮子?
  • 全部楼层
    肉末煎饼
    你先算算你描述的图像像素看。。。。
    美军的隐轰必须大机群同步饱和攻击,否则没有意义,反而会被中国把美军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几个基地和航母反杀摧毁。20米的分辨率,成像即使只有1-2个像素点,对于B2和B21的尺寸也足够发现了,更别说是900公里速度奔着中国飞行的大机群。这个目标群得有多扎眼呀,简直就是成群劫匪明晃晃的入侵,想漏掉都难。
  • 全部楼层
    厌恶虚伪和双标
    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SAR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在亚洲上空绕8字飞行,能基本能像固定雷达一样挂在整个亚洲上空做到全域实时预警覆盖,20米的分辨率足以对至少30-40米长宽且以900公里高速飞行的隐轰目标实时监控预警。如果美军从印度洋方向或者朝鲜半岛方向进入,中国还可以起飞预警机和战斗机对速度900公里的隐轰和巡航导弹进行多层拦截,这等于是送大礼送人头。


    你先算算你描述的图像像素看。。。。
  • 全部楼层
    肉末煎饼
    为什么美国飞机一定走海上?
    你都要防突袭了还这么固定思维,造的网络有个毛用?
    更何况你以为卫星是监控,装哪就哪了?
    要监控就要近地轨道卫星,这类卫星绕地球一圈90-120分钟,大部分轨道重访周期是十几到二十几天。
    所以你要布监控网就得全天布满,漏的部分会漏到头顶的。
    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SAR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在亚洲上空绕8字飞行,能基本能像固定雷达一样挂在整个亚洲上空做到全域实时预警覆盖,20米的分辨率足以对至少30-40米长宽且以900公里高速飞行的隐轰目标实时监控预警。如果美军从印度洋方向或者朝鲜半岛方向进入,中国还可以起飞预警机和战斗机对速度900公里的隐轰和巡航导弹进行多层拦截,这等于是送大礼送人头。


  • 全部楼层
    漫天风沙
    问题是,如果卫星发射中心先被攻击还怎么有后续发射呢?
    杠精
  • 肉末煎饼
    两千公里外怎么发现b21?
    这导弹就是专打加油机和预警机的,加油机一旦不再安全,美国战术机队就被砍断了腿,这是真正点穴的一招。
    高清光学卫星理论上是很容易发现隐身飞机的,从上到下看,隐身飞机是通过对电磁波散射来实现隐身的,对光学传感器无效。
  • 全部楼层
    朝如青丝
    如果距离中国海岸线400-500公里,那就基本上在第一岛链了,日本附近。。。

    中国有青藏高原, 如果在高原上部署高精度雷达,  探测距离会不会更远一些?
    美国的隐轰发射射程1000公里的隐身巡航导弹是为了攻击中国沿海港口和军舰,
    你量量距离,不可能从青藏地区进入。即使从这面走,也有预警雷达网。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