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的战“疫”
2月7号,分别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11名医护人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10名医护人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13名医护人员)、北京协和医院(超140名医护人员)、北京医院(123名医护人员)、中日友好医院(67名医护人员)共计668名白衣战士出征,国航派出CA041、CA045两个航班护送他们以及28吨防疫物资飞赴武汉。
在CA041航班上,当班机长孙克兢广播道:
“各位尊敬的白衣战士,大家好。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很荣幸能和大家并肩作战。我们全体国航机组人员将以最高的敬意执飞这次包机,因为有你们在的航班一定是飞往春天的航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你们不顾自身安危,永往直前,在奔赴武汉的逆行中闪耀着天使般的光芒,有幸与你们同行,我们感到无比荣光。
无论是利比亚撤侨、奥运圣火传递,还是汶川地震、尼泊尔救援,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国航每次都使命必达。相信我们在这次与全国人民共同攻坚的战役中,也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
道声珍重,期盼凯旋。待到春暖花开时,万米蓝天共览大好河山!”
这是疫情爆发以来,国航的第20个援鄂包机任务。
1月25日,大年初一,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国航西南分公司和山东航空,分别从成都和济南派出飞往武汉的包机。
25号上午,国航西南分公司接到运输医疗队前往武汉的航班任务,运送四川首批医疗队的138名医护人员和500余件医疗用品于当天飞往武汉。
西南分公司立刻布置任务,运控部门制定由空客A321客机执飞计划,飞行部为包机配备双机长,客舱部选派经验丰富的乘务长及空勤干部带组执飞。地服、站坪、签派、运控、货运派专人对接,确保人员迅速登机,行李、物资准确装机。
四川医疗队包机抵达武汉
下午17:22中航集团承运的第一架包机,CA041航班于17:22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前往武汉,飞行中乘务组为医护人员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包机于18:45降落武汉机场,首架包机任务顺利完成。
也是大年初一那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济南,山航接到山东省卫健委的运输任务,运送山东省首批医疗队143人和物资前往武汉。
山航选派精干力量,运控、营销委、飞行、客舱、空保、机务、地服、货运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做好航前准备和防护工作。地面服务部安排专人为医疗队快速办理值机手续,SC9001航班于当晚23点17抵达武汉机场。
大年初一、初二两天,国航统筹北京总部、西南公司、湖北公司、天津公司、国货航、山航等国航系大单位力量,派遣六架包机将北京、天津、山东、四川等540名医护人员和39.2吨急需的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等救灾物资运抵武汉。
1月26日凌晨2点,由北京调往柬埔寨金边的CA1001航班,波音757货机按计划起飞,飞机抵达后,金边营业部将当地企业向武汉红十字会捐赠的医疗用品迅速装机起飞;当天下午,搭载着近16吨医疗物资的国货航CA1002航班,飞抵武汉天河机场。
1月27日,大年初三,国航接到运送北京第二批医疗队71人飞往武汉的包机任务,CA041航班于上午9点零七分从北京起飞,10点35分顺利抵达武汉。
中午,国航再次接到包机任务,运送第三批北京医疗队奔赴武汉。此次保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从最初接到任务到航班起飞,仅有5个小时准备时间,并且接到任务时,医疗物资的具体数量、体积尚无法确认。
为了确保人员、物资能够按时运抵武汉,国航紧急调配了一架波音737、一架空客A330待命。
与此同时,两架飞机的两套机组、乘务组都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只要确认了医疗人员和物资的信息,马上可以安排适合的飞机保障航班。
下午,医疗人员抵达首都机场,四辆卡车的医疗物资也到位,宽体客机空客A330的发动机低声咆哮着,带着150名医疗人员和超过13吨的物资,从首都机场顺利起飞。
同样是大年初三,山航SC9001航班,从青岛起飞紧急运送工信部调拨的20000幅护目镜飞往武汉。
1月28日,大年初四,搭载着来自内蒙古自治区8家医疗机构的共计141名医护人员,共计343件、4.2吨的随行医疗物资再次飞往武汉,这是四天来,国航执行的第九次包机任务。
在同一天,深航ZH901航班搭载139位江苏省医疗队员和10吨物资装备,从南京禄口机场起飞;山东第二批支援武汉138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包括10万只口罩,乘坐山航SC9001航班起飞前往武汉。
1月30日,山航派出第四架包机,执行工信部调拨医疗物资运输任务,凌晨5点半,执行医疗紧急物资包机的SC9003航班,满载着255箱10510套防护服从青岛起飞,并于早上7点十分抵达了武汉。
两个小时后,深航ZH9446航班从成都起飞,带着中铁隧道局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紧急采购的50万个医用口罩、10万个医用帽、5万双防护手套等物资飞往广州,用最快的速度运送物资至广州南部战区空军总医院。
1月31日,山东航空印度新德里营业部收到委托,采购运送3000只N95口罩和3000副护目镜共计49箱医疗物资回国,就在航班回国不久,印度出台了个人防护用品出口的限制性文件。
疫情期间,《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先生多次赴印,四处奔走寻找货源,他也发微博表示了对山航的感谢。
2月2日,山东省第三批医疗队一行123人、7.2吨物资乘坐山航SC9001航班前往武汉。
2月3日,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集团)通过国务院国资委专用账户,向武汉市捐赠现金1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到3号,国航已相继执行特殊飞行运输任务16次,向武汉运送医疗人员1215人,防疫物资近89吨。
2月5日,按照外交部、中国民航局的统一部署,国航派出一架A330-300客机执行CA081包机从日本大阪直飞武汉,接回滞留当地的223名湖北籍旅客,同时还将日本社会各界和华人华侨捐赠的200余件近2.5吨的防疫物资一同运抵武汉。
2月6日,由南非德班国际机场启程的CA1002航班在杭州萧山机场平稳降落,将290万支口罩,共计50吨的防疫物资运回祖国。这是国航第18次特殊飞行任务,同时也是第二次完成防疫物资运输货运包机任务。
这次任务更加特殊,从接到命令到航班启程只有一天时间,飞行距离26261公里,飞行时间34个小时,中间跨越12个国家的领空。国航在德班并没有营业部,如何保证物资的安全?如何快速拿到12个国家的飞越及航权许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物资运回国?这都是难题。
整个中航集团内如同一座庞大的机器快速运转。围绕飞越航权批复问题,中航集团多管齐下,通过与相关政府机构、沿途国家的国航营业部及相关代理的紧密沟通,最终在2月4日的凌晨5点半,拿到了全部批复,为任务解决先行保障。
为确保航班飞行安全,国航抽调波音747-400F型货机执行航班,并在原有双机组配备上再增加一名机长,机务保障部门还安排两位机务工程师随机保障,携带了备用航材以备不时之需。
针对德班机场地面保障工作,国航约翰内斯堡营业部的同事们提前赶往德班,对机场的环境、货站的能力、设备的准备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作为防疫物资保障的最后一个环节,国航浙江分公司、国货航杭州货站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布置落实,积极与海关、检疫、边防等相关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同时确保设备和人员到位,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资顺利入关,并在航班落地128分钟内,完成防疫物资卸载任务。
每一个特殊航班的保障,都像是这场战“疫”中的一场场战斗,好在,我们正在一次次打赢。
2月7日,国航再次派出CA041、CA045两架包机飞赴武汉,这两架飞机运送了668名医护人员,其中一个航班传来了本文开头讲到的那则催人泪下的机长广播。而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国航执行包机任务单批次运输人数最多的一次。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更不会是一场孤独的战斗。
当1月26日,满载医疗救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的CA041、CA043、CA045降落在天河国际机场时,降落时间相近,全部在远机位,接机人手不足。国航地面服务部打电话通知住在机场附近的贺刚。贺刚接到电话后,毫不迟疑,换上制服到达现场。
闫闪是贺刚的同事,她也爽朗地说到:“我离机场近,身体健康,家中无负担,最适合保障!”
1月30日,罗马发现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意大利总理紧急宣布暂停中意之间直航航班,31日从米兰出发到北京的CA950航班将是最后一个回国航班,形势变得异常紧急。
1月31日凌晨,国航米兰营业部总经理吴桐赶往机场,与站长房佳威协调飞机腹舱舱位,并开辟专用值机柜台,召集搬运人员,尽快办理100多箱防疫物资的托运手续。
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组织中国企业商会采购大量急需的医用口罩、防护服及手套等防疫用品,准备运往湖北。为了能迅速将此批物资运抵前线,国航明斯克营业部启动紧急运输预案,上报公司获批后,采用由企业商会人员购票回国,免费托运行李的方式进行运输。
在国航欧洲地区总部统一指挥和布达佩斯营业部的配合下,明斯克营业部协调好舱位,以便一次性将这批物资运回。2月3日,物资抵达机场,2月4日下午3点,这批物资顺利回国。
2020年2月3日上午10时20分,约翰内斯堡奥利弗·雷金纳德·坦博国际机场。载着149名旅客及9.6吨救援物资的国航CA868航班腾空而起,向着祖国的方向飞去。
此外,面对疫情,国航还通过专项部署,全方位、无死角守护旅客的乘机环境卫生。
执行航班任务前,每一名国航机组成员在出发前都要通过检测体温并进行登记;国航已为每架航班的工作人员配备了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口罩、速干免洗手消毒液、红外电子体温计、非接触式体温检测仪等医用设备;加强乘务员的培训,调整客舱广播内容,做好旅客解释和提示,进一步加强旅客健康巡查,确保乘务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妥善处理发热旅客。
国航机队也增加消毒频次,以预防性消毒和应急消毒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守护客舱环境安全。在每架飞机航后的清洁作业中,国航对包括驾驶舱、客舱小桌板、座椅扶手、舷窗遮阳板、行李架、卫生间等每一处旅客和机组人员可以触摸到的地方进行预防性消毒。针对飞机上出现发热旅客或执行赴武汉紧急包机任务的航班,接到通知后,国航防疫人员航后第一时间上机对客舱内环境实行雾化应急消毒。
国航还调整机上餐饮和机供品服务配备计划,最大限度使用一次性餐用具,对其他非一次性用具也加强了清洁和有效消毒,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同时,为保障疫情期间的会员权益,国航决定对面临保级、降级的会员按原级别自动保级12个月;为保障旅客权益,国航决定对购票日期在1月31日(含)前,旅行日期在1月1日(含)至3月29日(含)的武汉进出港航班旅客免费改期一次或免费退票;对购票日期在1月28日0时前,旅行日期在1月1日(含)后的其它航班旅客在起飞前免费退票,免收手续费。体现了国航的责任担当。
截至2月10日,中航集团执行救援运输包机累计25班,利用包机运送医疗人员近2700人、接回海外同胞200余人,运输防疫物资205吨。并利用正常航班340余班运送防疫物资605吨。
这段时间里,类似的民航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以国航为代表的中国民航始终担当着勇挑重任的“排头兵”,为了守护乘客的旅途平安健康,他们科学防控筑起一座座坚固的空中堡垒,让旅客放心、安心;为了战“疫”的胜利,他们带着人民的希望奔赴每一个需要的地方,为每一场“战斗”保驾护航。
2月5日,国际航协(IATA)理事长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在“CAPA2020年航空政治与监管峰会”上的演讲中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采取非同寻常的措施来遏制该病毒。航空业制定了包括对机组、地面、清洁和维修人员等航空从业人员的卫生工作指南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标准,以确保旅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使飞机上提供的空气与手术室一样安全,向旅客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建议帮助预防病毒传播,在重点机场开展体温检测等安全检查使得可能受到传染的旅客远离航空器,上述方面促使航空业制定的行业标准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朱尼亚克指出:截至2月2日,中国民航局组织中国司运行了4000多班抗疫救援航班,运送了60多万件病毒防护材料,还将约7500名医务人员运送到了需要他们的地方。航空公司正在帮助外国人从受疫情影响的地区撤离,将样品运送到实验室、将专家运送到危难地区等…航空业在遏制并最终解决当前危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们终将赢得这场战“疫”最后的胜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