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战争,欧洲早期的世界大战

七年战争,欧洲早期的世界大战

 

李非

 

 

十八世纪以来,欧洲的战争从未停息。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都能挑起各国间结为战争结盟,然后开始战争。西班牙、奥地利的王储继承都引发联盟间的战争。战争稍作休整,有迎来新的大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的1754年,英国和普鲁士接成联盟,是为了挑战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法国则和奥地利接成联盟,以对抗英普联盟。

 

这样,七年战争于1754年爆发。做为战争主方的英国和法国,几乎把所有欧洲列强都拉入战争。战争甚至扩大到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1763年,战争以双方签订合约为标志宣告结束。共造成了约90万到140万人口的死亡。这场七年大战有两条主线。陆上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这一条线。海上和各殖民地是英国和法国大战的一条线。

 

在欧洲大陆,战争的焦点是正在崛起的普鲁士王国挑战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威。奥地利39岁的玛丽娅·特蕾莎皇后和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成为战争的主角。在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则是以英法两国的海军和陆军为主角。能否击败法国,决定了英国日后能否成为全球霸主。

 

为了挫败普鲁士国王的挑战,奥地利决定性的与俄罗斯接成战争同盟。这让普鲁士成为战争中长期被动的一方。英国这时为保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决定性的站在普鲁士一方。1756年,英普签订《威斯敏斯特协定》,共同对抗奥地利同盟的军队。这个协定让当时欧洲各国的关系陷入一片混乱。因为在刚刚结束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的英奥同盟和法普同盟的协议并未废止。法国感到被普鲁士出卖,奥地利感到被英国出卖。于是,更加戏剧的一幕展开了。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奥地利立刻和法国结成同盟,对抗普鲁士和英国。

 

一系列的同盟变化让人眼花瞭乱。在这个背景下,英国和法国都认为自己在欧洲的利益得到巩固,开始了相互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法国率先派出舰队夺取了地中海梅诺卡岛的英军基地。处于弱势的英国人投降。败于这场战役的英军海军上将被吊死在朴茨茅次基地他的旗舰桅杆上。1756年5月17日,英国对法宣战。

 

双方的主要战场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到1758年,英国有156艘外洋军舰,而法国只有77艘。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博斯科恩1759年在葡萄牙外海摧毁了一支法国舰队。结果造成法国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从1755年的3000万里尔降到1760年的400万里尔。

 

英国夺得大西洋制海权,进一步夺取法属美洲的战争旋即展开。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自大湖地区直至密西西比流域,一直封锁着英国殖民地扩张的道路。这是英国殖民者所不能容忍的。法国建成的路易斯堡要塞于1758年被英军夺取。在1762年的一战中,最后的胜利者是英国人。第二年,法属加拿大总督向英军投降。加拿大在英国人手中了。

 

在印度,经若干次战斗,克莱武率领的东印度公司军队与英军,攻取了法国据点金德纳哥尔。6月,东印度公司以3200人在普拉西击败孟加拉总督的5万军队,取得了在印度的霸权。1760年英国舰队对法国舰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第二年,法国控制的,弹尽粮绝的本地治理投降。英国在印度赶跑了法国的势力。

 

在欧洲大陆,英国仅给予物资和金钱援助的普鲁士腓特烈二世就没那么顺利了。他以16万的军队,抵挡比他多一倍的敌军(法军10.5万,神圣罗马帝国联军2万,奥地利军13万,俄军6万。瑞典军1.6万)。腓特列二世是如此神勇,其军队在整个欧洲和对手周旋。经过无数次胜利和挫败,他一直熬到俄军因沙皇彼得三世上位,因为对腓特列的个人崇拜而倒戈。腓特列取得战争的惨胜。这时普鲁士14岁以上的男孩都应征入伍了。18万普鲁士军人战死在战场上,50万平民死于饥寒交迫。普鲁士的军国精神从此让欧洲侧目。

 

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普奥签订《胡贝尔图斯堡和约》。七年战争宣告结束。由于战场范围的广泛,这被视为"世界大战"。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英国。法国是战争中的最大输家。整个加拿大被割让给英国,并从印度撤出。英国走上全球霸主之路,开始续写日不落帝国的传奇。

 

这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英法的矛盾,战争也让这两个欧洲列强国内经济几近崩溃,都各自加强了对本国和殖民地加税的脚步。加税引起了本国居民的不满。七年战争结束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法国为报失去北美殖民地之仇,向该地输入法国启蒙革命思想,并以军火和军队支持美国独立。结果路易十五死后,法国又受美国独立影响,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和法国所有贵族都上了断头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